手机短信,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2014-10-10邬雪艳
本刊记者 | 邬雪艳
手机短信,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本刊记者 | 邬雪艳
2014年的春节对于短信业务而言无疑是一场冬天里的寒霜,彻底打击了短信业务在大众市场的信心。手机短信业务的没落虽然让人唏嘘,但人们对短信的需求和基于短信的文化并没有消失。
短信业务的另类求生之路
编者按:
各种信息和数据都显示,曾令运营商引以为傲的经典增值业务——短信已经开始进入生命周期的后半程。那么在新的数据时代,短信业务是将如电报一样逐步走向最终的结束,还是如广播一般,在深度挖掘自身特征和用户体验后,结合时代发展重焕新生呢?
移动宽带和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冲击最大的无疑是基础话音和短信业务,虽然早些年就有“短信已走入末路”的言论,不过,每年春节期间因拜年短信而激发的短信量暴增似乎都显示着短信业务仍是“廉颇未老”。但是2014年的春节对于短信业务而言无疑是一场冬天里的寒霜,彻底打击了短信业务在大众市场的信心。
先是除夕夜的央视春晚里,一首《群发的我不回》让许多正在编辑拜年短信的人停止了群发短信。随后,工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揭示了这一意料之中的结局:2014春节放假期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182.1亿条,同比下降41.57%;除夕当日发送量110.4亿条,比2013年除夕下降了8%。
与此对应的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除夕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比平日增长了25%。从除夕到正月初七的8天内全国手机用户共消费了3674.6万G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用户平均使用46.6M,比平日流量高25.3%;而移动电话的去话通话时长也继续下滑,仅为416.8亿分钟,是平日通话量的四分之三。
数据以其冷酷的姿态,向世人宣布了短信业务的没落。
回顾历史,自2000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推出手机短信业务以来,短信业务就成为中国电信产业的一大特色,成为电信运营商最重要的电信增值业务。街头巷尾,低头看手机,并不断用大拇指按手机键盘成为了这一时段中国社会最为特殊的风景,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文化名词“拇指文化”。似乎是迎合了中国人含蓄、腼腆的行事风格,祝福短信、幽默短信、道歉短信、励志短信等充实着人们的生活,手机短信使得人们敢于传递炽热的情感,张扬鲜明的个性,交流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电信运营商抓住此契机,围绕短信业务开启了许多的新的商业模式,发展了一批新业务。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与湖南卫视合作的“超级女声”投票,据悉,2004年“超级女声”的短信总收入约1300万元,而2005年更是翻了一番多。有数据统计,2000~2006年,短信业务6年增长了300倍,到2006年已达到3000亿条,若以最低资费每条零点一元计算,收入超过300亿元。那是属于手机短信业务的一段辉煌岁月。
然而,随着微信等一批移动即时通信的兴起与快速发展,这一趋势开始出现逆转。据工信部数据,2010年中国移动的年度短信业务收入同比首次开始出现负增长,尽管总的短信发送量仍然微增4.3%;2013年,全国的短信发送总量(包括点对点短信和群发短信)首次开始同比出现负增长,而实际上点对点短信的业务量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下滑。可见,无论是业务使用量还是业务收入规模,都显示着短信业务强力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电信运营商需要承受短信业务收入快速下滑带来的收入衰退压力。
“自古英雄与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手机短信业务的没落虽然让人唏嘘,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短信息的需求和基于短信的文化并没有消失,即使是目前各种替代短信业务的移动即时通信和OTT应用,也只是变换了另一种形式,以更适合的方式满足了人们对短信息的需求。
世易时移,那么在各种短信替代业务如火如荼的今天,短信业务又将如何挖掘自身优势,并结合时代发展,重焕新机呢?不少业界专家认为,虽然在大众市场短信业务将失去霸主地位,但是行业应用和物联网领域将是短信应用的新平台。
同时,短信业务的没落,也向运营商进一步敲响了警钟,旧的时代已经过去,原有的业务运营模式、商业合作模式也将成为过去,运营商必须重新定位自身,把握用户体验变化,对业务特性深挖掘、对商业模式重定义,才能创新更好的业务。
短息历史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在英国沃特丰的GSM网络上通过PC、移动电话发送成功。
1999年后,短信开始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并持续爆炸性的增长趋势。
2000年前中国很多手机还不具备中文短信收发功能,中国移动于2000年下半年推手机短信业务,中国联通也不甘落后迅速跟进。2000年下半年,短信业务平均每月增加4000万条。
2001年,短信业务已成为中国电信发展的一大亮点,全国短信业务量189亿条,收入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