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时代短信业务的生存之道
2014-10-10中国电信增值业务运营中心张鑫
中国电信增值业务运营中心 | 张鑫
OTT时代短信业务的生存之道
中国电信增值业务运营中心 | 张鑫
OTT业务与短信满足的是不同网络环境下用户的同一类需求,即使短信业务退出了主力业务阵营,其业务特性也依然会在OTT业务的新载体中得到延续。
春节假期刚过,2月10日工信部就发布消息,2014年春节期间移动短信发送量大幅下降,日均发送量几乎减少了一半,而同期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则比2013年同期增加了86.4%。短信和移动互联网数据的此消彼长,让大家看到一个事实——经历了多年的持续增长之后,短信业务迎来了业务发展的拐点,其市场空间正被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迅速蚕食。
短信将在OTT上演新轮回
OTT业务能够快速挤占短信市场份额的原因很明显:首先在客户体验上,相较OTT业务传统短信毫无竞争力;其次,在定价上,发送同样的一条文本信息用短信要花1毛钱,而用OTT业务在3G网络中折算下来不到一分钱(实际上很多OTT业务在通信时的信令开销也很大),Wi-Fi环境下更是几乎为零。因此,用户抛弃短信而转用OTT业务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OTT业务也有自身的软肋。一方面其产品都是基于3G或4G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设计的,在服务稳健性和地理覆盖能力上不如基于2G网的短信;另一方面目前各主要运营商的3G业务渗透率都在50%上下徘徊,大量的低端用户还在使用2G业务,对这部分用户OTT还是鞭长莫及。不过总体而言,短信业务在3G用户群中内被OTT取代是必然的趋势,虽然在低端市场短信还会继续生存,但考虑到低端用户收入贡献一般都很低,短信还是会从运营商的主要盈利业务中淡出。
其实,OTT业务与短信满足的是不同网络环境下用户的同一类需求,即使短信业务退出了主力业务阵营,其业务特性也依然会在OTT业务的新载体中得到延续。OTT业务虽然能够涵盖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在内的所有类型的多媒体信息,但对用户来说最常用、最经济的通信手段还是文本信息,OTT与短信在实际通信效果上的区别并不如想象中大,如果再把彩信、IVR、语音信箱、手机视频这些早期增值业务考虑进来,就可以发现OTT业务并没有创造新的信息类型,只是将原有的多种数据业务类型融合并在客户体验层面的完成了飞跃。
除了延续业务特性,OTT在很多方面还将重走短信的发展历程,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完善内容监管,凡是具备信息发布能力的通信业务不论以何种形式存在都绕不过这道坎。去年年初“陌陌约炮”就曾广为诟病,年底“微信招嫖”也被曝光,有关部门在2013年年中就已经表态要对OTT业务开展内容监管。一旦措施到位OTT业务一直津津乐道的“客户体验”必然受到影响,发展速度也将放缓,其结果很可能是大企业在整改中求生,小公司挥泪离场。
特性再挖掘延续新生命
短信是基于信令系统设计的产品,这决定了它具备很强的可塑性,事实上除了个人通信和在行业应用领域早已经遍地开花的SP业务短信,很多创新型业务也在不断发展。
相较OTT业务,短信业务具有三个突出特性:稳健性,基于链路层协议设计,使用信令信道,不受业务信道码流波动影响;覆盖广,不需要3G网络,只要有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覆盖就能使用;简单性,有独立芯片支持,与单片机搭配完成通信需求。
这些优良的特性足以支持短信业务长期的生存。其中,前两种特性决定了短信适合承载全国范围内的基础通信保障型业务,所以短信经常被政府和企业用于群发类通知,很多OTT业务也把短信作为备用通信手段,如iMessage在没有3G网络的时候自动发短信,但这两个应用方向都没有成长性。
笔者认为,基于短信的简单通信能力设计的小型低耗能特种通信设备,是短信业务未来最具生命力的应用分支。其实,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此类应用,如远程轻量数据采集,常见于各种远程监控和报警装置;基于短信的智能家电,目前虽尚未普及,但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一旦市场成熟很可能爆发式增长;在儿童和老年人看护方面,可将短信与GPS芯片搭配使用,让监护人能随时查询被监护人位置,目前在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学龄儿童安全监护器持有率几乎达到一半;另外,远程医疗领域虽然是3G和4G业务的关注重点,但事实上短信解决方案成本更低。
或许这些应用在收入贡献上与传统短信业务的辉煌业绩无法相比,但在传统短信业务收入退潮之后,其坚强的生命力和成长性就成为短息业务继续生存下去的基础。
改变市场策略是关键
尽管未来短信业务还是有许多发展方向,但最终决定短信业务命运的还是电信运营商的市场策略。
过去十多年,短信业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运营商只要铺好网、建好基站、开通业务、宣传出去,通信需求就会慢慢发酵,业务量就会自然成长。但如今国内通信市场已经日趋饱和,用户逐渐觉醒不再满足于运营商预设的通信场景,运营商过去粗线条的运营思路已经走到尽头,短信业务的新应用方向需要新的业务资费策略和业务系统支撑才能更好地成长。不过,电信运营商多年来已经习惯于在短信业务上轻轻松松赚钱,能否弯下腰重新审视短信业务是在是个未知数,反倒是虚拟运营商的进入给短信业务的多种经营带来曙光,他们可以提供更灵活的短信资费方案,也有能力建设更有特点的业务支撑系统,如果未来开放省级虚拟运营商牌照,这种灵活性将会变得更强。
考究短信业务的命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项更加古老通信业务——电报。短信是否也有这样一天?现在回答还为时过早,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作为独立收费业务的短信业务肯定会走向衰落,但是作为通信方式存在的短信功能却还会生存很久,它会伴随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一起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