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那逝去的师恩

2014-10-10黄少虎

师道 2014年9期
关键词:旷课引路人入党

黄少虎

1993年8月底,福建师范大学长安山下张灯结彩、新生川流不息,一条条“欢迎93级新同学”标语挂于路边、宿舍区中。于体育系门口放下行李,我是报到的新生。迎新的第一天,我们知道罗敦鹤老师是我们辅导员,他亲自指挥,并用那富有磁性的歌喉提前了军训拉歌训练。

进取,是众望所归,有神引。

我带着求知的心态、锻炼的目标、进取的步伐一步步走入这座象牙塔。在憧憬中,我的人生的规划充实而美好,大学的社团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的。凭着入学文化成绩第二名的骄绩,在罗老师的指引下,我参加师大电台通联部记者团应聘并成功入选,精力旺盛的似嫌不够,又应聘进了校纠查队办公室。我踌躇满志。

人生重在有引路人,罗老师就是这样的引路人。他如师如兄般地谆谆善诱,却严格非常。他会给你一种人生的目标,让你有如神引着朝自己的目标一步步的实现着,有力量,有使命,有冲动。

降专,是规定所致,有包容。

二个月后,到了例行的入校体检。按学校招生规定体育系学生祼眼视力须达到4.7以上。对于视力表上面的大E都无法看清的我,没过关是理所当然,但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已入学成大学生了。哪知1993年的福建师大突然严格起来,对于体检不过关的一律做降专科学习处理,还扬言要缴交巨额罚款。二个月的本科生活,将是我一生中的绝唱!

明媚的天似乎要塌下,刚扬起的踌躇满志似乎在一瞬间被抽去了主心骨,软了。整整两个月,我颓废了、放弃了、旷课了,我想大不了退学算了,我还可重读,何惧旷课。是他,我们的罗老师,抚慰了我受伤的心,语重心长地说:人生不能这样过。在他的体谅与包容下,我释放了自己,也找到了新的定位与目标。

回归,是期待所达,有抚慰。

振作后的阳光灿烂,有苦莫过于此。我更加努力学习与积极参加师大学生会活动,文科楼下我自觉参加晚自习,体育系男生可能仅此一个。考试前的通宵教室,众人皆去独我留,而我在师大学生会社团活动中也风生水起,参加师大“十佳记者大赛”获奖,校报上也有了我在罗老师指导修改下发表的文章。

罗老师的一句话:你回到系里学生会来发展吧,当通联部部长兼记者团团长。我知道,作为一名体育人与文化人比拼文采,犹如自断手脚,以己之短搏对方之长,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这种过来人才体会。回归系里,是期待所达,更多有一种抚慰。之后我主编的体育系刊物《体育之声》,更不辱使命倍受师生喜爱。

入党,是信仰所致,有关怀。

刚刚入学时,出于信仰,我及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年后的94年12月,我作为93专的唯一学生列为中共预备党员,与学生会主席同批宣誓。尽管之前,我一直定期向罗老师汇报思想,然而我还是特别诧异,因为那些年在福建师大体育系专科生入党还是绝无先例的,本科中一年也只有两三个名额。之前想作为四年的入党奋斗历程,如今就在一年时间就完成角色蜕变,这让我特别震惊。

我也将这种困惑向罗老师敞开了心扉。他告诉我:“党员发展原则是只要成熟一个,就发展一个。而专科与本科只是学制不同,于你没有太大区别,只要你继续努力,党依然接纳你。只是你的人生规划要好好调整……”言中,有十足的关怀之意。

优毕,是优秀所致,有寄托。

时光匆匆,一转眼两年快到即将毕业,我的努力而充实的大学人生竟然没有恋爱。失去的可能是走马观花的恋情,失去了本科四年的人生规划,收获的却是毕业时学分第一名的傲绩,同时也荣获福建师大颁布的“优秀毕业生”称号,更为可喜的我可以选择跨地区分配,我来到内心仰慕许久的鹭岛厦门执教。

临别时,罗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当教师不比学生,更需要掌控全局的素质与能力,为体育人争光。之后还希望,我能早点回母校进修。

来到厦门的农村学校,锄草与教学并重,劝架与劝学共举,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他们只知道我在厦门,却不知在何处,与老师也基本处于“失联”状态。只深深记得大学二年罗老师对自己的指引与关心。

直到毕业后的十年聚会前夕,某一天与同学谈起罗老师,才知他已因患病永远离我们远去几载了……一种伤感与挥之不去的心痛涌上心头……

二十载过去了,我也老为人师。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回忆大学生活,罗老师的教导我一直铭记在心,有神引、有包容、有抚慰、有关怀、有寄托。记下这段文字,献给已逝去的恩师,只为了让你安息!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猜你喜欢

旷课引路人入党
感恩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高职辅导员对旷课学生的管理初探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骇图
责任有度:做学生的引路人
重温入党誓词
临夏地区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向党旗宣誓
美国推出“每名学生,每一天”倡议 以解决学生旷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