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液时我们做什么

2014-10-09林言吉

孩子 2014年10期
关键词:扎针输液瓶头皮

林言吉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治疗手段,作为一种有创治疗,它需要家长及孩子的配合,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存在一定风险。

很多孩子害怕医生和打针,在输液前容易哭闹,家长应采用转移注意力、提前预告或鼓励的态度安抚孩子,而不是哄孩子说不疼或是强制输液。

输液室经常是同一时段有多个孩子输液,为了安全起见,家长最好事先核对一下自己孩子输液瓶上的药品名称及姓名。

输液前,最好让孩子吃点东西,比如空腹情况下使用青霉素时,容易让孩子觉得心慌、腹痛,同时还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空腹情况下使用大环内酯类等药物时,容易加重胃肠道反应的症状。

输液时,体内水分大增,孩子容易尿裤子,所以家长要记得带上几条备用裤子,输液前先带孩子上厕所或是给孩子穿上纸尿裤。

由于孩子血管较细,扎针时又经常挣扎哭闹,所以容易出现多次扎针失败的情况,家长不要抱怨医护人员,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更容易扎针失败,最好能够协助护士,找到合适的体位。

两岁以下婴儿因手背部位较短,静脉穿刺时多靠近腕关节部位,针头难以固定,在输液过程中容易穿破血管出现肿胀;而且大部分宝宝的皮下脂肪较厚,容易盖住细小的表浅静脉,血管很难看清,容易出现多次扎针失败的情况;即使扎针成功,由于宝宝天性活泼好动,手甩几下或脚乱踢几下可能就滚针了。

基于以上理由,医院多选择使用头皮针。宝宝的头皮静脉表浅,毛细血管丰富,血液循环快,药物可以更快地发挥作用。而且比起四肢,头皮静脉好扎、易固定,输液成功率高。同时因为宝宝的双手处于自由状态,可以拿着玩具分散注意力,更容易配合输液。

头皮静脉输液穿刺的只是头部表皮内的小静脉,不会伤及颅骨和大脑。但由于个体差异(如疤痕体质者),有时穿刺点会留下一点小疤痕。

在医院经常可以看到家长举着输液架陪孩子到处走,分散其注意力。其实在走动时,最好不要离输液室太远,以便发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家长举输液架也不能举太高,因为输液瓶挂得越高,瓶中药物的压力越大,流速也就越快,这对孩子的心脏和药效都会产生影响。

在输液时应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逗弄孩子容易使血流加快,穿刺部位一旦出现肿胀,就要重新拨出来再扎。

在输液时,家长应重点关注3个方面:体温是否有变,扎针部位是否肿胀隆起,有无药液渗漏。如果孩子出现怕冷、寒颤、面色苍白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输液反应;如果出现全身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过敏反应。这些情况都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停止输液。

高热宝宝在输液时,家长要特别小心,因为孩子很可能出现惊厥抽搐;或是因为使用退热药物,造成大量出汗,容易受凉。

家长要经常留意输液瓶的药液,不要等到药物输完再通知护士,应在快输完时,及时呼叫护士替换药液或撤掉针头,以避免空瓶时候太长、头皮针回血造成血栓。

拔除针头时,要先用消毒棉球轻轻盖住针眼,用拇指按压棉球后再进行拔除。拔出针头后,可立即用左手大鱼际肌(拇指到手掌的部位)按压针眼及其上方的皮肤,这样既可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又可以减轻已损伤的血管壁和皮肤的刺激。这个按压要持续5~10分钟,力度均匀适中,千万不要揉搓按压点,以免发生皮下淤血。

猜你喜欢

扎针输液瓶头皮
输液瓶内的压强
体检经历
高校学生团队发明扎针机器人
自动更换输液瓶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浅析《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民俗学
学会宽容
让头皮爱上做SPA
医药大输液瓶质量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工艺参数对输液瓶瓶坯注塑性能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