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使用及修养提升策略研究
2014-10-09桑秋红
桑秋红
摘 要:教师语言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手段,是教师自身在不断的总结学习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是教师向学生传递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解答学生的疑问、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等的主要媒介。当前社会中,教师语言的使用却不尽人意,很多错误使用的现象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制造了很大的障碍,对学生良好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接下来,本文就从当前社会对于教师语言的要求出发,通过剖析教师在语言使用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教师语言修养提升的各类方法。
关键词:教师语言 语言使用 修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12-02
教师语言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的符合当前教育机关单位对于教学过程要求的以普通话表述为主要呈现方式的教学用语。从整体来看,教师语言需要与普通话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标准相契合,避免过分书面化,在保证其具有口语化特征的同时适应当前主流的教学要求和教育理念。所以总的来说,教师语言的训练是一个难度非常大、涉及范围非常广的过程,需要培训机构按照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尽可能的缩短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次数等。而对于教师语言的训练主要指的是培训机构结合当前的教育要求,从教师自身出发,围绕教师自身的语言习惯和语言使用标准所构建的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我的系统化的训练过程。主要有简要的理论培训和教师实践口语技能的培训。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我国目前教育过程中教师语言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从教师语言理论的培养、教师语言使用方式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出发,分析研究适合我国教师自我提升的教师语言修养提升策略。
1 教师语言的要求
教师语言是教师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所形成的具有自身标志性的符合教育要求和自身专业需求的工作用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其语言表达习惯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当前教育对于教师的语言修养有着非常高的标准和要求。
1.1 教师语言要健康、向上
这里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语言的表述时,应该尽量使用一些健康、积极、文明、向上的语言,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正能量。语言健康,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较为粗俗的字眼,比如骂人的脏话等等。语言的文明指的则是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口气要尽量贴近学生,声调尽量温和,避免给学生一种压迫感,让学生乐于和老师交流。语言积极向上指的是教师在进行口语表达时要尽量使用一些正面的、鼓励性质的话语,努力的致力于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语言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象征。教师自身语言素质的高低更是其是否具有作为一名老师的能力的重要考核内容,而且其语言素质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灵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帮助学生进行心灵的开化和情感的培养,用优美的语言给学生以身心的双重教化,让他们能够在正面的、文明化的语言环境下成长。
1.2 教师语言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
教师语言要精准、简洁、逻辑分明,也就是说教师的语言要能够明确的代表自己对于某事物或者所教授内容的看法,给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在发音、词语组合和句法应用方面没有严重的问题;逻辑性较强,语言经得起推敲;具有清晰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征;语言的情感态度分明,让学生在接受时能够明确教师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语言较为简洁精练,避免过多词语的重复,分析精准到位,环环紧扣,用词简练,立意鲜明。总的来说,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上课的积极性和听课的认真程度,保证教师知识传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1.3 教师语言要具有明确的鼓励色彩
语言作为情感的载体,是情感表达的主要媒介。而语言之所以能够感动人、教化人、成就人,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一种美,这种美是通过言语的合理组织,情感的合理表达来组成的。所以,教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把自身对于学生的期望灌输到所使用的语言中去,以优美的带有鼓励色彩的语言来敲开学生的心门,消解他们和教师之间的理解障碍,加深学生对于教师工作的理解。教师之所以能够对着经常重复的教学内容和众多的学生依然饱含情感,是因为他们对于自身的工作具有很高的热情,对于学生也满含殷切的希望。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本身就具备传递信心的力量。
1.4 教师语言需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意义
课堂实践经验对于教师的一大要求是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表达自身观点的同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实际教学来看,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如果幽默感十足、措辞严谨、逻辑清晰、表述准确、表达内容丰富,能够给学生以美的感受,那么学生就会不自觉的沉浸在教师的教学当中,进而思想活跃、积极性较高、课堂参与度较高、记忆里较强,从而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甚至是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工作是一门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每一次的课程都需要教师仔细斟酌自己所要使用的语言。
2 教师语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较为随意,口语化较重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自身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或者本身素质水平不够高等等,使用的语言往往较为口语化,出现很多缺少主语、缺少谓语、语言表达错误或者语义重复等的现象,给学生作出错误的示范引导,不利于学生标准化语言表达习惯的养成。比如有些老师会说:“在本次考试中表现最好的有……”。在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中,“最”字往往代表的是仅有一个的意思,并不能用于多者的并列。但是教师自身却没有这种意识,在“最好的”之后提到了一个或者多个学生。长时间的错误引导可能加深学生对于语言本身的错误理解,不利于我国语言文化的传播,更不利于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
2.2 不够规范,缺少逻辑性
不够规范主要指的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其发音不够标准,方言味道较浓等。首先,就发音不够标准来说。当前师资力量的紧缺和教师队伍的复杂性导致很多教师没有条件经受完整的语言训练,他们甚至可能也没有受过系统化的教师技能的培训,因此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很少会注意自己的发音是否有问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会夹杂一定的家乡口音,虽然可能在当时的条件下易于学生理解,但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则十分不利。其次,就方言味道较浓来说。有些老师可能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或者学校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影响,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条件去接触较为规范的语言环境,所以家乡方言对他们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这种情况反应到他们的教学用语中,就表现出教师会不自觉的使用一些方言化的表达方法进行教学的现象,这样不仅破坏了学生所处的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还不利于他们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
2.3 艺术性不足,破坏学生语言环境
教师本身所使用语言艺术效果的良好呈现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升艺术修养,进而保证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不过,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很多学校都注重学生的成绩、班级的综合实力和学校的整体水平,忽略了对于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教师本人面对学校的高标准、高要求,每天都马不停蹄的忙于各类与教学相关,与学生相关的事务中,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艺术修养的提升,当然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也就没有更多的艺术性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学生并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到提升他们语言艺术修养的训练,学校和教师所施予的巨大的学习压力更是使得他们每天都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书进行语言的模仿和学习。因此,艺术性语言的使用应该作为教师进行语言修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2.4 语言暴力现象明显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总结发现,很多教师虽然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刺激学生,避免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还是有很多老师不太注意自己语言的使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使用一些“暴力”语言,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得学生对学习和教师产生抵触心理。比如有些老師会对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自身的学习能力,很少有学生能够超越当前的水平。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看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自然十分简单。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在表明教师本身语言修养不够高的同时也表明了教师本身耐心不够,整体道德素质不高等,这些错误的示范作用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表达方法更会造成影响。
3 教师语言修养提升策略
3.1 教育观念要正确
教师语言的策略作为其教育理念的主要表现形式,与其教育理念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教育理念的是教师行为规范和教育语言的主要实施依据。一名教师如果只有优秀的语言素质但是没有完整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话,其教育理念就无法指导语言的实际应用,教育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比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无法明确自身的指导性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话,也就无法区分自身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之间的差异,因此,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就犯一些主观性的错误,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也一次性的告知他们,减少了他们自我探究的时间,进而弱化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2 提高语言修养,增强语言表述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教师语言的修养体现在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是否高超,语篇分析是否到位,语境转换是否良好;进行内容表达时,发音是否标准,语气是否符合语境,语调是否符合内容需求等等。因此,教师在提升自身的语言修养时,首先需要对语言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要有规范用语的意识。其次,教师需要对于语言学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语言学是进行语言教学的根本,语言学是否能学好是教师能否进行语言教学的重要考察点。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规范用词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词语的积累,多从书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而将书中的语言应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述中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深化语言修养。具体的积累比如在阅读著作或者分析教材时,时刻注意与自身工作内容相关的词语;对自身所掌握的词语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语言的能力等。
3.3 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这一方面的提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自身要情感丰富。教师所使用的语言是否具有鲜明的感情指向和学生的听课效率有着直接的联系。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情感体验:当你情绪高涨,热情度较高去讲课时,学生的配合度也就较高,教学进展的也就十分顺利;但是当你情绪低落或者情绪不够稳定的讲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低。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的运用。情感表达要尽可能的自然,同时表现出自身对于学生满含希望,对于工作充满热情等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共鸣。
第二,教师讲课要有一定的节奏。语言表达是否有节奏是教师教课能否抓住学生思想的关键。一般而言,教师讲的太快,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步伐,加之课容量太大,学生很容易就丧失对于课堂的兴趣;讲的太慢,学生的思维又太过超前,其智力开发也就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的节奏,保证快慢适中,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肢体语言丰富。试想教师在讲台前讲课时,只是拿着课本解说,或者进行课件展示,没有多余的动作,学生怎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适度的肢体语言教学和口头语言教学相互结合,用恰到好处的手势、眼神等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情感体验,调动课堂气氛,促进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
3.4 避免语言暴力,客观民主的对待学生
现代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自持自己的教师地位就对学生进行自以为善意的讽刺挖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和沟通,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更好的组织自己的语言和教学。相对来说,一个平等、客观、民主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放松戒备,完善对于老师这一职位的认识,消除对于老师的敌视心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语言使用的能力和语言使用的策略是教师整体工作能力的重要评价内容,当然也是教师自身水平的重要展示手段。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想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需要在提升自身知识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其他多方面的素质,保证自己的表现能够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先秀.论教师的语言艺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8):123-124.
[2] 汪梅琴.教师课堂语言修养提升之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7(9):20.
[3] 李银汁.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J].河南教育,2004(11):31.
[4] 陈永红.试论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