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刊评论

2014-10-09

看世界 2014年19期
关键词:制造业部门经济

《经济学人》

美国应当如何拥抱中国的崛起?

一个令人担忧的猜测正在北京和华盛顿的一些地方深入人心。再过几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越美国(从购买力的角度来看,中国已近乎超越美国)。中国的武装部队虽然在美国面前还是相形见绌,但实力增长迅速。

一些西方鹰派人士处处把中国视为威胁:中国的国有企业在非洲捷足先登;中国对资源的贪得无厌正危害着环境。

但实际上,中国在非洲的商业往来都是单纯的交易,而且通常由企业而非政府主导。在其他领域,曾经的被动外交变得更加干练老到——也更有效了。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现在是维和部队的最大贡献国,中国还参加了非洲之角的反海盗巡逻。

一个超级大国想要和一个新兴大国实现新的均衡并非易事,因为每一次的调整看起来都像是一次退让。美国应当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只许下能够兑现的承诺;第二,即使在安全问题上,美国也必须为中国腾出空间;最后,美国将中国纳入新项目,会比在旧项目上向中国让步更容易。

把中国拉入一个坚固的地区框架,并不意味着拱手让出主导地位,也不是放弃一个造福亚洲和美国的自由秩序。而且这个方法最终可能也行不通,但鉴于对抗的严重危害,现在重要的是敢于一试。

《福布斯》

美国的外交政策何去何从

奥巴马发自真心地认为,美国这几十年来在全世界采取的行动非但没有让事态好转,反而变得更糟;认为美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还认为除了在国际会议上唱唱高调和对联合国的要求卑躬屈膝以外,美国在海外的动作越少越好。

但哪怕只是粗略地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美国的被动态度为那些极大地危害了美国人民安全的危险行为亮起了绿灯。不幸的是,总统先生从来没有关注过,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当华盛顿被视为一个软弱、衰退的权力首府时,都发生了些什么。

眼下,我们这些美国人存在着许多担忧,对于某些问题的担忧尤甚;而这位总统先生和他手下的官僚们对于自己的任务没有清楚的认识,并对如何有效应对当前不断展开的危机几乎一无所知。

对中东而言,问题并不在于美国是否应该重返伊拉克,而在于我们打算如何击败这支十分恶毒的力量。如果ISIS取得了成功,便会为全球的恐怖主义创造一处安全的避风港,帮助他们与全世界人民为敌,尤其是美国本土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美国公民。

除此以外,在如何防止伊朗获取核弹和建立一支强大的远程弹道导弹武装方面,奥巴马已经无计可施。如果伊朗获得了核武器或者真正有机会发展出核武器,那么土耳其、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也会受到巨大的诱惑,争相效仿。

奥巴马总统或许希望无视这个世界。可惜世界却不会无视我们。

《商业周刊》

制造业才是大国经济的未来

近年来,美国正从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向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过渡。几年来,我们把增长用于借贷和消费。我们的债务消耗着我们的增长,在这种思想下,一切似乎很好。

而我们现在认为,事情不是这样。

金融危机、住房市场崩溃和接踵而至的衰退和债务困境,所有这些都给个人和商业造成无尽的伤害。但是它们不是根本问题,它们只是现象。最近几年的困境暴露了一个隐藏在大众看法中的静止了几年的事实:美国不再拥有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这不奇怪。全球化如果任其自由发展,是偏爱效率的。像美国和英国这样的能够应对复杂金融交易的国家,自然会看到金融服务业部门的扩张。同样能廉价、高效率的制造商品的国家可能会看到制造业部门的增长。

国家需要加强为世界上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和智力资源的优势部门,但是也需要制造东西。我们只有通过平衡,我们在长期才能发现经济的活力、稳定性和增长。

否则,如果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使经济继续朝不平衡方向发展,国家将发现它有一个支撑很少部门的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业部门,同时一个更弱的制造业部门不能再维持其余大部分。我的意思不是建议靠制造业支撑整个经济。它也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哪一个与美国一样大、人口与美国一样多的经济体,能够不靠制造业维系自身?在持续高失业情况下,没有哪个社会能繁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造业部门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经济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