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体现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2014-10-09何丽菁
何丽菁
许多人会认为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是物理课、化学课的专利,数学课用不着那么注重。其实,“眼看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管是概念课、计算课,还是应用题课、几何知识课,都必须十分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讨,了解知识的来源,从中理解知识,领悟思考的方法和计算方法,这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一、通过操作,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对小学生来说,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并不能把现成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简单地“搬”给学生。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有不少必须在直观的、感性的实践操作基础上进行。在操作过程中,抽象的概念会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接受。
例如:在一年级“6的认识”概念教学中,先通过看图,一起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感知“6”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独立摆出6个圆圈、6根小棒、6个正方形……经过这多次的操作练习,学生已对所感知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并逐渐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顺利形成“6”的概念。
二、通过操作,掌握算理
四则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最起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它也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计算的方法是比较程序化和规则化,不懂算理而光靠机械训练也能掌握。但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非常有限,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剖析算理,引导学生循“理”入“法”(即依据算理,理解算法),以“理”驭“法”(即根据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促进运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例如:二年级“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先让学生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得 1个4是4,即一四得四,再摆出这样的两个、三个、四个正方形,得出2个4相加是8,3个4相加是12,4个4相加是16,即口诀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这样让学生把抽象的口诀,通过摆事物的实际操作变得形象具体,进一步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三、借助操作,分析应用题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应用题和式题相比,更具有实践性。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把抽象的条件、问题变为直观的、具体的。凭借直观,帮助弄清数量关系,化繁为简,理解题意,找出解题方法。
如:二年级时,为了帮助学生解答“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在教学中,仍需注意指导学生操作学具,从动手操作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例题“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多少朵”,边分析边画线段图,并组织学生用纸条摆出线段图:(1)摆出一条纸条代表红花的数量;(2)因为从条件“红花比黄花多7朵”可以断定“红花多,而黄花少”,所以应该用一条较短的纸条表示黄花的朵数;(3)用一把直尺将红花分成两部分。在操作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哪个数量和哪个数量比?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黄花的朵数?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从而理解从较大的数量减去相差的数量,就是较小的数量的关系式,同时渗透了“画线段图”的教学。最重要的是,学会分析数量的方法。
四、借助操作,形成空间观念
为了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实际操作活动,应贯穿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始终。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都不能忽略。无论是认识形体特征,还是学习求积公式,都必须注意采用小学生喜爱的“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操作、实践。在操作过程中,应对低、中、高年级学生有不同要求,逐步提高,逐步积累。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在联系、知识迁移规律,实践操作是帮助小学生在数学课中直观地、具体地理解知识的一个最佳方法。正确地设计操作活动,会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邹韵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