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羊业生产现状与行情分析

2014-10-09王银钱范志刚

今日畜牧兽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种羊羊奶养羊

王银钱,刘 燕,范志刚,李 佳,杨 丹

(河北省畜牧站,河北石家庄050035)

河北省是羊业生产大省,随着封山育林政策和草原牧草的退化,羊业生产由放牧为主转变为舍饲或半舍饲,养殖成本提高,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已成为河北省羊业生产的主要趋势,生产转型已深入人心,市场不断变化,我们对河北省羊业生产的形势和行情作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1 生产特点

1.1 饲养模式由散养放养转向规模化舍饲,生产区域从牧区和山区转向农区

以往河北省牧区和山区主要采用放牧饲养为主,几乎不用精料进行饲养。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廉,缺点是对我国原本生态环境较差的草地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近年来,在农区普遍采用秸杆、人工牧草和精饲料作为羊的主要饲料,养殖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今年各地建了许多规模化标准化羊场和人工牧草生产基地。

1.2 经济效益提高

2013年由于羊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羊价的上涨,下半年羊肉达到58~60元/千克,一个生产周期纯收入300元/只。

2 问题

2.1 前期规划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

2013年河北省虽然建了许多大中型的养羊场,前期规划不足,后续资金不到位,出现建了羊舍存栏量不足的现象;即使存栏量上去了,反而缺少周转资金买草料和疫病防控等现象。

2.2 生产水平较低,质量不高

高档羊肉不足10%,膻味重,高档羊肉生产能力低是目前我国肉羊业的突出弱点。

2.3 饲养模式单一,缺乏抗风险能力

现在全省饲养模式以家庭分散饲养为主,没有形成协会和联合体等形式的统一组织,养殖小区不多,没有与加工企业充分联合,饲养模式单一,缺乏抗风险能力。

2.4 舍饲处于起步阶段,福利待遇差

羊是放牧为主的动物,进行舍饲,改变了其生活习性。加上农区耕地费用高,活动场地少或没有,福利待遇差,致使羊只体况下降,抗病力差,羊皮肤病、传染病逐渐增多。

2.5 不能及时疫病监测,发病率高

长期以来,河北省基层兽医技术人员短缺,手段落后,检验设备不完善,生产饲养过程中疫病时伏时起,消毒不严格,免疫跟不上,不能按防疫程序进行预防,一些重大疫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羊业生产,并成为羊业产品出口的障碍。

2.6 屠宰加工行业不规范

屠宰加工企业较小、区域分散,技术水平低,60%还处于手工操作的个体加工屠宰经营,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分级标准,经过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的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以至生产的羊肉及相关产品与国际通行的质量卫生要求相差甚远。

2.7 预测市场价格变化能力差,贻误最佳交易时机

无论是种羊市场、肉羊市场、羊毛市场还是羊绒市场,价格变化的幅度和频率都很大,如何把握好最佳时机进行交易,是养殖户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大部分养殖户对市场动态的预测能力和把握能力不强,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收入。

2.8 种羊价格较高,风险大

由于绒山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绒山羊品种对其他山羊品种较大的改良能力,使种羊供不应求,种羊价格一路攀升,平均售价在5000元/只左右。肉种羊价格在2000元左右,如此昂贵的价格使养殖风险增大,相当一部分绒山羊养殖户承担不起种羊的投入,影响补栏数量,羊绒产量低于辽宁等周边省市。

2.9 羊奶加工企业少,技术水平低,羊奶价格低

河北省羊奶加工企业少,技术水平低,一些加工企业由于解决不了羊奶膻味,致使生产的奶粉销路不畅,经营不景气,鲜羊奶价格偏低,一些饲养奶羊农户用羊奶喂羊、犬、猫等动物。

3 影响羊业市场的因素

3.1 供求关系是决定因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肉的消费逐年增多,需求量增多,价格上涨。毛纺制品需求数量呈上升趋势,羊绒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羊绒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3.2 产业链条衔接是重要因素

羊业产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它的发展与工业、环保、农业和林业紧密相关,生产、加工、销售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抵御外来风险的冲击,羊业生产不稳定,大起大落,是影响养羊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3 良种生产是关键因素

品种单一,优良种羊数量少,缺乏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是河北省羊业生产的基本现状。存在不少缺点,主要表现在个体小、肉用性能差、产奶量低、毛、绒质量次等特点。引进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是河北省羊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4 2014年形势分析

4.1 种羊、羊绒依然呈现供不应求态势,羊绒价格会显著提高,种羊价格稳中有升,近期不会改变

4.2 羊毛价格稳中有升,需求量趋于稳定,预计2014年春天逐渐回落,但价格仍高于2013年同期水平,利润空间不大

4.3 羊肉价格快速升高

随着今年肉羊价格升高,羊肉价格快速做出反应,马上升高。随着两节的到来,气候转冷,羊肉需求增多,价格仍会上涨,利润非常可观。会大大促进存栏量增加,羊业产业会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羊的价格不会大起大落,将沿着持续攀升的态势发展。

4.4 羊奶粉逐渐被广大市民接受,羊奶价格逐渐回升

5 对策

5.1 做好前期规划,走适度规模养殖的路子

先了解市场需求,再根据自己筹集的资金多少,具体规划所建羊场的规模,算好每一个环节所需资金,达到资金链不断接,羊场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假、大、空”和小马拉大车的路子。

5.2 改变饲养模式

加强“协会+加工屠宰企业+大型养羊企业+基地”、“加工屠宰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行期货交易,实行无公害标准化、产业化管理,统一供种羊、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统一认定,这样即可以保证货源和质量,又可以提高农村养羊户的积极性,销售渠道畅通,将农户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科学化养殖模式。

5.3 科学设置羊舍,增强福利待遇

按照羊只生活习性,科学客观地设计羊舍,设有充足的运动场地,并且种上羊爱吃的鲜花野草,来调节羊的食欲,增加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量,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的发生。

5.4 加强疫病防疫体系建设

随着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疾病的发生也呈多样化,混合化,疾病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养羊企业也要使用新型高效的疫苗进行预防,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制定养羊生产中的疫病防治和根除计划,严格控制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5.5 保持饲料质量与价格稳定

养羊经济合作组织能够保证饲料质量和价格稳定,并且比市场价格略低,使本联合体内每一成员都能享受这种待遇,利润更加合理。

5.6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种羊育种进程,提高优化种羊利用率

从国内外引进一些适合农牧区地域特色优良品种,通过杂交改良现有的品种,提高现有品种的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扩大推广面积,减小成本是河北省发展羊业生产的一条捷径,良种选育是今后羊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5.7 通过不同途径保证羊肉、羊奶粉质量安全

5.7.1 通过网络的追溯制度保证羊肉安全

达到产地追溯制度、检疫追溯制、加工追溯制、销售渠道追溯制。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贯穿于饲料生产、养羊生产、加工、流通的所有过程,即从饲料厂、养羊场、肉类加工厂、销售商一直到普通百姓的餐桌严格标准化。每个环节都要有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的标准,每个环节都可查寻,包括包装与运输,对饲料、添加剂等必须有严格的检测制度,保证投入品在羊肉、羊奶中的残留符合安全标准。

5.7.2 以优质羊肉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安全肉”的生产仅仅解决羊肉中有毒害物质的残留问题,但不能解决羊肉色淡、味差等品质问题。为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还必须充分利用我省地方羊种资源进行“优质羊肉”的生产,加强羊肉品牌建设,优质优价。

5.8 实行饲草饲料观念改变

改变以往单纯依赖天然草场的观念,改良草场,积极开展人工种草、种树制度,通过立法和行业自律实行养羊生产必须配一定种草数量来反哺自然资源。同时利用丰富的秸秆和饲草资源,建设草粉加工场,以保证羊只舍饲的需求。积极开发研制专用配合饲料,以提高饲草、饲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养羊利润。

5.9 减少环境污染是养羊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趋势

今后我省规模化养羊发展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养羊之路。这就需要加强环保型的羊舍设施、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高效节能的粪污处理、净化技术研究,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减少环境污染,研究并建立适合我省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养羊业新的羊-农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5.10 实行生态养羊业

推广生物菌、酶制剂和肽类产品作为抗生素的替代产品,减少兽药残留,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6 综述

今后我省养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立足国内市场,走进国际市场,调整结构,培植特色产品,形成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养羊大户,扶持壮大龙头企业,走适度规模养羊的路子,逐步完成传统养羊业向现代养羊业转变。

猜你喜欢

种羊羊奶养羊
真空结合加热、冷冻浓缩羊奶理化品质分析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夏季养羊八注意
种羊繁殖配种技术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5款羊奶食谱让你更美
养羊宜抓好配种期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