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体系的分析

2014-10-09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局苏菲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负债表新旧财务报表

上海市长宁区体育局 苏菲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充分改进是新使用单位会计制度的一项重大改变。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是整个事业单位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收入支出等会计信息的真实而可靠的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可以帮助单位管理层较为科学全面地对整个单位进行把控与管理。从单位的财务信息出发,延伸到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会计活动的规律,从而推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在新的一轮的改革热潮当中,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分类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在逐步的向着营利与非盈利的综合型组织发展,所以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日益突出。作为单位财务必须认真研究我国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活动的会计制度,因为所有的预测与决策,计划与控制以及考核与评价,最终都会归集到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上去。因此,从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内容入手,对新旧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问题所在,是解决此类问题,提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效率的思路。

一、从财务报表分析角度对新旧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行分析

(一)从资产与负债的构成角度对新旧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对比

不管是旧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的会计制度,其财务报表的在资产与负债结构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各项资产的构成情况以及使用情况是否合法合规。就这点而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更加强调资产计量的合理性,如固定资产就基于资产的市场性引入了“累计折旧”的科目,这基于资产真实的价值。第二是货币资金的持有情况有所区别。在旧制度下,事业单位货币的资金来源主要在于政府拨款,而新制度为适应单位多元化的资金渠道而设立了更为合理的财务报表。第三是,在衡量国有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方面,新制度更加强调单位的负债来源以及其构成成分,要求事业单位能够保持较好的资产负债结构。

(二)基于收入与支出的角度对新旧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报表分析

新事业单位要求各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收入与支出情况表,而新旧会计制度在这张表里的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制度特别的强调了事业单位收入分析情况。并详细划分了财务补助收入与事业收入的界限,以区别与事业单位中有关经营收入部分。二是,在关于支出方面变化则是以用途标准的来对支出功能进行控制。即按照事业单位资金的用途对支出的跨科目使用以及超支情况分别填列,同时强调事业单位关于经常性支出控制。

(三)预算执行视角下的新旧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对比

预算执行是体现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科学性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通过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分析,准确的得出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这是在旧会计制度的财务较为少见的特征。新的会计制度注意到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因此强调了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则能够较为直观和准确的判断出单位的财务活动是否健康的运行,从而得出整个单位的管理效率是否能与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相匹配。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事业单财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不同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其采用的财务恒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这实际上并不符合国际上资产负债表的定义,而仅仅只能对事业单位财务情况作出静态、事后的反应。实际上,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的灵魂依旧是以资金为核心。同时,收入支出表对此却是做出了实质性补充,即收入支出表实际上反应的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上某两个不同时点、时期上的财务动态变化情况。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要求下,事业单位左方列示资产与支出,右方则列示负债和净资产、收入这三项,如此就使得左右方都恒等。而问题就随着而来,如此不分明细的列示,其实际上就把事业单位的静态和动态混淆了,使得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原则得不到保证,信息也因此而出现了模糊性,同时也使得资产负债的不能体现会计信息明晰性要求。此外,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还存在一个较为重要的缺陷,即不能反映如实的披露单位的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对等关系。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受到监督的可能性减少,从而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化等问题的发现。

(二)事业单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相关的报表存在的问题

关于事业单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相关的报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表存在的问题。收入支出表在新旧会计制度都十分重要的一份财务报表,实际上是对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以及结余的动态分析表,也是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息息相关的一种财务报表。在我国事业单位中收支恒等式为“收入-支出=结余”,可在实务报表中,事业单位往往使得该等式出现不平衡现象:如“拨入专款”、“专款支出”、“拨出专款”三个项目中,第一个作为收入列示,第二、第三个则是支出项目,如此相减,实际上就不会出现结余这一项。这就使得事业的预算数与实际数不对称,预算执行情况得不到如实反映,资金的管理存在缺陷。另一个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中,并没有详细的编写现金流量表,如此就无法反映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时期的资金变化情况。管理层也无法了解自身真实的资金周转情况,必然对资金缺乏有效的管理。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引进了权责发生制,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现金流量表编写依据,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关于缺失现金流量表的问题依旧存在。

(三)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存在的其他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存在的其他问题实际上就是等同于企业财务报表体系里面的附注不明确。对于单位的会计管理核算的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专用解析的财务报表都无法提供较为详细的会计信息。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部门预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逐渐重视,这二者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活动中地位逐渐上升。但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并没有相应反应预算执行的情况说明,这就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使用以及信息反映。

三、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若干对策

(一)完善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对策

完善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就必须正视其恒等式的不合理性,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应该逐步的向企业财务报表体系的恒等式靠拢。而“资产=负责+净资产”是事业单位资产负责表改进的一种方向,但并不唯一。总之,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应该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完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加入了累计折旧与累计摊销就是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逐步完善的体现。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借鉴《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关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式,直接将收入与支出从资产负债表中独立出来,从而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成为反应资产与负债的真实财务报表。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还有增加对负债进行说明的明细表,使得单位的中的资产与负债情况能够得到匹配反应,从而体现会计信息的对等性。

(二)完善事业单位关于资金相关报表的建议

报表应该注重收入与支出的勾稽关系的绝对对称,事业单位可以创造性在报表编制工作底稿中增设“预算款项”栏,以解决预算与实际结余的会计勾稽关系。同时,事业单位应该按照企业的标准,适当的结合本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在财务报表体系外编写事业的现金流量表,以便管理层能够实时的掌握单位的资金动向,提高管理效益。

(三)解决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其他问题的对策

事业单位在按照新会计制度编制合法合规的财务报表体现的同时,应该在编制工作底稿中,详细而全面的披露事业单位的一些财务会计信息,以此满足更为大众的报表使用者,增加事业单的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同时事业单位内部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不对外公开的一些辅助性报表,如月报表以及月预算执行表等,并在年末将这样的表格作为参考依据,修正存在重大缺陷的财务报表体系,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的客观公允性,提高财务管理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运行效率,促进“阳光政务”,转变事业单位职能的实现。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J].财会月刊,2013;05

[2]杨素珍,于润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及填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3;08

[3]苏同和.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问题浅析[J].现代商业,2013;26

[4]晋晓琴,聂翠萍.浅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资产负债表[J].财会研究,2013;09

猜你喜欢

负债表新旧财务报表
2020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资产负债表
耕读事 新旧人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新旧全球化
资产负债表编制探析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析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概念释义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