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2014-10-09朱俊红
朱俊红
摘 要:微博、微信等互联网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互联网进入个性化发展时代,网络的交互性、移动性得以大大增强,呈现出自媒体化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体思想,以往是通过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进行传播,而在互联网逐渐成为个性化主流媒体,并实现自媒体化的大趋势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遭遇到各种思想的阻碍,因此,怎样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模式,使马克思主义用语更加适应互联网媒体,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微博微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22-02
微信、微博这些自媒体具有个性化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信息传播媒介,同时也是大众舆论交锋的前沿阵地。因此,怎样利用好自媒体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手段,进一步推进其思想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和自媒体时代特点结合,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扩大其影响力,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创新的重大命题。
一、微博微信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特征
第一,在当代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结合时代特征。当代是一个日益紧密联系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因此,要想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就要分析当今社会的特征。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产品的覆盖面广,快速获取信息和发表信息,并有即时性,这样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中心,各种信息能在网络上得以快速发布并有效传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网络普及率已经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民数量达到4.86亿,移动网络用户也达到3.19亿,网络上的各种平台建设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各种论坛总数超过上百万个,80%以上的网站都具有留言功能。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多样性、高效性和交互性,已经呈现出代替现有电视媒体的趋势。
第二,微博和微信等新平台的出现,给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并能快速获得广泛关注的平台,强大的交互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得微信、微博等一系列互联网平台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阵地。将网络的这种特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结合,能起到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作用:首先,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群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往往是被动接受,在这种思想传播过程中没有反馈信息,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很难实现有效的大众化传播;其次,在互联网上传播马克思理论经常会面对各种思想的挑战,在思想的交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通过双向交流和理论的辩证,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更具人性化,也更深入人心。
第三,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得无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参与其中,不但有精英阶层,也有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有很多底层老百姓的参与,因此,往往某个社会问题就能在网络上,在自媒体平台上受到各个阶层人士的点评,从而克服了传统媒体精英阶层观点占主导,而社会其他阶层只能被动接受的局面。在网络上往往草根阶层占大多数,他们更注重平民百姓的生活。马克思主义原本就代表工人大众以及普通百姓的利益。因此,互联网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使其大众化最好的平台。
二、微博微信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微博微信环境下传统话语体系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经过无数革命者实践,不断完善,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严谨的科学,其理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其哲学思想的阐述和互联网流行的大众话语差异较大,致使“话语鸿沟”的出现。这不但导致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网络语言环境难以被大众文化接受,久而久之也使得普通网民丧失对经典理论学习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一味按照过去的宣传模式,不但起不到正面效果,反而会由于语言鸿沟造成普通大众的逆反心理,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排斥。这种网络用语同马克思经典理论的话语差异性,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二)微博微信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主导性的挑战
互联网信息发布和交流带来的最显著影响,就是传播途径的去中心化、去组织化。人们不再依靠组织的力量来传播符合组织内部绝大多数人想法和利益的信息,传播源头呈现多中心态势,影响范围也逐步扩大。这种传播模式有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格局。那么这种反权威、反主导的网络环境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了怎样的挑战呢?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主导思想,其主导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它是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在微博、微信环境下,一定会受到反主导、反权威思潮的挑战。在网络上,部分群众往往从自身所处环境出发,从某些片面、狭隘的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导致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那么,怎么样在去中心化、反权威,并且没有强势话语权主导的互联网环境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并保持其主导思想地位,并持续扩大其影响力是当代学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三)微博微信环境下信息泛滥的挑战
互联网环境的身份模糊性、高度自由性以及信息传播迅捷,导致了信息时代信息爆炸和泛滥。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的成本太低,因而,造成网络成为反马克思主义信息滋生和传播的温床。前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国家持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上的颠覆活动,一些所谓的自由民主人士,为西方价值观披上“自由、民主、人权以及普世价值”之类光鲜亮丽的外衣。与此同时,网络的爆炸式发展,也为他们提供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意识形态争夺的绝佳战场。面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怎样在网络上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并维护其主导性和正确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微博微信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途径
(一)运用新的话语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想在微博、微信环境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做的就是跨越“语言鸿沟”,在不降低其理论品味和正确性的基础上,尽量用适应网络的生动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阐释,使大众在能接受的语境下,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利用微博微信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发布平台,我们的宣传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发布交流话题的方式,采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可以运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来给予人们教化与指引;另一方面,要要能容纳不同意见的表达,开展坦诚的对话和理性辩论,在思考和辩论中激浊扬清、凝聚共识、去伪存真。通过这两方面工作使广大网民在众多思想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正确性和先进性,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一直都是在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辩论、斗争中发展的,这种争论正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不断完善的前提条件。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和更多的挑战。我们的理论研究者和宣传工作者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将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变成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维护其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许丹.微博阵地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2]刘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1,(0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