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4-10-08张亚峰
张亚峰
摘 要: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产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但关于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还存在争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建立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增长、行业与产业发展及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阐述了在知识产权发展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研究结论或对区域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知识产权;区域经济;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310-03
知识产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但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正逐步加强,也日益成为各级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世界贸易组织曾将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列为三大支柱,充分说明了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一、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一词最早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提出,于1967 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广泛使用。概括而言,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由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所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在对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首先需厘清两个术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虽然在某些时候两者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经济增长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或人均收入和产品的增长。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更为广泛,通常认为,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的提高外,还应有经济质量和结构的根本变化。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现有研究中关于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较多,从理论和实证、从要素投入和制度安排角度阐述了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探讨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还比较缺乏,同时,系统地探讨其内在作用和影响机制的还不多见。
二、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予以阐释。从宏观角度看,知识产权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进行业的发展和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在微观领域,知识产权在推动企业创新意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方面也有积极作用。知识产权正是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影响,进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宏观层面
1.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于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献较多,综合来看,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看,知识产权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早在19世纪马歇尔就认识到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主要动力。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索洛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丹尼森用实证方法证明了知识进展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七因素之一。而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进一步将知识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并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进入了生产函数,而且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可见,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已经把知识特别是创新知识(知识产权)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和核心因素,并成为了与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并列的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资源。
二是从经济增长的制度安排看,知识产权是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制度学派认为,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制度性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诺斯曾指出,真正的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制度和所有权。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规范和引导而产生的。根据产权理论可以得到交易成本最小的制度安排是最有效率的。也就是说,明确而得到切实保护的产权,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越低,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就越高。知识产权作为产权化的知识,或者说是能够界定清楚产权的知识,它界定和保护了公众的知识创造和创新活动,使发明创造者的智力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效益。
三是从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看,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经济发展已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两个阶段。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从某种角度讲,也宣告了21世纪人类的发展将更加倚重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在农业与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实物资源推动。但由于实物资源的稀缺性,社会将会随着实物资源的不断减少,发展也终将会陷入瓶颈。同时,也会出现收益递减现象。而在知识经济阶段,经济的增长主要通过知识来推动,表现为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来提高收益,实现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而知识产权也将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而成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知识产权对行业与产业发展的影响
行业是构成产业的基础,行业的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发展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是社会生产技术更新所引发的产业结构改进。从发达国家实践看,三次产业的依次出现和重点转移,以及产业内部各阶段的依次递进都与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可见,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
知识产权对行业与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和保障技术创新的基本法律制度。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功能,便是给技术创新主体以利益上的激励。它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推动了行业与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也促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大量出现,促进传统生产部门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不但扩大了市场规模,也能使生产成本降低,带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技术创新催生的新部门和新行业,能够使原有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通过关联作用推动产业的不断发展。最后,技术创新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使整个社会产生技术变革,进而带动产业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和层次。
(二)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微观层面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它不但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知识产权的直接应用者和受益者。经济发展中,一系列知识产权活动,大多是通过企业来组织完成的。因此,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上。
1.知识产权对企业创新意识与自主品牌的影响
知识产权制度对于创新活动的激励,在企业上的表现就是促进了企业R&D投入的增加。一项科技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复杂过程,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艰辛的劳动。知识产权制度通过确认成果属性,保障做出主要物质技术投入的单位或个人充分享有由此所产生的合法权益,保证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利益,维护市场的公平、有序,并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自觉尊重或被迫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使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他人智力劳动成果的良好社会环境。这一环境使企业愿意将更多的财力、物力和智力资源投向研究开发,形成新的技术成果,保证生产产品的核心技术,进而促进企业自主品牌的形成,也有利于形成对企业自主品牌保护的氛围和机制。
2.知识产权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个企业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反映出该企业拥有财富的多少和实力的大小,而且能反映出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知识产权被纳入发展目标,其中就强调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始终需围绕消费者需求来构建。在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消费者更加关注的是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和品牌,即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认为,知识产权是当今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而从制度因素讲,知识产权通过法律对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也是企业谋求市场竞争力的制度保证。
3.知识产权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实施知识产权一方面刺激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了产品的专利成果转化及专利技术的商业化,为企业的最大化产出提供了一个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形成根本性突破,保证了产品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知识垄断。基于上述原因,知识产权战略能够最大可能地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赢得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提供有力保障。实践证明,在研发资金投入多、专利申请量多的企业,其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对比都有明显的提高。
三、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中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知识产权发展的阶段问题
在关于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中,也有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并不确定具有正相关关系。如Thompson等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增长效应取决于人均GDP水平,其实证分析证明,只有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时,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才会有正的影响。从研究结论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往往决定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性,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经济增长水平呈现U 型关系。因而,在知识产权战略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所处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实施分层次、分阶段的知识产权推进战略。
(二)专利数量和质量的问题
从我国知识产权情况看,虽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专利授权上,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在较低水平。今后应加大知识产权工作执法力度,多方位开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同时,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加大专利申请补助、对能够产生较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授权专利给予奖励、对申请及授权专利较多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一定优惠等措施促进专利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三)知识产权发展方向定位问题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发揮政策导向作用,引导知识产权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结合区域自身优势,促进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战略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的衔接,避免无用甚至重复的技术开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台知识产权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切实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
(四)知识产权发展中的企业角色问题
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需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因此,只有建立起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培育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技术创新才具有针对性,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知识产权产业化问题
研发投入的增加,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只是为最大化产出提供了一个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但产出的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利润的最大化,专利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才是促进效益增长的关键。所以,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也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同时,配套的相关政策和法制环境应当逐渐完善,促进多元的资金体系的形成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提供良好的环境。
结语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梳理了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增长、行业与产业发展及企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厘清了知识产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完善了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框架。同时,指出了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昌柏.知识产权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35.
[2] 夏先良,王雅龄.知识产权影响经济发展的文献评论[J].学习与探索,2011,(4):144-154.
[3] 李涛.论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理[J].湖南社会科学,2006,(6):108-110.
[4] 余长林.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1-57.
[5] 王林,顾江.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5):48-51.
[责任编辑 安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