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汉称谓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2014-10-08王朝容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王朝容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了很多误解和冲突,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其中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差异是导致交流障碍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阐述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便于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得体的使用称谓语,从而顺利交流,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

【关键词】称谓语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语”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有些学者把称谓语叫做“称呼语”。 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现象和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的称谓语言反映。称谓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对于称谓语的分类,学者们见仁见智,各持己见,李明洁在《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标准与功能分析》中,将现代汉语分为指称语、称谓语、面称语、背称语、称呼语和招呼语等六大类宠蔚群在《称谓层次角度》中将称谓分为亲属与亲属层次、职务称谓与上下级层次、尊称和谦称的层次、雅俗称谓的层次四个类别。胡超在《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中将英语称谓与中文作了比较,把称谓语分为正式场合(正式关系)、非正式场合(亲密关系)和一般场合(中性关系)用语。本人综合学者们对称谓语的分类和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社会功能,认为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职务称谓语、职业称谓语和泛称称谓语四类更为合适和实用。

本文主要阐述这“四类”称谓中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和这种差异所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于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得体使用称谓,帮助人们顺利交流,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

一、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亲属称谓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语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英汉语民族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

在汉语和英语中家庭单元里,对父母的称呼基本一致,比如在正式场合称父亲(father)、母亲(mother),非正式场合称爸爸(dad/papa)、妈妈(mama/mum);但是对于兄弟姐妹,英汉语称呼略有不同。汉语中把年长的男性称哥哥,年幼的男性称弟弟,年长的女性称为姐姐而年幼的女性称为妹妹,而英语称谓则更为简化,无论年纪大小女性都称为sister,男性都称为brother。同时,与中国不同的是,英语国家的家庭成员中直呼其名很平常,孙子辈可以叫祖父的名字,儿子辈可以叫父母的名字,这种情况在中国是绝对忌讳的。另外,汉语与英语在称谓最大的不同是要分父系和母系。在父系中,中国人父亲的父亲称为爷爷,父亲的母亲称为奶妈;而在母系中,母亲的父亲称为外公或姥爷,母亲的母亲称为外婆或姥姥。英语国家对于家庭成员的这类称谓则比较笼统简化,没有分父系或母系之分,比如:Grandfather指祖父外或祖父,grandmother 指祖母或外祖母,grandson为孙子或外孙,granddaughter为外孙女或者孙女。

在非直系血缘关系中,英语一个词aunt 包括了姨、姑、伯母婶母、舅母以及非血缘关系中与母亲辈分相同的女性,uncle包括了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中的与父辈一样的男性。因此,象红楼梦翻译成英文时,中国式大家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称谓不但让中国人很难搞清楚,更让英语翻译者们头痛不已——如何让老外们看得明白。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充分表现出了英汉语国家家庭结构与血统观念的差异。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推崇封建大家庭的结构形式并强调宗族血缘关系。“一人得势,鸡犬升天”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宗族关系;“四世同堂”的温馨场面也是宗族结构的体现。英语国家中,家庭教育从小就强调孩子的独立与个人的平等关系,小孩和大人平等,有些视家里的宠物也为平等的家庭成员。英语称谓语的简单,反映了英语国家血统亲缘关系的淡薄和家庭观念的不同。在英语国家,绝大多数家庭是由两代人所组成的小家庭, 孩子成人后必须离开父母工作成立自己的核心家庭,住地也与父母分开,最多在重要的节日团聚并进行礼节性拜访。对他们来说, 亲属与普通人区别不大, 没有必要区别亲属称谓中的直系、旁系、父系、母系。因此,英语国家绝对不会出现“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当然也不会产生中国式典型的婆媳矛盾。

二、职务称谓的差异

职务称谓是以人们所担任的各种职务相称。职务称谓在平级和下级对上级称呼中用得较多,有时上级对下级也使用职务称谓。职务称谓语属于广义的社交称谓语。它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

职务称谓的差异同样体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称谓语在具体应用中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头衔性称谓上。“讲礼貌,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对有头衔的人称呼官职表示尊敬,如,李科长,张处长,王院长等等。有时为了表示自己敬意,把对方是副职的“副”字省去,称高一级职务,如本来应该称“张副处长”,省去“副”字,直接称为“张处长”。这样,称者自然顺口,听者也倍感荣耀,明知“高抬”也不会纠正。但有时也会出现让人尴尬的场景,例如某校有一位姓“傅”的正校长和一位姓“郑”的副校长,主持人在介绍他们时必须很费脑筋,生怕得罪两位。

中国人不但有职务的要正确称呼,没有职务的也要创造职务来称呼,比如一个人是某长(部长、局长、处长、科长)或某经理,就可以直接叫某长或某经理;如果他没有职务也没关系,人们一般把他的职业当作职务来叫,比如李警官、张出纳,所以这样称呼的警官和出纳已经变成职务了。

而在西方,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比如:Cardinal(主教) Your Excellency(阁下)U.S.President (美国总统)Mr.President(总统先生) Priest(神父) Father( LN)(神父姓) Ph.D.(哲学博士) Doctor( LN)(博士 姓)Ed. D.(教育博士) ,以上只是社交称谓语的一般规则,称谓语在实际运用中要复杂的多。

职务称谓在中国的重视主要是因为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官本位”社会观念。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中国官制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表现在称谓上存在着数不胜数的官衔、级衔。在汉文化严格的礼仪规范与伦理道德观念的支配下,称谓语表现出明确的人际关系。在英语文化中, 礼仪与道德规范不如汉文化复杂, 交际中姓名称谓的普遍使用使人际关系显得简单清楚。

三、职业称谓的差异

职业称谓,是按照人们从事的职业去称呼。职业称谓不是每一个具体的职业都可成为一个称谓语。按照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习惯,各行各业都有职业称谓语:从事医务工作的人称“大夫或医生”,如张大夫,李医生等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称为“教师”,如王老师、刘老师等等,从事车辆驾驶工作的人称为“司机”,如张司机、李司机等等;负责片区户籍工作的人称为“户籍”,如张户籍、李户籍等等。其他行业,也与此相类!

但有趣的是,中国有些服务性行业、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下,人们避开“本位”职业称谓而用相关更高级或者更“高雅”的职业称谓,比如,称“护士”为“医生”,用“师傅”来称“清洁工”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人们为了尊重对方,不管他是干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的,都通通称为“老师”。此外,现代社会对人们的称谓也有一种“尊重”或“赞美”现象,例如,对于“花工”,人们尊重赞美称为“园丁”;对于修鞋匠,人们尊重赞美称为“足上美容师”;对于城市清洁工,人们尊重赞美称为“城市美容师”等等。

在英语称谓中,基本上不用职业来称谓别人。因此,中国的很多职业称谓找不到相应的英语名称。非常普遍的称呼比如张会计、刘律师等在英语中如果翻译成“Accountant Zhang, Lawyer Liu”让老外摸不着头脑。

此类差异主要反映了英国17世纪工业革命和美国的南北战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以私有制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人们崇尚个人主义,个人价值在自由竞争中的体现,强调独立精神,对于行业上没有高低之分。今天的企业老板明天倒闭可以从头再来,每个人换职业的机会也很多,也没有中国式的铁饭碗概念,每个人一生从事的职业不只一种,也就没有中国人看重的“稳定工作”。

四、泛称谓语的差异

泛称谓语也指通称谓语。所谓通称是指对社会上各界人士不分职业和职务,有时甚至不分年龄的一种称呼。在一般的社交场合,称谓语在英汉语言中也有较大差别。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第一个通称语是“同志”。它不分职务、职业、年龄和性别,使用非常方便,它体现的是一种平等、亲切的社会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交场合称呼逐步全球化,由于“同志”与同性恋有嫌,商务场合基本上不用,正式的统称“先生、小姐”或者“女士”。在英语文化中,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rs.”、“Miss”、“Sir”、“Madam”等,多用于对无头衔者或不了解其头衔者的称呼,语气正式,表达的关系不密切。“Mr.”也可以与政府官员的职衔连用,如Mr.(主席先生)或Mr.President(总统先生)。“Mrs.”用于对已婚妇女的称谓,与其丈夫的姓氏或婚后姓名连用,它和“Mr.”一样,也可以与地名,运动或职业名称连用,如Mrs.America(美国太太,已婚妇女的选美冠军)。“Sir”、“Madam”一般不与姓氏连用,它们表达的人际关系不密切,主要用于对长辈或服务行业者对客人的尊称。比如,“Sir”和“madam是人们对上级、长辈、警察、老师和顾客的尊称。

泛称也折射出社会制度与价值取向的变化。在中国甚至亚洲东方国家的封建制度下的礼仪规范强调“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准则,由此产生的诸如“卑、敝、鄙、寒”等自谦词和“尊、令、贵”等敬他词不胜枚举。现在,社会的发展使这类敬谦词的使用大为减少,多用于书面文体中。随着中西交流频繁化,“先生”、“小姐”、“夫人”乃至忽略年龄而称谓女性为“女士”的作法也广为接受。而汉语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泛化现象其实也反映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利用亲属称谓拉近彼此关系表现亲密的社会心理。

称谓是语言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称谓词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双方不同的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从以上对中西方社交称谓语异同的简要对比来看,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汉两个民族间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得失,作为英语学习者,应该尽可能的去多了解和熟悉社交语境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与效果,更有效的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许力生.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罗选民.英汉文化对比与 跨文化交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4]杨慧文.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比较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

[5]吴静.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8.

[6]刘莉.论英语称谓语的语用特征[J].甘肃科技纵横.2004.

[7]刘锦芳.从颜色词的表达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