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学校教育技术
——浅谈教育技术与企业培训

2014-10-08朱晓敬杨丽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方向培训

朱晓敬,杨丽波

(东北石油大学 计算机学院教育技术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突破学校教育技术
——浅谈教育技术与企业培训

朱晓敬,杨丽波

(东北石油大学 计算机学院教育技术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日益增多,事业单位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我国企业培训行业刚刚起步,就业空间广阔,并且企业培训与教育技术有很好的切合点,但是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完善,企业培训方向的应用相对较少,企业培训应成为教育技术应该完善的一个培养方向之一,教育技术应调整培养目标与方式,突破学校教育技术,走向企业,拓展更好的就业空间。

教育技术;企业培训;培养目标

引言:

目前我国开展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高职以上学校200余所,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些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事业单位不认可、企业单位不知道的尴尬状态,即使是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也面临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饱和、就业困难的问题。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突破学校教育技术,为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拓展出更广阔的就业空间迫在眉睫。

一、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我国教育技术专人才就业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最早在师范院校中建立学科,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师范院校中开设此专业,这就造成了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大都面向学校的情况。即使在20世纪末期很多非师范院校也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但由于办学经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方向仍以学校为主的现象延续至今。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各级学校、电教机构的技术工作人员;IT产业中教育产品开发;广播电视系统的策划等,而在各种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则非常少。

2.造成目前就业方向的原因。我国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不完善,主要集中于学校教育技术,企业培训方向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1)专业特色不明显,社会认知度不高,企业对于教育技术专业不了解。(2)学生自身对于学科认识不足,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明确。(3)专业最初源于师范院校,后来广泛发展于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之中,专业培养目标过于宽广。在稳固当前就业方向基础上,把我们的毕业生推进企业,从事企业培训、教学设计师的工作,打开更大的就业需求空间应是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的下一个重点目标。

二、企业培训前景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间竞争的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开发人力资源的有利手段就是人员培训,企业需要运用有效手段对于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企业员工培训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和管理手段,能在“投入—产出”间得到最好的平衡,已成为企业培训的新趋势。

1.企业员工素质现状。国家统计局预测,我国劳动人口峰值将在2020年到来,但大多数人的受教育水平依然偏低、学历不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劳动者中,有70%的劳动者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个水平相当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我国城镇企业在职人员1.4亿左右,这其中技术工种大约7000万,在这7000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60%,而高级工仅占3.4%,而在发达国家,高级工的比例为40%左右。一系列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企业面临生产科技含量增加、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等问题时,企业必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员工素质,员工培训问题亟待解决。

2.国内企业培训现状。我国企业培训是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一个热点领域,企业培训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认识到问题的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如操作技能、礼仪行为等方面的培训。但是,由于在企业培训设计时,培训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陈旧、质量考核和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培训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整体性的教学过程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手段,造成企业培训与其实际需要脱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培训市场需要规范,需要更科学的企业培训方法与理念。

三、教育技术与企业培训

1.教育技术应用于企业中的理论分析。想要了解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有无用武之地,我们首先应对企业培训与教育技术进行了解与比较,看看二者有无共通之处,寻找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契合点。(1)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AECT’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对于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相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创建、管理和应用,这些过程都是动态的,需要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方案、评价、修改教学方案等多环节,经过多环节的动态更新实践,最终能够使得学习者知识、技能得以提高,职业道德得以规范。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绩效是指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倾向和结果,也就是学习者的能力及其在新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对企业来说,绩效则是指该企业组织预期的、符合总体目标的业绩[1]。定义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还关注学习结果,进一步还表明通过培训来提高企业绩效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研究与应用领域。(2)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一项以改善员工工作态度和绩效为目的,以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为宗旨的活动[2]。企业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企业培训,让员工在操作技能、知识、态度等方面年有所提高与更新,使员工综合素质提高,进而提高企业效益和形象。换句话讲企业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员工学习和提高员工绩效,这个目的与教育技术的目的是相同的。一个系统完善的企业培训,需要需求分析、培训方案设计与开发、培训、评价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与教育技术的实践环节基本一致,并且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与指导。通过对于教育技术与企业培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目的、实践环节等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把教育技术引入到企业培训中,理论上是可行的。

2.教育技术应用于企业培训实践分析。理论方面,我们经过分析得出,将教育技术引入到企业培训中是具备可行性的;实践方面,已经有人开始实践将教育技术引入到企业培训中了。在国外,教育技术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广泛,在企业培训中的使用也是非常普遍的。美国是一个成功把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引入到企业培训中的国家,佛罗迪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企业培训人才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在我国,台湾地区目前这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好,但是大陆地区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目前仍主要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根据大陆地区企业培训的实际情况,把学校教育技术借鉴引入企业培训中有很大的研究与应用空间。

3.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应用具体体现。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掌握理论与技术两方面的实践能力,在技术方面主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制作、操作能力,而理论方面主要是将所学的相关理论综合应用,最终体现在教学设计上。教育技术学毕业生走上企业培训岗位后,可以从事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系统维护等工作,还可以从事企业培训体系设计、授课工作,还可以从事企业培训课程对外采购等方面的工作。

四、调整培养方案,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输送至企业培训行业

1.目前基础上,本科生进行研究方向选择。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前两年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大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自主方向选择,在现有就业方向基础上,增设如课程开发方向、培训体系设计等方向,课程开发方向的学生重点研究技术开发,进行课件、课程制作与开发方面的培养,而培训体系设计方向,则主攻教学设计方向,除了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相关内容之外,还应该加强企业培训体系方向的培养。

2.企业培训方向,重点加强教学设计、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学习,开设管理学等课程。由于企业培训与学校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别,应在现有课程结构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除了目前实施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课程,还应开设管理、经济等相关课程的选修,拓展学生企业培训视野,提高企业培训设计能力。

3.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跟踪企业培训单位或者模拟企业培训。绩效技术、知识管理等都是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的热点,但是这些内容在许多大公司当中的应用已经走到了学校的前面,它们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如果将这些先进经验引入到教育技术专业,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这个领域做得比较好的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他们围绕教育、绩效技术、培训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绩效的理念贯穿始终。

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本科生培养,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派学生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实习,技术方向的主要进行相关课程开发与维护的学习,而企业培训设计方向的学生则应该加入企业培训团队,亲自参加企业培训设计全过程,我们可以派1~3名同学作为与1名企业培训设计师的交换,让这1~3名同学到企业中共同承担企业中1名成熟企业培训师的工作,同时,将交换过来的成熟企业培训师请到学校中来,为低年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讲课,传授企业培训实践案例与经验。

五、结论

企业培训与教育技术有共同的培养目标、相似的实践环节,在就业引导培养方向、企业培训师急需的情况下,企业培训无疑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培养方向,只要适当调整培养方案与方式,企业培训方向将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1]张妮.现代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2]王荣荣.浅谈教育技术学专业向企业培训方向的发展[J].网友世界,2012,(24).

G640

A

1674-9324(2014)07-0002-03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号:12532005)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方向培训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