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4-09-30苟旺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

苟旺强

内容提要: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德育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首位,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最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断加强对学校德育的领导和德育队伍建设,丰富德育载体,努力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学校成为人才成长的温馨摇篮,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快乐天地,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特色,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 德育建设 心理健康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1、寄宿制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突出问题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几年来,学校不断探索新形式下的德育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在农村,由于家校相隔,父母与子女异地而居,家长对学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意识淡薄;再加上农村家长的文化层次悬殊,对子女监护教育方法差异较大,且存在较为普遍的不科学性,因此,使得家庭与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不一致性,学校德育任务很重。为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和谐发展,共同肩负教育责任,促成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成为学校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2、学校德育队伍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有一支以校长负总责、校委会为核心、政教处为中心、班主任为轴心的德育管理队伍,努力发挥了政教处、班主任、值周教师、宿舍管理员、学生会等的德育功能,保证了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正常有秩序的运转。目前在学校德育队伍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在德育管理中,存在“政教处在抓,班主任在管,其他人在看”的尴尬现象,学校全体教职工并未真正全部参与到德育管理中去;第二,学校建立了若干学生管理制度,基本规范了学生学习、生活行为,却未能形成规范、科学的制度体系;第三,依据《中学德育大纲》,对学生道德言行提出了很多目标要求,并装订成册,却未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炼出层进性目标管理体系;第四,结合时令和上级部门要求,开展了系列组织严密、生动有效的活动,但还有更广阔的德育空间有待开辟;第五,建立了《班主任工作评价细则》、《中学生行为规范考评细则》,但没有形成多元评价体系,没有充分体现现代德育理念,师生不能从评价中获得成功、成长的快乐;第六、建立了家访、家长会、校信通等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方式,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达成了一些教育共识,但未能构成一个多维互通互动的育人体系,而且由于操作过程简单化,有些机制的教育功能也未能充分发挥,不能很好地促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同步。

因此,鉴于以上情况,优化学校德育管理体系,有效加强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学生在校学习安心,生活开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便成了我校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3、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建设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而言,德育建设包括学生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学习与娱乐、心理与健康、个性与能力、道德与修养等,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必须有科学的管理体系,灵活的管理办法,得力的管理措施,严谨的管理过程,才能实施有效的德育管理,形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德育管理特色。

所以,鉴于我校的德育管理现状,构建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延伸,整合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教育功能,实现“全员、全面、全程”和谐育人,拓展德育空间,打造德育乐园,让学生在喜悦中良好发展,提升我校德育管理实效,创建我校德育管理的特色。此外,还要努力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意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监护教育能力,加大监护教育力度,使家庭主动与学校共同肩负教育责任。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队伍建设

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而言,德育建设包括学生的学习与娱乐、住宿与卫生、饮食与健康、心理与道德,涉及到学生成长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我校原来的德育中坚力量只有部分校委会成员、政教处、校团委和班主任,其他部门和一般教师都没有发挥应有的德育功能;对学生的教育,带有较强命令服从性质,为了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式,建立一个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的德育管理网络,就成了我校德育管理的迫切需要。我校结合实际,对德育队伍体系加强建设。一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二是强调领导带头,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有较高素质和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坚持以身作则、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公正廉明的工作作风。要求教师做的自己先做到,亲力亲为,带领部门组长或师生开展工作。在全体领导的感召下,有效促进了师德师风的建设,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三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工作管理。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落实学校管理理念和措施的纽带,“班主任工作上去了,学校的管理工作就上去了”——这是学校对班主任地位的定位,是对班主任工作重要性、艰巨性的认同。为此,学校通过各种会议,结合实际工作大力宣传班主任,树立班主任榜样,赢得全校师生对班主任价值的认同。三要强化自治导向,充分发挥团队会的作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的心理要求,我们尝试在学生中“强化自治导向”,把学生当“大人”看,相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管好自己,能协助学校和老师搞好集体建设,能胜任班务及部分校务的管理。事实证明:学生心理平衡了,作用被肯定了,管理工作积极性和行为自觉性大大提高。政教处和班主任都非常重视对这些队伍的指导帮助,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学校先向学生会、各团支部、班委会成员强调学校的管理需要他们,肯定他们对学校管理的积极作用,然后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做法,再由教师带领他们熟悉各项管理工作,指导他们正确的工作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直到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从实际效果看来,这种做法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为学校培养了一支纪律严明、文明礼貌、学习刻苦、工作肯干、能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先进队伍,为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在学生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活动育人

三年来,我校在“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德育理念指导下,本着自主性、人文性、整合性“三性”育人原则,坚持个性化、生活化、校本化的“三化”育人方法,多维互动,稳步推进育人各项工作:一是“活动育人工程”,即结合时令、节日,搭建德育素质展示平台,开展“推普”课本剧表演、创建通渭县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编撰文明礼仪沉思录、开设教师节和母亲节礼物创意杯、举办欢庆佳节演出擂台赛等活动,让学生知礼明法,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二是“阵地育人工程”,即利用校刊、黑板报、校园广播室、国旗下讲话等,为学生排忧解难,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三是“课堂育人工程”,上好班会、周会、晨会和团队课,做到学生发展有目标,行为过程有评价;四是“环境育人工程”,即保持校园明净,舒畅学生心灵,推行文明礼仪,营造温馨氛围;五是“自我育人工程”,即学生一日一查,审视自我,做好成长记录,自正其身;六是“榜样育人工程”,即树立多元榜样,如“文明学生”、“礼仪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激励学生向善比优,超越自我;七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工程”,架设家庭学校互通桥,建立家校互访,优化家教方法,促成家校教育同步协调。同时开发校外德育基地、建立校外德育组织、密切与政府、宣传、文化、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联系,争取支持,整合学校、家庭、社区三者教育功能,通过慰问、比赛、演出、讲座、调查等多种活动,建构学生德育乐园。

3、评价育人

首先,健全机制,建立三种评价体系。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遍认识到以往单纯的以制定规范,强令服从,单向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存在严重弊端,德育要改革,要创新,要建立新型的多元评价体系。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已有的评价方案,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我校对教师进行考核,进一步优化德育队伍,促进了教职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质量第一的意识。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学生的操行,从学生的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角度度,以班级为单位,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自我描述和班主任描述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并将其评价记入学生档案;同时,还把学生的关键表现及资料也记录在案。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多维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长的喜悦。

4、家校协调育人

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和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由此可见,争取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个原因,我校高度重视家庭、学校的互通机制,主要包括:

家访。我校家访主要包括走访、信访、讯访三种形式,寒暑假走访由学校集中安排,教师人人都有走访任务,平时家访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人员、形式与时间。

家长接待。我校所有工作日均接待家长,家长可以到学校找相关领导、班主任、任科教师交流信息与看法,也可走进教室和寝室,并提出建议。

利用“校信通”平台进行交流。我校班主任可利用“校信通”系统能与所有家长进行手机短信交流,班主任对学生每日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进行评价和通报,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也可借此向学校、教师提点意见或建议。这种方式能最快传递学生信息,让家长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活动动态,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家长会。我校形成了一学期一次家长会的惯例,多年的实践证明:家长会能让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方面产生互动,发挥最佳教育效果;能让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目标上达成共识,在教育方法上更趋向成熟。还可以使家长更全面了解学生,及时调整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思路;它可以消除了家长对学校的误会,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5、校社携手育人

学校与社会联合教育,能够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社会有利因素,提高社会育人功能。我校积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建立学校与宣传、文化部门的联系,与当地公安、消防、郊区等建立联系,聘请法制副校长,开展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总之,学校德育教育对一个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将对社会、学校、家庭受益非浅。但这一工作不是几个班主任或一个学校所能完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全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目前我校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同时,全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思考怎样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新路子,把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到以适应新课改的新水平。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德育建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效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GS[2013]GHB0247]

参考文献:

1、《中学德育大纲》

2、《中国教育报》

3、《德育报》

4、《初中生心理学》黄煜峰 雷雳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5、中国德育网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陇山乡苟家川学校)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第七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第一批)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