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4-09-30王飞
王飞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领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明显表现就是利益团体或利益分层日益明显。特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整体提升,一些学者要么淡化阶级意识,要么强调社会阶层概念弱化社会阶级概念,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认识当前社会状况。笔者认为,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当前社会状况进行剖析,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帮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推动了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深刻变革,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传统阶级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如何认识阶级分析理论的当代中国意义及其命运,对于我国在新时期调动各阶级阶层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关系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形成理论、阶级划分理论、阶级关系(阶级矛盾、阶级对立、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消亡理论,等等。就阶级关系理论而言,无疑,马克思是强调阶级斗争的。当然,这种强调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和社会历史根据。关于阶级斗争,马克思主要有三个观点。
第一,原始社会结束以来的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应该说,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坚持的观点。尽管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多次根据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这一观点进行修正,但也只是肯定了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斗争的史实。而这一论断也得到了人类发展史的最终验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不断的反抗和斗争,都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策略,改善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处境,并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迈进。
第二,阶级斗争源于对立阶级间的利益冲突。“旧的、还没有被排除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不知道任何基于物质利益的阶级斗争,而且根本不知道任何物质利益;生产和一切经济关系,在它那里只是被当做‘文化史的从属因素顺便提一下。”所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阶级关系的分析,从来都是通过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分析进行的。他们强调,一切阶级斗争都是“基于物质利益的”。无论是一个社会基本的两大对立阶级之间还是非直接对立的阶级之间,他们之间的斗争都源于对物质利益的争夺。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两大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经济的原因。而同样明显的是,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一样,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从物质利益入手分析阶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洞察阶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方法论,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所在。
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毋庸置疑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的这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阶级斗争是既定社会形态内社会发展的动力。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每次斗争,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统治阶级,动摇了他们的统治,迫使他们调整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迫使他们或多或少地对被压迫、被剥削阶级作出一些让步,减轻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负担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阶级结构的变化,劳动者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提高,都绝不是来自统治阶级的恩赐,而是劳动者不断斗争的结果。其次,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形态向更高一级发展的动力。迄今为止,所有社会形态的更替(除原始社会外)都是在血与火的阶级斗争中实现的。
二、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理论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科学地指明了社会的基本状况,指导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虽然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并且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能以此就认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建设发展。
当前,有的学者认为阶级分析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在形式。持这类观点的学者或是认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过时了,或是认为它已经没有必要了。杨供法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经济为标准的阶级划分和阶级分析方法既缺乏基本经济依据,在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上也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混乱;而如果按照政治思想标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阶层进行“阶级分析”,则会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且很容易被某些政治人物有意或无意地利用,当作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关晓丽则从革命形式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之前,坚持以“阶级分析为主”、“阶层分析为辅”的方法,为无产阶级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但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后,社会阶级、阶层不断分化演变,用以“阶级分析为主”的方法来分析当今中国社会,一不能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阶层结构的实际状况,二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三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还有些学者甚至认为阶级分析方法本身是一种粗线条的分析方法。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利益群体和利益集团分层日益明显,随之出现的是社会阶层理论的发展,各个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阶层进行阐述。对于阶层的划分标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界定。其中,蔡淑玲提出了八大社会分层的测量指标,分别是:经济生产变量、经济消费变量、社会变量、资讯变量、文化变量、与权利或权威有关的变量、与公民有关的变量以及上述变量之和;武俊平认为阶层的划分应根据人们在社会经济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收入方式和收人多少的综合因素,如职业、职位、权力和教育程度等;陆学艺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如此等等。“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执政党在坚持自己的阶级属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弱化阶级问题。从党的十二大开始,‘阶级及‘阶级斗争等相关概念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根据粗略的统计,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阶级概念出现40次,其中‘工人阶级出现9次,‘阶级斗争出现13次;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相应的数字是18、4、4;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相应的数字是13、5、4;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相应的数字是9、6、1;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相应的数字是7、5、0;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相应的数字是2、1、1。应当承认,学界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标准把社会群体划分为‘阶层,较之单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把社会群体划分为‘阶级,显得更为‘客观。问题在于,这种划分标准不能说明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说明客观存在的利益矛盾。占有生产资料与出卖劳动力,还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收入来源,利益矛盾在客观上是存在的。”
研究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它本身的时代性和发展性为基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自身的建立和完善是有其依据和标准的,说它是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重要方法论原因,显然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真正内涵。马克思运用“生产关系”来代替“阶级分析”,也是因为马克思联系了当时的实际,遵循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不过是方法论,它在运用时不可能不分情况地一致用“阶级分析”这个总纲,而必须把它具体化。
三、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是科学发展的方法,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既不能淡化、弱化阶级思想,也不能用阶层的理论代替阶级理论,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我国实际建设相结合。如此,既能为当前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也能提供具体方法。
(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基础在于价值观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是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深层因素,要在尊重差异中形成共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价值观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支配和调节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价值观的异质性社会,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对其他价值观具有引领、导向、决定的作用。具体到我国,就是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特征是:多元并存、新旧交替,呈现动态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吸引力受到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遭受严重挑战;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要着力增进政治共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弘扬时代精神,为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搞好典型示范,努力营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氛围;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促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在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方面的优势作用。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人一体,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志同道合,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民族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和而不同,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支撑中华民族和谐发展重要思想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文化也是促进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大力宣传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传统美德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
(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现实方法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雇主阶级、自雇阶级四大阶级并存的社会结构(在工人阶级内部,形成了管理劳动阶层、体力劳动阶层、知识劳动阶层。农民阶级内部,形成了传统小农阶层、专业户阶层。在雇主阶级内部,形成了工业雇主阶层、科技业雇主阶层、服务业雇主阶层、买办阶层。在自雇阶级内部,形成了小科技业者阶层、自由职业者阶层、小手工业者阶层、小商阶层等等);在前无古人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私营企业主阶级并非传统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并未产生一个新生的资产阶级,并未出现阶级对抗:相反,这种阶级结构,是一种全新的“阶级合作”的阶级结构,而不是传统的“阶级斗争”的阶级结构;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行阶级合作。最后需要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正确,是阶级合作成功进行的关键。阶级对抗或合作的社会基础是客观的,但社会领导阶级,尤其是其政治代表(执政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等主观行为,可以改变客观的社会基础,从而,使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改变,再使阶级对抗或阶级合作的趋势发生改变,甚至发生逆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党的领导地位巩固、党的政策正确,各阶级的利益关系就会保持在非对抗并且互补的范围内。但是,如果党的领导地位动摇、党的政策严重失误,致使社会阶级利益出现对抗,则雇主阶级就将会发展为资产阶级,改革开放就会失败,中国就真的会走上邪路。因此,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决不能使各阶级的利益矛盾从非对抗性演变为对抗性,从而使阶级合作演变为阶级斗争。
总之,虽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们已经消灭了以阶级形式出现的剥削阶级;虽然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从阶级矛盾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虽然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安居乐业,以暴力方式出现的阶级斗争已不可能,但是我们仍然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特别是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来分析社会问题。唯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王 斌,黎明艳,郭玉婷.我国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研究评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 姜怀忠.马克思主义阶级关系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本文审稿 张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