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三)
2014-09-30赵作斌
赵作斌
编者按:
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志是素质学分制。武昌理工学院在创立和践行成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素质学分制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其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集中体现素质学分制研究与探索成果的专著《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一书已出版,本文根据该书有关素质理论的内容整理而成。
摘 要:本文认为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遵循三大规律:先天遗传规律、后天开发内化规律、用进废退规律。先天遗传规律揭示了素质的形成基础;后天开发内化规律揭示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法则;用进废退规律揭示了素质的变化法则。其中,后天开发内化规律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根本规律。
关键词:素质;开发内化;用进废退;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一、先天遗传规律
先天遗传规律不是遗传学中所指的规律,在这里特指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先天遗传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先天遗传形成个体素质基础的差异。这两个方面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遗传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础和前提。遗传因素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例如,先天脑畸形者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就不能产生正常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感觉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开发科学文化素质的。又如,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难以发展绘画方面的才能;生来就聋哑的人,难以形成音乐方面的各种能力,皆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先天基础,根本不具备形成该方面素质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说先天遗传是个体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遗传因素只是为人的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一种可能,至于发展的结果如何,关键在于后天的开发内化。如很多体能和心智正常的人,最终素质平庸的比比皆是。
由于DNA 分子的多样性,从而使基因控制遗传性状的多样化,进而也造成了人的遗传因素的多样性、差异性。所以,先天遗传还形成个体素质基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遗传造就了个体生理潜质的差异,诸如人的身高、体形、音容等。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身高有70%取决于遗传,后天因素的影响只占到30%。其二,遗传形成个体智力潜质的差异。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在父母都是优秀智力的情况下,他们的子女有70%是智力优秀者;而当父母是低下智力时,大约有60%的孩子是智力低下者。由此可见,人的智力是有遗传基础的,是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父母在某些方面的天赋都有可能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潜质相对较高。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与人的智力发展有关的思维类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又如英国学者高尔顿(E·Galton)通过将名人家庭与一般家庭的成就进行对比获取相关性,得出了能力与遗传相关的结论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遗传对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其三,遗传还带来个体兴趣、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的差异。儿童早期显露出的兴趣爱好,就预示着他在这一方面有发展创造的潜质。可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之间普遍存在不同发展潜质的差异。
先天遗传形成了个体素质基础或发展潜质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体现为两大特征,即素质优势和素质缺陷。素质优势是个体相对其他人在某些方面更为突出的基础或潜质,即“高起点”,如高智商父母所生的“天才儿童”往往在智力发展上有明显的优势。先天遗传形成的素质缺陷,即先天生理缺陷,如盲、聋、哑等。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是我们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
二、后天开发内化规律
人的素质虽以先天遗传为基础,但终究是后天开发内化形成的。没有后天开发内化,不可能形成人的素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古埃及国王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出生不久的婴儿与外界隔离,不让其与任何人接触,不对其做任何的教育和训练,只提供其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若干年后这个孩子仅有吃和性的本能,而不具备正常人的思维和能力。这个实验表明,没有后天开发内化,人的先天遗传的基础最终只能是一种潜质。笔者认为,素质是在先天潜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而形成的。
主体素质的高低与其开发内化程度正相关,这就是素质的后天开发内化规律。
这个规律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一)系统学习内化
系统学习是指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一系列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教育、自主学习和系统训练三种形式,其中尤以接受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系统学习对于观念形成、品格塑造、知识运用、能力提高、方法掌握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它是个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持续时间最长的培育人的活动。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有完善的教育设施,有专门的教师,有系统化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有比较完善的评价机制等。同时,学校教育持续时间最长,贯穿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甚至博士教育,这段时期正好是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当然,在已有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基础上,系统学习还应该是或主要是个体的一种积极探求、主动努力的过程。只有个体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即“内化学习”,才能学有所得,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或主体机械式的死记硬背的学习,即“非内化学习”,对素质形成的作用甚微,甚至毫无作用。科学知识必须经过主体的记忆、理解、会运用才能内化为其素质。孤立、僵化地堆积知识,最终只能是还给书本、还给老师,而不能内化为知识素质。
除学校教育外,在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成为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系统学习内化的必由之路。
系统训练是系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系统训练是指主体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的各种特别训练,尤其对技能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特定素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径。
技能不同于知识。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知识属于数据结构,由“是什么”和“为什么”组成,而技能属于程序结构,由“如何做”组成。因而技能通常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而必须通过切实的训练和练习才能形成。技能的学习一般需经历分解模仿、整体掌握和协调熟练三个阶段。在学习某种技能的初级阶段,总是先观察范例或接受指导,然后进行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就不仅能掌握个别和局部步骤,而且对各个单一部分之间的结构和顺序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这样,就可以开始把各个局部动作和步骤联系起来,初步完成连续的技能动作和程序,进入整体掌握阶段。再经过不断练习以达到协调熟练地掌握该技能。各行各业的职业人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职业技能,他们的专业、职业技能都是通过严密而系统的训练获得的。例如军人、运动员、杂技演员等。
(二)实践经验内化
实践经验内化是指主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阅历,积累经验,形成与发展素质的必然过程。
实践是人的认识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出经验,实践出真知。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凡事动手做才能培养动手能力,熟才能生巧。实践是人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的必然途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也就是说个体在实践经历之后,尤其在经受挫折、总结经验教训之后使自己的智慧得以增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经验内化是主体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环境同化
环境同化是指置身于一定环境中的主体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感染、熏陶,随后对其进行模仿表现出趋同的行为方式,进而逐渐实现思想、观念、意识和文化心理积淀等,最终发展成稳定的素质的过程。我国素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荀子曰:“麻生蓬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都说明环境对于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同化是主体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素质的过程,环境同化是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环境是指人所处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生活和活动场所的状况,主要为人的实践提供自然条件,它除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身体素质外,还可以影响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等。“环境同化”中的环境更多指的是社会环境,因为社会环境较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要大得多。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意识形态等等,它们对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产生经常的、广泛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家庭、学校和工作单位、社会大环境,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同化作用最大。在家庭中,父母是儿童启蒙的老师,其言谈举止及家庭氛围的同化作用,直接影响儿童素质形成和发展。在工作单位,领导知人善任,同事团结友善,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对个体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极为有利。社会舆论、社会风气、意识形态、各种传媒对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更加深远。
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工作,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感染、暗示、熏陶,或对其进行模仿,逐渐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形成新的意识和文化心理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这正是环境同化的作用。环境同化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它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然而,环境中既有“芝兰之室”,也有“鲍鱼之肆”,环境同化既有积极的同化,也有消极的同化,受不同环境同化的影响可能导致个体发展方向的迥异。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积极创设好的环境,营造“芝兰之室”,以期实现正向的、积极的环境同化。环境是德育之根本,没有相适应的环境,德育是苍白的甚至无效的。学校教育就是一个相对净化的环境,通过教师的为人师表、科学文化知识的洗礼、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染缸”,个体应当在主动适应环境、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的同时积极改造环境,学会在恶劣环境中磨练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四)自我修炼内化
自我修炼是指主体有意识进行的一切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思考与行为,主要表现为内省和反思两种形式。《论语》中记载的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自我修炼方式,说明内省、反思等自我修炼方式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自我修炼内化为形成观念、品格、知识、能力、方法等素质所必须。不进行自我修炼,不可能达到人的素质的高境界,因而自我修炼内化是人的素质达到最高境界的升华途径。
内省、反思来自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通过有意识地反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我是怎样做的”、“哪里出了问题”、“我应该怎么改进”,反复思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进而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以此来反省自我,调整心态,修炼品格,提升品位等。
自我修炼首先表现为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以勤于思考、勇于洗脑、不断改进为特征,独立思考是自我修炼的关键。
综上所述,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不外乎以上四种途径。其中系统学习内化是基本途径,实践经验内化是重要途径,环境内化是必要途径,自我修炼内化是升华途径。
三、用进废退规律
“用进废退”,最早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是指“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我们将其引申到人的素质领域,是指主体单项素质,你越使用,它就会越发展,久不使用,它就会逐步退化甚至消失,主体的单项素质的发展程度与该素质的功用发挥程度正相关。正所谓“脑子越用越灵”、“不用生锈”。
素质的发展变化遵循“用进废退”的基本法则。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人的言行是经过其心理状态这一“中间变量”而建立起来的外部“刺激”与机体“反应”之间的联结。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的联结会得到复现强化而形成稳固的心理结构,而令人不快的后果则会驱使机体采取规避行为,使联结趋向减退或消失。所以,主体的素质越是使用越有成就感,这种令人满意的效果反过来又会强化和提升主体的素质。例如,善作学问的学者潜心研究、不断进取,学问越做越深,越来越有造诣,学术素质就越高。人们的手艺学了不用,时间一久就忘却了。又如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和驾驭能力,如果一门语言你久不用它就会变得生疏甚至遗忘。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一般母语能力较强,而外语相对较难学习与掌握的原因。一个钢琴演奏者或者一个小提琴演奏者坚持练习和表演,其手指的灵活程度以及和大脑的配合方式,都会达到较高的境界。王安石《伤仲永》说明,即使是天才,不注重继续学习和修炼,其才能总有一天会退去,终将一事无成。只有持续积淀、运用和发挥,已有的素质才能不断提升;反之,将会退化甚至消失。
综上所述,先天遗传规律揭示了素质的形成基础;后天开发内化规律揭示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法则;用进废退规律揭示了素质的变化法则。其中,后天开发内化规律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根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