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研究
2014-09-29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7)
近年来,高校的急剧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和基础设施不足。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了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政府只是宏观调控者,计划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财政拨款的高校资金运作已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方式。基建规模扩大,政府投入的资金已不能满足需求。各个高校开始向银行大规模举债,为了偿还贷款,一些学校不惜提高学费,降低录取分数。由于债务问题,很多高校的信用评级大幅度下降。
一、高等教育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宏观方面
1.政府投入不足。按照《高等教育法》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责任保证公办高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虽然我国对教育的政府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高校发展过快,仍然无法弥补资金缺口。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2 88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93%,比上年的3.65%增加了0.28个百分点。但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偏低,结构也不尽合理。为了解决资金紧张问题,部分高校开始向银行大量举债,并热衷于圈地和参与大学城建设。据审计署公布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全国1 164所地方所属的普通高校负债2 634.98亿元。负债扩张在积累了资产的同时也积累了风险。高校一旦出现资不抵债、投资收益率低于资金成本的时间价值,将出现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2.银行贷款机制。商业银行是盈利性机构,一定会选择优质客户。高校属于国有公办事业单位,如果无法按期还贷,也一定会有政府为其买单。因此,正是怀着这种侥幸心理,当高校提出贷款申请时,很少有银行进行科学的投资收益评估,考虑高校的偿还能力。银行不对高校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分,不按章办事,贷款机制存在问题。高校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背负了巨额债务。但它本身是非营利机构,除了国家财政拨款,收取的学杂费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高校正常的资金运作。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再次向银行贷款。如此周而复始,不仅给银行带来大量不良贷款,造成财务危机,也使高校的财务风险加剧,陷入一种尴尬境地。
(二)微观方面
1.扩招引发过度负债。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大规模扩招已成为我国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同时又为未来经济发展储备了更多的人力资源。但是更多的学生就意味着更多的教学场所、活动场地、学生宿舍、教师资源,学校必须举债加大在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投入,以解决日益增加的学生教学和生活需求。学校的大部分贷款都用于这些建设,而这些资金的投入形成了高校的固定资产,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陆续带来现金流量,因此形成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2.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表现在缺乏有效的形式和有效的方法。国家通过高等教育改革确立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就是为了能够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相应地,高校也有了其他的一些自主权,其中就包括自主管理、使用各种财产和经费。而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是直线职能制,权力过于集中,高校的资金安排主要听从管理者的决策,而一些相关领导人缺乏专业知识,盲目投资一些项目,过于乐观的评价未来的经济收益,所贷资金超过实际还贷能力,使我国的高校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3.管理层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和风险意识。在有效的控制环境中,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促进业务流程的有效进行。高校领导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且对财务危机发生前的种种征兆重视不够,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高校财务活动资金来源由国家统一供给,资金的运用按国家预算体制进行,年终进行决算,正是由于这种资金运作模式,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导致了高校领导层风险责任意识不强,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二、指标体系设置及模型建立
(一)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反映了高校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比率越高,高校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高;反之,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反映了高校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指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但是该比率也非越高越好,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会降低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于高校而言,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金融资产投资、短期存款等;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各种应交税费等。
3.现金比率=(现金+短期银行存款+短期金融资产+招生指标)/流动负债,是高校的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可以反映高校的直接偿付能力,因为现金是高校偿还债务的最终手段,因而,现金比率高,说明高校的偿还债务能力强;但过高又意味着高校的资产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现金类资产获利能力低,这类资产金额太高会导致企业机会成本增加。高校的现金类资产包括现金、短期银行存款、短期金融资产、招生指标等。
(二)营运能力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事业单位收入/资产平均总额;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可用来分析高校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比率越高,每单位资产产生的事业单位收入越高,产生的效益越大。
2.高校年度收入支出比=年度收入总额/年度支出总额,该比率反映了高校每一元支出有多少收入作保障,是衡量高校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时也反映高校的办学效益以及高校对总经费的运作把握程度。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自我支付能力越强,相对来说筹资风险越小,财务风险也越小。
3.自给收入率=自给收入/总收入;自给收入=总收入-财政拨款,该指标反映了高校筹资能力的强弱和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该指标越强,表明高校的独立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强,财务风险越小。
(三)发展能力分析
1.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反映了高校资产增长的速度,是衡量高校资产规模变动和成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2.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总值×100%,是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反映了高校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表明高校的运营条件相对较好;反之,则表明高校固定资产较旧,须投资进行维护和更新,运营条件相对较差。
(四)设置评价体系
本文依据上述几个财务指标以及各个指标对财务的影响程度,构建财务预警模型进行财务风险防范。首先,以行业平均值作为标准值和参照物,根据下式来计算每个指标偏离平均值的水平:
根据每个指标偏离平均值的水平,设置预警值(ai),0为无风险预警,1为轻微型预警,2为一般型预警,3为中等型预警,4为严重性预警。
表1 财务指标预警值评价标准
据此可以根据预警值(ai)计算每个高校的财务风险,模型为:
其中,R为财务风险水平,bi为每个指标的权重,根据它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对自己财务风险影响较大的指标来计算。
下面以天津某高校为例,计算财务风险水平。
表2 天津某高校财务指标预警值及财务风险水平
该高校的财务风险水平为1.05,有一定的财务风险,但问题不大。自给收入率偏低,对财政拨款依赖性高,该高校应拓宽筹资渠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经费来源,降低财务风险。
三、高等教育财务风险的解决方法
(一)发挥内外部结合审计监督作用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高校资金运用的监管,保证资金运用的合理。促使高校内部各部门正确运用自身的监督权力,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经济监督网络。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权力运行监督,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使各级领导承担起财务安全与风险控制的责任。同时高校内部也要建立相应的审计监督制度,做到资金运用的公开透明。
(二)加强贷款管理,有效防范贷款风险
对于高校自身,要加强内部管理,首先,要重视学费的欠缴问题,下功夫解决;其次,要多争取科研课题和经费,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不能只依靠贷款。对银行而言,高校贷款的制度要完善,不要认为高校是优质客户,可以无限制贷款。在贷款给高校的同时,一定要审核其还款能力,不要盲目追求业绩,造成银行的坏账,影响所有者权益。
(三)适度控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速度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速度超前,从3.2%到17%只用了18年时间,但是经济发展却没有如此快的速度,因此无法给高校提供充足的资金供其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客观上已造成了高等教育的财政危机和高校财务风险,同时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整体下移,冲击了精英教育。适度控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速度,不仅能缓解高校面临的大规模兴建教学设施的困境,减少资金的使用;而且能使高校将注意力放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上,提高我国的人才素质。
(四)拓宽经费筹资渠道
不要仅仅依靠国家的投入和学生的学费支持学校运营,要通过各种渠道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比如可以发放教育债、建立教育基金、筹集善款等市场方式来解决学校的资金问题。
(五)引进多方办学,完善高等教育经费分担机制
我国现在还是以公办高校为主,少数民办大学由于资金的限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各个方面设施都跟不上,生源少。在国外,民办教育才是国家教育的重心,我们需要引进多方办学,探索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建立股份制高校,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完善高等教育经费分担机制。
(六)引进财务人才
会计基础工作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信息和依据,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因此引进财务人才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合格的财务人员可以合理运用资金,提高高校的资金运用率,降低高等教育的财务风险。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