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
2014-09-29青岛理工大学山东青岛266520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青岛 2665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愈来愈繁杂。如果缺乏健康有效的内部审计,企业的安全有效运转将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内部审计对于改善企业的治理机制举足轻重。但是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无法直接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因为它更多的体现为一种间接效应。本文尝试在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中运用平衡计分卡,通过多维度的绩效评价达到引导内部审计的目的。
一、我国企业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完善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企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评价只是例行公事,有些只是为了形式上的考核而评价,这不仅不能准确反映内部审计发挥的效用,反而会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出现方向性错误。具体来说,首先,现行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缺乏战略性,没有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只是着眼于短期利益,无法发挥绩效评价对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引导作用。其次,当前的绩效评价缺乏动态性。由于企业必须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业务流程以及运营能力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而当前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缺乏应变性,无法及时反应。最后,当前的绩效评价方式具有片面性。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只反映了关于短期绩效、财务指标等信息,无法全方位地反映内部审计的绩效,因此我们必须构建有效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二、平衡计分卡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
平衡计分卡是1992年由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和诺朗诺顿研究院总裁诺顿提出的一种绩效评价方法,它是一种战略执行工具,以结果为导向来组织、落实和协调管理公司内部活动,将目标分解落实到个人以形成一种责任制,是一种良好的持续评价和改进绩效工具。平衡计分卡认为应该从财务、客户、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这四个角度将企业的战略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这是一种全新的绩效管理体系。在对内部审计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平衡计分卡具有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理念与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要求具有一致性。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一个业务中心,它的职能要求多样化,需要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兼顾多方的平衡。而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恰好可以达到内部审计部门关于全方位平衡的目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将本部门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可以用指标进行量化的具体行动,不断改善企业内部审计业务流程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得以发展,从而间接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满足董事会、管理层及外部审计师的期望,实现公司保值增值的目标。从这个角度上看,内部审计部门职能要求与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和表现完全吻合。
(二)通过平衡计分卡可以使企业目标与内部审计部门目标达成一致。作为一个化战略为行动的工具,平衡计分卡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有可行性、具体性的目标,将这些目标与内部审计部门的行为连接起来,通过这些具体目标的逐步实现,继而使得二者的目标达成一致,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内部审计部门业绩的衡量单纯依靠财务指标难以有效准确的评价,就需要一种能够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果和过程等,且能够兼顾部门战略及组织战略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升其部门绩效。平衡计分卡克服了传统业绩评价方法注重财务指标的缺陷,克服了短期化行为,使各部门与组织整体目标保持一致,有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只要将本部门的战略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挂钩,就可使内部审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组织的整体战略、部门的战略目标、部门工作计划、关键绩效指标以及自己的具体业务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与组织整体的战略目标达成一致。
(三)平衡计分卡评价的准确性可以满足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要求。内部审计的投入与别的生产部门不同,衡量非常困难。平衡计分卡以企业的战略和使命为中心,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几个角度分别根据其特有的战略性设计指标,以达到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进行全方位评价的目的。通过战略目标的导向性,既能避免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例行性,例如为了评价而评价等,又能将战略变成具体的可行行为,增加评价行为的可行性,从而达到更好地引导内部审计的目的。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它是组织通过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几个维度将组织的战略性行为与其具体行动联系起来,并将组织的战略层次分解,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随时感受到来自组织战略的压力,使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但是我们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并修正才能运用到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
(一)财务维度绩效评价指标。由于内部审计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进而无法衡量其对组织创造的直接价值,因此财务指标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中不能发挥其原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内部审计部门减少的成本和创造的价值,包括内部审计成本的使用情况、经费的增长率以及通过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对企业经济损失的降低程度。但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指标的选择应该有所偏重,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文化、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内部审计的特征等。
(二)客户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内部审计部门的客户主要有审计委员会/董事会、高层管理者/各部门负责人、外部审计师等。内部审计能够通过确认和咨询两项服务对企业的风险控制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公司的治理进行评价和改进,进一步增加企业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这一维度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客户”对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满意度、对审计建议执行的比例及对风险的关注等。
(三)内部审计业务流程指标。内部审计的流程关系到内部审计活动的效率,并且影响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良好的内部审计流程能够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提高外部审计部门引用的频次,降低审计成本,把实现战略目标付诸实践,并满足服务对象的期望和实现股东的价值。这一维度的指标体系关注的是流程改进的次数,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的数量,主要体现的是内部审计流程的改进及营运效率。
(四)学习与成长维度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结构、个人能力等,是其他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也是实现内部审计部门战略及实现增值目标的基础因素。这一维度指标体系关注的是以人为中心,包括审计人员的创新与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等。
各维度的主要指标如表1所示。这四个维度是彼此联系、彼此渗透的,财务维度是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外部审计师比较关注的,财务维度能否取得一个较好的结果又与内部审计的流程是分不开的,而企业要想改善内部审计业务流程质量又需要培养员工并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关系到内部审计的创新与成长维度,必须持续关注。
表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四个维度指标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实施
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的实施者应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报告层,如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财务经理等。对企业内部审计进行绩效评价时,首先应该建立一个以“战略”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内部审计部门目标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行动达成一致,目标的一致性会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更加明确自己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其次,应该建立有企业特色的指标体系。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具有共性,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企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运用平衡计分卡,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最后,企业可以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在企业每一个发展阶段,董事会、总经理等高级管理层都会制定适应于本企业的企业发展战略的绩效评价,而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根据此战略绩效评价制定出本部门的绩效评价,引导本部门与企业总发展战略相一致,实现一个“自上而下”的战略管理体系。
综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它的职能范围从最初的查错防止舞弊发展到如今的企业管理的价值增值评价,其目标一直是为高效率、高效益的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达到企业保值增值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是衡量内部审计是否发挥作用以及对企业贡献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到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审计流程及学习与创新四个维度来评价内部审计绩效,进而建立了系统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