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幼师生职业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4-09-29周刚苗宇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幼师幼儿教师师生

周刚 苗宇

健康的身体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幼师生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完成好学业,才能够胜任将来繁琐、沉重的幼儿教师工作。另外,在当今幼儿园课程综合化趋势的影响之下,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具备幼儿园各领域的教学能力,幼儿园体育教学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幼师生还应该掌握基本的生理发展知识、基本的运动规律以及组织和实施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幼师生体育教学应从幼师生的学习、工作需要出发,调整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计划。

一、拓展幼师生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

幼师生体育教学目标应在原有的基础目标上进行拓展,在培养幼师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同时提升幼师生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因此,幼师生的体育教学目标应包括基本目标和拓展目标两部分。

幼师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幼师学生在掌握系统科学的体育运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从而为幼师生的在校学习和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基础。

幼师体育教学的拓展目标应是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向幼师生传授体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与规律,并在促使其理解、掌握、运用的基础上,能自觉地将其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方面的知识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领悟和掌握幼儿体育教学应遵循的教学规律与原则、组织与实施方法等。

二、丰富幼师生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一)优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运动量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的女生基本上属于青年初期阶段,青春期的女性特征已经形成,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肌肉力量较差,相对力量下降,但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好,艺术感、韵律感强。大多数女生比较害羞、胆小,同时又爱面子、自尊心强、易闹情绪,而且不太喜欢大运动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针对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合理安排基本教材的前提下,多开展一些实用性强、趣味性浓、适应女生特点的内容,如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都对她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她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使自己保持健美的身材,塑造形体美、姿态美以及高雅的气质。

另外,舞蹈和体操在幼儿园运用十分广泛,这些课程的学习经验有利于促进幼师生舞蹈专业课的迁移。只有幼师生自己熟练地驾驭这些内容才能够将舞蹈、体操当中蕴含的美感恰当地传递给幼儿,让幼儿能从教师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美感教育。

(二)强化幼师生创编幼儿体操、组织幼儿体育游戏的知识与技能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开展早操、户外活动、亲子活动等都将体操作为重要的活动内容,幼儿教师应具备创编适应幼儿年龄特点、形式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的幼儿体操。为此,教师可以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适合幼儿的体操类型:例如轻器械操、徒手操的特点、创编原则和活动注意事项等,并创造条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鼓励学生将这些基本理论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在实际运用中找出问题,不断反思、改进,保证学生创编的体操具备适应性、适宜性、趣味性。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也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教师应尽量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从熟悉体育游戏的玩法,到理解、掌握体育游戏的基本结构再到模仿、尝试自己创编体育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将自己创编的体育游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逐步提升体育游戏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请幼儿园老师讲解、组织学生见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幼儿园教师组织体育游戏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幼儿园体育教学能力。

(三)增加体育卫生安全与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保证幼儿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在体育活动中通常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沉浸在兴奋和快乐的氛围中,加上幼儿对危险的预见和防范能力较差,所以体育活动中幼儿发生受伤等意外事件的概率较高。因此,很多幼儿园压缩幼儿体育活动的时间,甚至不开设幼儿体育活动,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作为未来的幼师,幼师生应具备保护幼儿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体育卫生安全与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受伤后的应急措施,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在组织体育活动中避免危险、指导幼儿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第二,组织、指导学生学会排查体育活动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能够制定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幼师体育教学应在这两方面承担起重要的教育与培训责任,以培养幼师学生将来勇敢面对和积极应对幼儿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卫生保健与安全问题的职业素养。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在幼师体育教学中,应多采用游戏法、竞赛法、情境创设法等可以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又能够提高幼师体育教学的适用性。但是,教学方法的使用决不能只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忽略了幼师体育教学的宗旨和基本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和高超的体育教学技巧,综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幼师生体育教学的功效性、兴趣性、实用性融为一体。例如,教师可以把技术性高、强度大的跑、跳、投等项目练习转化为健身跑、健身跳、趣味投等运动项目,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情境创设加入竞赛、游戏的元素,并在学生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设定新目标、创造新玩法、创编新游戏,这样就保证幼师体育教学基本目标和拓展目标的同步实现。

三、发挥幼师生体育教学的附加功能

(一)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幼师生的意志品质

幼儿教师工作繁琐、劳累,当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都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如果幼师生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即使拥有再高的能力,也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幼师生以女生居多,处于青春期的女性大多比较细腻、敏感、胆小、容易情绪化、遇事容易退缩、坚持性差;近些年由于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很多女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怕困难、不肯吃苦。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促进幼师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还要注意培养其坚毅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最终形成顽强、勇敢、团结、向上的体育精神,使其身心素质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

近几年来,几起敏感事件的发生导致了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师的诸多批评和指责,同时也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强烈关注。幼儿教师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脑力的工作,工作任务重、安全压力大使教师们每天神经紧绷,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导致很多教师都出现了易怒、幻听、焦虑、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地疏导和排解,一直积累下去最终会导致爆发,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幼师体育教学在积极探索适合幼师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还应将体育活动对幼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考虑在内,使其具备活泼开朗、合群乐观的个性倾向,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而全面的健康概念,为她们以后能够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职业能力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3﹚.

[2]谭蕾.幼儿园体育教学应加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1999﹙3﹚.

[3]曲宗湖等.学校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幼师幼儿教师师生
男幼师荒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