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风险评估与监管对策研究

2014-09-28许海霞许宇彤

2014年22期
关键词:影子银行发展路径风险管理

许海霞 许宇彤

摘要: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系统中争论一直众说纷纭,而伴随着最近的钱荒事件影子银行这把“双刃剑”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和现在出发, 分析中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风险,并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治理机制和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影子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路径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

由于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组成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区别,因此各国之间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定义。在中国,由于直接融资渠道匮乏,银行利率自由化尚未完成,影子银行更多的是以信托、财务公司、小贷公司、民间集资等银行贷款的替代品的形式出现。

目前关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众说纷纭。按照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广义定义,摩根大通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总计约36万亿元,占当年GDP的69%和银行总资产的27%。需注明的是,该计算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活动,比大部分国家使用的定义更宽泛,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计算。

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影子银行规模占GDP的比例为111%。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角度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仍然较小。而且从业务看,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从事的主要是类似于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活动,与资本市场的结合仍然远远不足。

相对而言,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在过去几年中过快的发展速度更值得警惕。摩根大通研究报告估算,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在2010至2012年短短两年内几乎翻了一番。其中,信托贷款和理财产品的发展尤其惊人。而这背后的驱动力之一是监管层对于银行对于信贷投放的管制,导致银行的表外业务和非银行融资的快速扩张。这是目前关注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一个焦点。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

中国影子銀行体系最初是是金融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双轨制方案,或金融创新。以信托和理财产品为例,它们的兴起主要是为了规避银行业的利率管制。信托贷款作为银行信贷的一种补充,其利率水平市场化的程度更高。同样,理财产品的出现是应对存款利率管制下的一种金融创新,其利率更好地反映市场化后可能的存款利率水平。

影子银行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在对影子银行的正面作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应重视其快速发展下出现的各种风险。

最近的钱荒现象掀开了影子银行业务的流动性风险。以理财产品为例,“借短放长”的做法实际上与银行十分相似。但是,在管理方面,理财产品并没有与银行体系类似的风险管理的要求,导致期限不匹配的现象明显。最近的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的飙升,对那些依赖银行间市场低成本资金解决短期资金缺口的中小银行无疑敲响了警钟。

理财产品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一旦出现投资损失,银行是否应对其出售的理财产品提供补偿。虽然从法律层面看,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大部分理财产品是非保本的。但是,香港雷曼债券的法律纠纷所显示的,一旦投资失败,投资者往往会以恶意销售或信息披露不足各种理由要求银行予以偿付。在政治上求稳的大环境下,以及出于银行声誉方面的考虑,中国的银行很难从理财产品违约中全身而退。从实际操作而言,在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银行很难做到完全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而即使银行进行了风险提示,个人投资者恐怕也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但是,在各类风险中,最主要的是影子银行业务隐含的信贷风险。由于影子银行业务相对不透明,很难对其信贷风险水平作出合理的评估。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判断其信贷业务的风险要高于银行贷款。从信贷的流向来看,影子银行相当一部分流向了由于监管原因而无法从银行体系融资的借款方,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商(其实就是监管套利)。所以,监管当局如果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没有系统性风险,那么与他们最近几年在银行体系内的贷款投向限制政策是自相矛盾的。

三、解决影子银行风险的对策

要解决目前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需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从影子银行体系本身入手提高业务透明度、加强风险管理。中国非银行融资(除民间集资外)尽管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监管。但是,监管方面的要求,尤其是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远远滞后于市场的发展。提高业务的透明度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是监管层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在市场发展本身,应该允许产品违约。地方政府的不当介入只会弱化市场本身的自律机制,也会加剧投资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一个没有违约的投资产品,只会助长无风险的市场套利行为,增加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二是,推进利率自由化,消除系统风险。利率自由化如果能够加速推进,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目前影子银行中的一些系统性风险。这里所说的利率自由化的完成不仅包括取消存贷款利率的管制,而且包括取消对银行体系的信贷额度控制和贷款投向管制(改用各种监管指标的管理)。如果实现了这一目标,目前部分基于监管套利为主要目的的影子银行业务,如几年前的银信合作、最近的银证合作、银保合作等通道业务基本上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其所涉及的金融套利行为及其带来的风险会从根本上消除。

四、总结

关注和解决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并不意味着坚决打压影子银行,而利率自由化的完成也并不意味着影子银行业务的消亡。相反,金融改革的推进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非银行融资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在业务模式和形式上可能会出现根本的变化(如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专业化和与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新的监管套利行为可能仍然会发生,新的特征的系统性风险也会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影子银行的关注仅仅是个开始。(作者单位:1.云南大学经济学院;2.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剑,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12(8).

[2]周莉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国际金融研究.2012(1).

[3]李向前,诸葛瑞英,黄盼盼.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2013(5).

[4]徐军辉.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财经科学,2013,(2)

[5]蒋冠,霍强.中国影子银行的作用机制及治理路径——基于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资产优化的视角[J].新金融.2013(8).

猜你喜欢

影子银行发展路径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影子银行规模扩张的原因及相关建议研究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