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孝文化的变迁及其价值
2014-09-28牛玉欣
牛玉欣
摘要:孝文化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面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转型,孝文化也在社会移风易俗中发生着变迁。当代社会孝意识淡薄、孝行为缺失、养老问题凸显,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传承优秀孝文化,构建一种顺应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的孝道理论。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变迁;原因;当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
最初的孝是指家庭关系中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尊敬,包括物质上的养和精神上的敬两个方面,随着历史的演进,孝又被赋予了政治内涵——忠君护国,成为封建社会维护宗法等级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准则。中国孝文化是关于孝的物质与意识的综合,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1]中国传统孝文化根植于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它涵盖了善事父母、尊敬祖宗、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报效国家这些先进理念,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封建社会的负面表征。例如“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愚孝思想,虚伪封建的门第观念,“存天理,灭人欲”对人的主体性的桎梏和扼杀等等。
中国传统孝文化经了先秦时期的形成和确立、两汉时期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清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
二、近代以来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演变历程可以看成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史的缩影。传统孝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它具有的封建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使其在近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清朝末期,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不断扩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亡图存运动应运而起;欧风美雨、西方思潮的冲击、封建政体的寿终正寝、民主共和思想的深入人心;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一大批文化先驱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性的角度对包括传统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猛烈的批判。
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旗手们认为传统孝文化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是限制个人自由发展的枷锁,对其进行了破天荒地严厉的抨击。如陈独秀在《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中讲到:“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忠、孝、节三样旧道德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其危害在于:“一曰损害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一曰窒碍个人意志之自由;一曰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利;一曰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之生产力”[2]P36-37五四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性和愚民性。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人凭借“先天下之忧而忧”情怀冲破了封建家族的桎梏,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大家,为民族尽其大孝。儒家思想中的重义轻利、忠孝、奉献精神是团结中国人民奋勇抗击日寇的强大精神武器。此时的孝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的重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传统孝文化更是日渐衰微,其主流价值观的地位不复存在。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瓦解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势力,随后党内“左”的错误盛行,“破四旧”的渐行深入,文革期间青年政治运动盛行,中华传统文化受到毁灭性打击,人们往往谈“孝”色变,“孝”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改革开放以来,孝文化已从政治和社会领域逐渐退出而转化为一种调节亲子关系的家庭伦理准则。新时期,我国注重对传统孝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但是,孝意识淡薄、孝行为缺失仍屡见不鲜。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经济的发展反而带来了亲情的没落;中西文化水乳交融反而冲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被遗弃;知识更新的加速和计划生育的实施使长辈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发生动摇。重幼轻老、啃老、虐老、空巢老人已不是个别现象。
三、孝文化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一,宏观社会因素。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迁决定了文化的变迁。封建专制制度的土崩瓦解,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宗亲等级观念逐渐淡化,传统孝文化中糟粕得到严厉批判,当然也不可否认其中的矫枉过正。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物质感官享受,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的蚁族、鼠族、农民工来说,常回家看看只不过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近代以来欧风美雨的侵入,中西文化的交融,娱乐方式的代际差异,某种程度上湮没了传统孝文化中的精华。新时期的教育倡导人的自由发展,但是教育体制和内容的偏颇使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较好的传承,反而出现了伦理道德滑坡。
第二,中观家庭因素。辛亥革命以来,传统的家庭结构逐渐解体,向小家庭演变。随着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发展,传统固定的生活模式被打破,传统的生产经验和土地支配权的地位不再凸显,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改变,长辈的权威逐渐淡化,随之而来的是长辈对小辈的约束降低,家庭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提升。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独生子女增多,独立性较差,啃老现象长发。“四二一”家庭模式子女生活压力增大,重物质轻精神,重幼轻老,使老人在家庭生活中缺乏温情关怀。现代化带来了利益诉求的改变,价值观念与生活习惯等慢慢发生变化,子女与父母的分歧越来越大,代沟越来越深。当代家庭教育中,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这些都削弱了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功能,不利于孝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三,微观个体因素。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生,人往往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亲老、爱老、敬老观念弱化,子女侵犯老人财产权、人身权现象时有发生,老人则往往因为面子问题或缺乏维权意识而保持沉默。受到西方思想的同化和异化,青年一代往往求新求变,追求时髦的新事物,与长辈的观念格格不入,矛盾升级。计划生育的实行使独生子女增多,往往把过多的经历放在下一代的培养,甚至让家长老人承担照顾子孙两代的责任,缺乏对老人的人伦温情。改革中人们对于利益诉求的急切使忙碌的打工一族难以常回家看看。对于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甚至事业有成的白领而言,难以在父母身边尽孝不仅是因为回家的路途遥远,不仅仅因为一票难求,真正的问题,是那份工作和薪水。
四、审视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近代以来对孝文化的批判与弘扬并存,但从整体上看孝文化遭到的批判更为激烈,孝文化的主流意识地位已日渐衰微。孝意识淡薄、孝行为缺失引人深省。当代,重新审视孝文化的时代价值,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利于缓解家庭养老矛盾,“善事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观念的深入人心可以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第二,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将家庭伦理提升为社会伦理,有利于将社会意识外化为社会行动,推动全社会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3]
第三,弘扬孝文化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抹乡愁连接着两岸三地、华人华侨,台湾同胞不远万里回乡祭祖正是对孝文化的自觉追随。孝文化的弘扬有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李翔.試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05)
[3]徐文,李贞.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在当代的困境和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