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理论与文学:对《傲慢与偏见》的顺应性解构
2014-09-28袁鹏凯
袁鹏凯
摘要:自顺应论于1987年被Verschueren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广泛应用。本文通过顺应理论框架内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意识突显四个视角解读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向读者展现作品主题的同时,再次证明了顺应论解释文学作品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顺应理论;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
一、 引言
从传统角度上讲,语用学被认为是与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以及语义学并列的同等学科,当然,这种观点源于深受形式主义影响的英美研究传统。而在功能主义影响下的欧洲大陆研究传统中,它属于跨学科的范畴,即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同类。这种对语用学模糊宽泛的界定,加之从开始被冠以“垃圾桶”之称,走出困境,突破瓶颈便是语用学研究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 顺应理论
在Verschueren看来,语用学既不是完全隶属于语言学的分支,也并非单纯的对跨学科研究的统筹,而是“对在行为方式上与语言使用有关的语言现象作认知、社会、文化上的综观”[1](Verschueren, 1999: 7)。由于受到生物科学中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启示,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2](Verschueren, 1999: 55-56),这种选择可能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面。发话者和受话者都须各自在话语产生与话语理解上做出选择,进而促使交际活动的进行。“与语言选择‘形影不离的是语言的顺应。选择与顺应是辩证的统一。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和结果。”[3](谢少万, 2003)当然,所谓的顺应并非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静态依附,而是双向动态交互。具体而言,语言顺应包括:1)语境关系顺应;2)结构客体顺应;3)动态顺应;4)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
三、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的作品取材狭窄却以小见大,展现出“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的细腻。“作者通过平凡的事件和普通人物的描述,绘出了一幅资本主义渗入到小镇后英国乡绅阶层的变化及心理状态的图画”[4](杨岂深, 孙铢, 2010: 215) 。其1813年出版的《傲慢与偏见》以贝内特一家为基点展开,富裕的单身汉宾利和达西的到来让贝内特一家甚至整个小镇产生骚动与希冀。随着交往的渐深,宾利与简的爱情愈演愈烈,达西也对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产生爱慕。但由于达西的傲慢、伊丽莎白的偏见以及各种其他误会,简和宾利的爱情未能顺风顺水,而女主人公也拒绝了达西的首次求婚。不过,随着达西自我的反省与改变,加之私奔事件也揭露了军官威克姆的虚伪,伊丽莎白也逐渐摈弃了自我的偏见。最终,“奥斯汀式”的结局现于读者眼前,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四、 对傲慢与偏见的顺应性解构
4.1 语境关系顺应
“语境关系顺应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交际语境顺应”[5](何自然, 于国栋, 1999)。当然这种顺应可以是多维的,双向的。“就一部文学作品而言,语境关系顺应包括作者对交际语境即自己所处时代、地点、社会环境及自身经历的顺应,也包括作者对作品的语言语境即文本上下文的顺应” [6](曹悦, 2013)。例:“And is this all?” cried Elizabeth. “I expected at least that the pigs were got into the garden, and here is nothing but lady Catherine and her daughter!”[7](Austin, 2008: 207) 当徳波小姐和詹金森太太路过柯林斯家时,柯林斯夫妇毕恭毕敬站在门口表示迎接与尊敬,而马车上的两位却傲慢十足,静坐车上。为了顺应自己的心理世界,伊丽莎白将她们比作“pigs”。nothing but也表现自己对詹金斯太太和徳波小姐的所作所為的不屑。
4.2 结构客体顺应
何自然和于国栋(1999)对Verschueren作品中结构客体顺应的理解为:“指语言各层次的结构和结构组成的原则”[8]。它包括下列选择:第一,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第二,话语构建成分的选择。第三,话语和语段的选择。第四,话语构建原则的选择。例:“An happy alterative is before you, Elizabeth. From this day you must be a stranger to one of your parents. Your mother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 not marry mr. Collins, and I will never see you again if you do.”[9](Austin, 2008: 146)当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贝内特太太甚是恼怒并要求丈夫劝说伊丽莎白改变主意。而贝内特先生的言辞却表达了对女儿决定的欣赏与支持。他运用了并列从属句结构,且从属句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这种方式很生动的刻画出了贝内特先生的睿智与幽默,这便是结构客体顺应的表现。
4.3 动态顺应
作为Verschueren语用学理论的核心,动态顺应则是具体的顺应过程,没有过程,内容便无法表达其意义,发挥其功能。当柯林斯一行人去罗新斯拜访凯瑟琳夫人时,伊丽莎白就凯瑟琳夫人对于姐妹五人都出来交际一事的观点做出以下回答:“Yes, my youngest is not sixteen. Perhaps she is full young to be much in company. But really, maam, I think. …”[10](Austin, 2008: 216)这里在伊丽莎白内心存在着“保留”与“求同”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为了维系社交关系,言语表达中该说的与禁忌的都需有所考虑;另一方面,由于对话双方立场观点的相异,且加之伊丽莎白自身独立果敢的性格,因此在yes之后会委婉地表达出no的信息。所以用动态顺应来解释此种交际特征是完全可行的。又例:“my mother would have had no objection, but my father hates London.”[11](Austin, 2008: 215)
4.4 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
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指:“语言使用中表现出来的有一定语用功能特性的自反意识”[12](Verschueren, 1999: 67)。它涉及到社会因素与认知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规范、社会特性,与语言顺应相关的认知问题有感知、表征、记忆等。就《傲慢与偏见》而言,它就是作者认知因素结合社会因素所产生的作品。就小说内部情节来说,也有顺应过程意识突显的例子:“And this,” cried Darcy, as he walked with quick steps across the room, “is your opinion of me! This is the estimation in which you hold me! I thank you for explaining it so fully”[13](Austin, 2010:224)。由于求婚的结果与达西所设想的产生冲突,期待与现实的差距使得达西用以上反讽言语表达自己的失望温怒,和反对驳斥的言外之意,这便是在两人言语的动态顺应过程中表现出说话人的意识突显。且“一般情况下,标记越明显就越受到注意,因而其意识程度就越强,越突显”[14](谢少万, 2003)。这里基于对结构客体顺应的句式表达“I thank you for explaining it so fully”更突显了达西强烈的意识程度。
四、 总结
虽然,不少学者对此理论抱有质疑,如黄衍(2001)在Reflections on Theoretical Pragmatics中认为“‘语用学能关照一切在本质上就意味着‘一切都不能被语用学关照”[15],但以上理由都难以掩盖顺应理论拥有透析人类言语活动各个层面的先进性,而且急需尽可能地在不同领域去运用发展此理论从而使其在各方面趋于完善。(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2][12]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 York: Arnold, 1999.
[3]謝少万. 也评“顺应理论”[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3): 9-11.
[4]杨岂深, 孙铢. 英国文学选读[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5][8] 何自然, 于国栋. 《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 现代外语. 1999(4): 428-435.
[6]曹悦. 从顺应理论视角解读《雨中猫》[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4): 91-93.
[7][9][10][11][13]Austin, J.. Pride and Prejudice[M]. Shanghai: Shanghai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14]谢少万. 顺应理论与外语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4): 25-28.
[15]Huang Yan. Reflections on theoretical pragmatics[J].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2001(1):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