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创新

2014-09-28张沙领

2014年22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网络环境

张沙领

摘要:在当今社会,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现实社会发展的距离越来越大,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所以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扬弃传统的感念与模式,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工作机制、实施途径等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优化思想教育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积极引导网络舆情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已經到来,并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对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心理特点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新的环境高校必须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法上不断创新,在认真研究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理论、方法创新,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应新形势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

一、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1.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

现阶段我国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力量为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其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新的学习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1.1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无味,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的教育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以新颖的方式,快捷的速度,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利用网络,大学生可以方便的查询国内外、身边已发生甚至实时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文化、体育、娱乐等各方面的信息。这些网上信息以图像、动画、声音、场景的形式呈现,生动形象,直观而又有趣味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兴趣和学习欲望,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2建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

网络平台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平台。网络的出现使原来具有单项式的教学模式变成为师生灵活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互相表达思想,接受信息。这种平等互动的交流,可以使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便于学习沟通。而这种教育模式,大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1.3 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网络以其速度快、方便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能够及时、迅速的将其传播,让大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探知详情,并相互传递信息,这就极大地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利用网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快速有效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网络利用它独特的优势将字、图、音等手段相结合,结合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三种媒体的特点,可以很大程度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

2.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当今社会网络有开放性、及时性、互动性、形象性等特点,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方式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方式。它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等特点,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特征也对国家传统的信息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由于不能有效监管网络和出台相应的法律,网络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屡屡出现,社会学上称之为网络失范。这种网络失范会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管理,必会引起大学生对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强烈的冲突,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难度。

2.1 客观上西方国家有目的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互联网的核心技术都是由西方国家所控制的,由此形成了具有西方特点的网络文化。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文化通过网络以更为迅速广泛的渗透到我国的社会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西方意识形态向我国渗透的“软力量”。实现其思想的占领与征服。由于我国目前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对互联网的控制力还很有限,出现了网络上大量的信息转载,但内容和质量却良莠不齐的现状,这在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方面处于别动状态。这就造成大量有目的的信息充斥于网络,而大学生由于涉世尚浅、对事物充满好奇,三观尚未成熟,易受外界思想的影响,使原有东方价值观念与新进的西方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这种情况若不及时改正将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严重的影响。

2.2网络失范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互联网上,网络管理的缺乏致使不健康信息泛滥且越加严重,若网络上各种负面的信息未能及时受到管制,这将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他们控制力弱,对于网上各种信息分辨率弱,受不良信息影响,价值观出现偏差,将消极的、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观点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意识形态发生微妙的变化,最终接受西方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从而削弱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淡化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容易造成他们偏离正确的政治观念,动摇共产主义信仰,淡化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淡漠,最终使他们成为没有目标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2.3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使得大学生热衷于网上畅所欲言、侃侃而谈,网下羞怯寡淡、保守拘谨。长期以往,导致大学生与现实的生活产生强烈距离感,与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逐渐疏离、淡漠。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没有了和现实中的家人、朋友、同学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大学生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抗拒现实中的交流,出现“网络孤独症”等症状。甚而有部分大学生深陷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等虚拟空间,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无法健康正常的生活,时间长了厌恶学习、人际交往能力差,严重的造成自闭,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探讨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其本质也就是如何做好人的工作。 随着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增加,随之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需要结合当前形势再次发展和创新。

1.创新思想观念

第一,转变角色。由于网络的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帮助者和服务者。从教育者转变为服务者,为大学生提供服务,这样就能增近了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帮助大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二,培养大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網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自由”模式,其最大特点是自我教育。在网上,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信息阅读。选择信息接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不同,越是盲目的灌输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主阵地要注意加强大学生自学能力,大胆的让大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思想政治。

2.创新内容

第一,科学转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枯燥、抽象,大学生不易接受,而在网络环境下,却能有效地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只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环境和大学生的接受特点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这一优势,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大学生感兴趣、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将有很大改观。

第二,与时俱进。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网络发展的新特点,紧密与网络融合,引入具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新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彰显网络特点,然而由于网络的管理上目前还存在缺陷,导致网上信息鱼目混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除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调整外,还需加强大学生对网络教育的学习。将网络教育加入到学校教育中,使大学生认识网络的本质,明辨是非,正确有效的使用网络,面对负面信息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自我控制。

三、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创新机制是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其特,网络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以下机制建设:

第一,加强互动交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上活动,就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集中专业人士在网上召开专题,与大学生互动交流进行探讨及时解答。

第二,加强引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践行实质性活动得以强化,具体方法有:开展健康的上网教育,引导大学生端正上网态度,高校组织建立网络社团,提倡文明上网等等。

第三,加强约束机制。网络信息复杂,要制定严格的网络规定,才能充分利用网络阵地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构建网上他律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时填补网站管理的盲点与空白,尽快形成有效的网络管理体系;二是建立网络监控体系。适度的监督大学生的上网行为,针对网络失范行为作出行使有效的对策,以此提高网络文明的自育能力和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

2.创新教育平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它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并结合网络特点,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

第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师生互动交流,促使信息有效传播。大学生是信息接收与传播的中转站。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交流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提高学生思考能动性,并朝积极的方向进行引导,互动交流的教育方式是优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创新网络平台,使其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大学生心理,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功能,将传统枯燥的教育信息形象化。

第二,开辟新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思想教育为主题建立专门的网站。该主题网站应该结合社会舆论、思想领域的互动交流为一体,使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互动交流的平台,并使这个平台成为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精神乐园。

第三,采用新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QQ、微信、博客、短信等网络手段得到普遍应用。这些新生的网络手段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对同一事物感兴趣的大学生集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社会,在这里不限空间、时间,通过网络共享信息、交流看法、讨论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在交流中获得新的认知,教师发布各种新闻和学校的最新动态。同时通过网络留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与他们互动沟通,有利于更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互联网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形成“教师—网络—大学生”三位一体教育新局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快而好的发展。(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洪涛.浅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J].今日科苑,2008,(2).

[2]周洪轩.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09,(6).

[3]毛子成.博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1).

[4 ]周庠聪.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J]. 学术论坛.2006(07).

[5]朱伟.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6]邢亮,王芳.信息异化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6(05).

[7]高鸣.简论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网络环境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