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起先锋立潮头

2014-09-28张铁明张清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9期
关键词:评议晋级分类

张铁明+张清

2014年8月14日上午,鸡东县平阳镇永长村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正在进行。

“张永国,‘好;张永国,‘好;张永国,‘好……张永国总计26票,满票!”当计票人最后宣布张永国的评议结果后,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村党支部书记吕佩春感慨地说:“这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咱们特意邀请了六名群众代表,可以说,评议结果充分体现了大家的意愿。这里,我要着重提一下张永国,他以前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说实话,表现确实不咋地,党支部开会不来不说,还净说一些风凉话,影响很不好。2012年年底,党员分类晋级给他评了个‘差。当时,我代表党支部找他谈了话,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毛病。经过这两年的整改提高,他变化特别大,刚才的结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说别的,就说他帮扶困难户刘勤家的情况吧,刘勤家开春种地用的种子、化肥,都是他主动担保帮着赊来的。刘勤每次见到我,总说张永国好……”没等吕支书说完,全场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工作,从2012年4月起,鸡东县着手探索党员分类晋级管理工作。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完善,这一举措的激励作用日益显现。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鸡东,被处处争做“我是好党员”的浓浓氛围所感染。

摸清情况,界定“硬杠杠”

“如何从严管理党员,特别是加强对后进党员的帮扶,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先进性,县委以党支部分类定级管理为契机,以党员的分类晋级促进党组织的全面晋位升级。通过两年来的实际运行,广大党员的身份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基层党组织进一步迸发出生机活力,为加快建设发展型、和谐型、宜居型、民主型、文明型‘五型新鸡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鸡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太东告诉记者,全县11 876名党员积极参与其中,而且热情高涨。

为什么要对党员进行分类晋级管理?针对这个问题,随行的组织部的同志向记者介绍说:“这一想法最早还是县委书记刘军针对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来的。他对部领导提出要求:要认真研究一下党组织如何切实加强对落后党员的帮教工作,以唤醒他们的宗旨意识。他说,关键是要在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上与时俱进,拿出一套科学、管用的办法来。”

县委组织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于2012年4月25日印发了《关于对全县党员实行分类晋级管理的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细化了“好”“较好”“一般”“差”四类党员评议的基本标准,并将农村、机关、学校、社区、非公企业等不同类型党员的具体晋级标准交由基层党组织自行制定。对此,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于新鸿介绍:“让基层党组织结合本领域实际工作制定具体标准,主要是为了防止评议空对空,以便更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

正所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前进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根据党员基本分类标准,结合实际,几经商讨,细化了本支部的具体分类标准:能否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能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团结互助、邻里相帮做得怎么样,群众评价怎么样……党支部书记王德财告诉记者:“只有定准具体分类标准,才能用相关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党员,评议结果才能让人口服心服。”

2012年5月5日,县公安局召开党委会。局长陈刚在会上说:“我们局连续九年被授予省级先进集体,连续11年获得市级先进集体称号。在这个高度上,党员分类晋级的标准如何确定,关系到全局388名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经过认真讨论,局党委成员达成共识:以“超越无止境、迎接新挑战”为主旨,制定适合本部门的“硬杠杠”,为党员分类晋级提供保障。到2013年年底,全局党员中评为“好”的139人、“较好”的219人、“一般”的22人、“差”的8人。

重在帮扶,“后进”变“先进”

分类晋级在党员中引起不小的震动。

“没想到,这回动真格的了。因为经常缺席‘三会一课,在2012年党员评议中我被评为‘一般。在政委的帮助下,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觉得挺惭愧。我也下了决心,今后一定要像个党员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董鹏说这番话时表情略带难堪。

被评为差级的党员,难免会感到面子上过不去、有压力。针对这一情况,各级党组织把思想工作做在了前头。

采访中,李太东告诉记者:“由于划档有依据、优劣有说法,这就产生了一种推力——‘好的力求巩固,‘较好的瞄准晋位,‘一般的抓紧升级,‘差的谋求转化。而且,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后进实现转化上。分类晋级的目的在于,要让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更好地优化、纯洁党员队伍,不让一个党员掉队。前几年,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时,提出长效机制建设问题。这个探索就是长效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实践。”

面对亟须转化的党员,鸡东县各级党组织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全县根据分类结果,要求每名党员都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晋位升级目标、具体措施。特别是被评为“差”的党员要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由所在的党支部把关,报基层党委备案;党支部对评为“差”的党员,要列入重点教育帮扶对象,限期在年内整改,由党支部班子成员通过“一帮一”“多帮一”“上帮下”的方式结对帮扶。

70岁的白文义曾当过向阳镇红星村的村干部。当年,因为工作被人误会,他一气之下辞去了村干部职务。2012年,在分类晋级评定中,他给自己评为“差”。面对记者的诧异神情,白文义说出了心里话:“是党员,就要像个党员样,就得为老百姓做点儿事,而不是图名好听。以前,遇事不对心思就撂挑子。这回,通过党员分类晋级,我觉得那么做是不对的,没有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就应该给自己评‘差。现在,我要发挥余热,多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弥补不足,争取做一名够格的党员。”

为了更好地推进党员分类晋级管理工作,鸡东县委推行了党员自评、支部初评、党委审评、县委定评的“四评法”,对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并采取季度评、半年评的办法,保证党员分类质量。截至2013年年底,全县共有73名“差”级党员转化为“一般”党员,726名“一般”党员转化为“较好”党员。

强化服务,“聚力”更“聚心”

打铁还需自身硬。由于分类程序透明、晋位信息公开,党员如果表现不好,组织不认可、群众不满意的情况会通过公开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促使党员在晋位升级中主动干工作、认真尽义务,在服务群众方面更加主动热情。

隶属于县商务局的县信用联社共有38名党员,通过实行分类晋级管理,党员服务“三农”的内动力被激发出来。党支部分工主抓党员分类晋级的高经理告诉记者,该联社党员拓展业务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了,为农民服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从而推动了联社的发展:2012年创利润3000多万元,并由2011年的省级三级联社一跃成为省级一级联社。

“我们以党员分类晋级为契机,以‘要做真正的党员为出发点,用制度激发党员的内动力。在党员的影响下,全社涌现出一批服务之星,主动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人也越来越多。”负责党务工作的王文军自豪地说。

在群众心中,党员的形象就是党的形象,先进党员体现的正能量,极具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

2012年8月1日,县公安局在人民广场举办了“请人民评议,让人民满意,向人民报告”活动,全局388名党员庄严承诺:“百姓是主人,我们是公仆。”2013年,全体干警在扑救县中医院大火、治理煤矿透水事故、破获“10·5”逃逸案中屡立战功。

以前,由于兴农镇太平村一些党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只顾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群众意见很大。实施党员分类晋级管理之后,村里建立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落实了增收项目12个。村党支部书记刘胜龙以身作则,克服困难,多方联系,介绍20多名村民到海宇煤矿打工,使他们每人年增收数万元。得到实惠的村民在聊家常时都夸党员分类晋级这个办法好:“得实惠的是咱们!”

林业法院退休干部隋庆德在分类晋级中虽然自评为“较好”,但总是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到位。2013年夏季的一个雨天,他所在社区很多住平房的居民家进水,他主动帮助排水,用编织袋堵漏。还有一次,他在理发时遇到四中的一名学生被同学欺负后,要找人打架,他赶紧上前劝说,避免了一起群殴事件的发生。他说:“党员分类晋级活动挺有促进作用,要不,自己的觉悟也不会那么高。”

让先进更先进,让后进快晋级,最终让每个党员都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这个初衷已经实现。但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使之更加科学、管用。正如鸡东县委书记刘军所说:“党员分类晋级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常态化、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猜你喜欢

评议晋级分类
某市委宣传部遴选公务员试题
美术课堂教学评议之我见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晋级或淘汰
宁波:“两官”履职评议“升级”
探索创新 推进“两官”履职评议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