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来音频播客的发展
2014-09-28张若溪
张若溪
节目《超级星播客》
一、关于播客
“播客”这一概念来源自苹果电脑的“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其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电台节目。2004年9月,美国苹果公司发布ipodder,这一事件被看作是播客出现的标志。2004年8月13日亚当·科利的“每日源代码”正式拉开播客革命的序幕。“每日源代码”、iPodder软件以及亚当的个人魅力使其当之无愧地被尊奉为“播客之父”。在他之前也有几个人声称自己早已做过播客节目,看来,创始者未必是亚当,不过,即便亚当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播客,毫无疑问,他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播客。现如今,博客已为大部分人所熟知和拥有,并且博客先于播客而出现,所以部分人往往以为博客和播客是一回事,事实上,从根本上说它们是一个概念,但它们有表现形式的区别。播客与博客是同义词,都是个人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方式,并且都需要借助于博客或播客发布程序,通常为第三方提供的博客托管服务,也可以是独立的个人博客或播客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和管理。博客与播客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客所传播的内容以文字和图片信息为主,而播客是以音频和视频信息传递为主的。简而言之,播客是“自由度极高的广播”,人人可以制作,随时可以收听,这就是播客。而今天,播客已经以视频信息为主了,最近还出现了“微视频”的概念,与微博一样,微视频也旨在适应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满足人们快速而多元地获取信息的目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起初播客作为“传播声音的渠道”这个作用似乎已经被图像信息所取代了,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最近阅读的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他说“那些如今已经习惯于用图画、雕塑或其它具体形象表述思想的人,会发现他们无法像原来一样去膜拜一个抽象的神。”[1]波兹曼认为,在印刷时代,抽象的文字培养了人们客观、理性的思维,而电视等靠瞬间传递图像信息的媒体会让受众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思考,对事物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最终使人类变成娱乐至死的物种。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音频播客就成了一个没有图像信息的“稀有物种”,并且还“濒临灭绝”,如果按照波兹曼的说法,那么音频播客这种媒体的存在与发展就十分必要了。作为一个无法满足人们视觉快感的媒体,要让音频播客继续存在并向前发展,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过在查阅了很多资料、分析了诸多音频播客的优势后,我认为音频播客这种形式还是会有它固定的受众的,并且更不会彻底消失。
二、音频播客的发展现状
为了对播客更加了解,我在新浪注册了播客,之后发现现在根本找不到纯音频的作品了,所有的节目和这些“播客”都上传的是视频作品。最早的播客很多是只支持音频播客的,但就目前而言,视频已经成为了播客的主流。就音频播客而言,我国的播客和美国几乎同时出现。美国无限广播公司在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以“播客”节目为载体的广播电台时,中国的反波网已开播半个月。土豆网作为播客也开始公测,同时支持音频和视频的上传,一直运营到现在。除了受到视频的冲击外,音频播客目前自身还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内容单调。美国的播客站点对音频的分类十分丰富,如美术与工艺、车、喜剧、教育、家庭娱乐、医药、理财、购物、技术等等,国内音频播客的内容和创作从类型上较为单一。在网上找到一个叫做“派派网”的音频播客网站,里面的内容大多以儿童故事为主,还有一些网站制作的情感故事,基本上都很落俗套,信息陈旧,很久都没有更新,个人感觉非常无聊。一个叫反波网的播客网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里面节目共分为五大类,当前共有77个节目。网站的节目制作人非常讲究节目的质量,据报道,每期几分钟的节目通常要花数个小时来制作,反波的音频节目的质量在播客中是比较高的,其节目有一定的关注度,平均评论数为31.35个。第二,音频传播的最佳归属地应该在移动多媒体设备上,没有直达终端的移动传播体验,音频播客很难走远。其它类型的音频网络传播音频论坛,以网络论坛的形式传播音频,这种方式区别于音频播客的地方在于,音频论坛以主题帖为基本单元,而音频播客以一个制作者的页面为基本单元。音频论坛可以是一个专有的论坛,有特定的主题,比如英语听力学习或者翻唱歌曲分享论坛。相比较之下,播客从理念上更清楚,更加符合个性化的时代潮流,必须直接进入用户的移动多媒体终端中。现在看来多媒体终端不是个主要问题,很多人自己就有大大小小两三个终端,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我觉得音频信息还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的:就个人而言,在用听觉获取信息时会比较集中精力,在观看时常常会走神。音频是听觉的文字,所以我觉得它应该算是抽象的信息。按照尼尔波兹曼的说法,音频信息还能培养人们的客观、理性思维;如果经常要在移动着的地方,比如公交车上,走在路时,观看视频来获取信息很不方便,但音频就很适合;还有一些视觉上有障碍的人也要靠音频来获取信息。综上所述,我觉得音频逐渐受人冷落也不见得完全是因为这个图像的时代对它的冲击,自身的不充实还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音频播客能利用好自身的特殊优势并合理的发挥,还是会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占有一席之地的。
三、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
总体来说,中国网民对于音视频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所以播客在中国的发展会呈现越来越好的势头。但是音频播客作为唯一的以听觉形式来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要想在新媒体时代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想它应该向这几个方面发展: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内容上下手。中国播客节目的内容对于播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否定播客理念对个性的张扬,我们也尊重人们上网的娱乐需求,但是唯娱乐一边倒的播客内容实在让人担忧。如前面提到的反波网,尽管节目制作精良,但我们看到评论数最高的是清谈、音乐、幽默类节目,而非娱乐的读书和传媒类节目的评论数只有12和18.7。更甚的是一个叫做“长安城东六里庄艳俗小调”,公然宣称“秉承‘负责恶搞一切’之原则,以扯蛋反击平淡,以庸俗超越通俗”,诸如此类的个别播客节目的恶俗化倾向值得警惕。美国有个著名的播客节目,叫IT谈话,这是一个科技类型的“播客”,这个节目拥有三位开发者,八位音频工程师,十六名编辑,内容分为九个系列,内容非常专业和权威,这个播客被《商业周刊》评选为播客之首,得票率高达52.7%。因此,当前播客内容急需发展与建设。尤其是中央新闻网站,如国际在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央视国际等在音频、视频节目的制作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中央三台”网站应该积极主动地进入播客领域,打造品位高的播客节目,提升播客理念,推动播客的发展。其次,就是传播方式的拓展了。一种传播形态的发展,技术是决定性力量。过去,中国用户使用网上音视频内容的终端多是计算机,主要方式是在线直接收听收看或是下载到本地机的硬盘上离线收听收看。但目前随着数字终端的发展,智能手机、ipad、ipod、miniipad日益普及,也势必推动播客在中国的发展。比如说,2005年6月苹果公司将播客这一概念引入到iTunes音乐软件中并推出iTunes 4.9,同时苹果公司又将这一软件放在iPod中捆绑销售,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播客的推广。iTunes音乐商店中有3000多个播客站点目录,这使得用户订阅变得简单易行。在iTunes 4.9发布的第二天,苹果公司就收到100万的播客订单。播客站长们也发现上了iTunes目录就意味着更多的用户,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带宽和更多的投入。在苹果公司的推动下,可以看到在这股新潮流下,内容制作、曲目搜索、节目下载、多种终端使用已构成完整的价值链。这些趋势都值得中国播客网站关注。最后,音频播客应该对自己的功能进行拓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娱乐性这一条上,如果它能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之中,成为人们的好帮手,那么它的发展前景就更乐观了。有好几篇论文针对播客的功能的拓展我觉得都很有创意,很有借鉴意义。如《论播客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中,就提出图书馆可以利用播客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广播电台,定期推出相关节目,内容可以包括新书通报、当月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图书股重要更新与新闻、图书介绍等。[2]在豆瓣等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读者关于书籍的评论和读后感,图书管理员可以选取这些文章,通过音频播客的形式传播给听众,听众可以一边进行其他活动,一边轻松的收听图书馆的节目。在我的实际校园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学生请假的情况,如果我们把老师的讲课内容用播客的形式传递给其他没有听课的同学,又比如专家学者的讲座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听到“知识的声音”。
结语
通过分析,我认为音频播客未来不但不会被取代,而且在经过我们不断的探索还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现在多媒体终端的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了,往往是超过人们的需要的“创造消费”,所以音频播客的发展最需要改进的还是内容方面,而不是技术层面。如果我们只把它当做一个“过时的纯娱乐品”那么它肯定会被人们“冷落”,作为唯一用声音形式传播信息的新媒体,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的特性,尽力开发它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的作用。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2]陆杰.论播客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馆建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