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影《顽主》的人物塑造

2014-09-28

电影评介 2014年22期
关键词:替人王朔作家

胡 涛

电影《顽主》剧照

一、《顽主》的电影简介

《顽主》是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米家山导演的一部电影,围绕“三T”公司兴衰的荒诞故事,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景象,及人们的各种心态,包括各种病态人格、行为和种种不尽人意的现象,用调侃、玩耍的方式对此进行了嘲讽,表达了对旧秩序、旧道德观的反思、批判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影片拍摄于1987年,正是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环境最宽松时期,影片将荒诞风格与纪实的艺术手法相融合,高度再现了各种生活图景,给人以亲切、朴实、可信之感,同时片中音乐、歌曲的处理与作品的气氛、格调也十分谐调,将当时生活中都市人特别是都市青年人的各种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二、《顽主》的创作背景

关于“顽主”——顽主儿是北京地区对聪明仗义但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但不堕落的一种社会人员的统称。正是这种多面性,使这类人身上有更多与其他人不同的特质以及特点。而被称为“痞子作家”的王朔似乎对这类人群十分偏爱,比如其作品中《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的张明;《永失我爱》中的何雷;《浮出水面》中的石岜;《空中小姐》中的“我”,都是这种平常的甚至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不谈理想,想的只是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轻松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与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生活经历有关。

首先,从时代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以改革开放的积极姿态代替以往的闭关自守政策,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压抑多年的人性复苏,而自由被压制太久,一旦获得被释放的机会,反而以百倍的速度滋长,甚至疯狂扭曲,为了追求物质、利益、金钱而不择手段的金钱至上的观念出现。

其次,从作者个人来说,王朔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并且经历了文革的混乱年代,亲眼目睹了首都北京在改革前后的巨大变化。面对变化,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思维,面对社会上新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他感觉很新鲜也很愿意琢磨,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他的小说中被成功的塑造出来了。

三、《顽主》的主角人物塑造

王朔构建的小说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纷至沓来,各行各业、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他们或游戏人生,或厌倦世俗,然而,最引人注意,也是王朔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笔下的“顽主”形象了。

这部电影里塑造了以于观(张国立饰)、杨重(葛优饰)和马青(梁天饰)为主的三个年轻人,他们是世人眼中的“顽主”——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搞了一个不论不类的“三T”公司,整日干着一些“替人排忧,替人解愁,替人受过”的活儿,从替人约会到替人颁奖,从替人挨骂到替人照顾病人,可以说是“承担起了社会责任中的空白地带”。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被认为是一帮社会混混,“无可救药”。另外还塑造了作家、售货员、医生、大学教授等一大批配角,虽然戏份不多,但个个性格鲜明,在令人发笑的同时,仿佛看到了整个社会的影子。

于观作为“三T”公司的负责人,是整个公司中最稳重的一位,他机智、冷静,每每遇到棘手的问题,都能迅速的做出反应给予化解。例如在替“著名作家”宝康举办的颁奖仪式上,克服了嘉宾作家全部没来、获奖奖杯找不到等一系列困难,终于使颁奖仪式顺利完成。但是作为公司领袖的于观在个人生活中却是极度糟糕,女朋友丁小鲁忍受不了他的不务正业决定和他分手,而父亲也是极度不信任他的工作,认为他是社会混混。于观在这种夹缝中感觉很迷茫,他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只能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继续做着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事,仿佛社会抛弃了他们,将他们扔到了角落里,不理不睬。

而杨重的形象则更像是为葛优量身打造,虽然一脸正经,不苟言笑,但是每句话都让人忍俊不禁,葛优的这种表演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代替肛肠科大夫王明水与售货员刘美萍约会的过程中,杨重的独特气质和谈吐吸引了美萍,以至于需要于观和马青来解围。在“侃”的过程中,杨重说出了一些很有哲理的话:“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就是踢足球。也许啊,这个一大帮人在这里跑来跑去,也许整场都踢不进一个球,但是你还得玩命儿踢。因为,因为观众在玩命儿的喝彩打气。人生就是跑来跑去听别人叫好。”在美萍的眼里,仿佛杨重是无所不知的“大学生”,天南海北地乱侃一气是“顽主”的重要特征之一,不是他们真的很有文化,而是他们的空虚更容易被当时的外来空气所吸引。杨重并不是真的认为自己是个大学生,他很清楚,自己就是个“傻波依”。

相比较杨重和于观,马青则草根得多。每每干着最辛苦、最不讨好的活儿,羡慕杨重经常能去替人约会,他却只能去替人挨骂。在雨中,骑着三轮运泡菜坛子的时候并不像一个无所事事的“顽主”,其实他们也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是他们不愿意再向父辈那样,蹬一辈子三轮车。在帮助杨重解围的时候,面对美萍,马青表现出了一个年轻人的狂热,拼命的想和美萍套近乎,可是美萍并不搭理他。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追求自己爱情的权利,可是“顽主”并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他们被妖魔化为流氓、痞子、无赖,没有前途、没有未来。在迷茫中,他们失去了方向,只能去向往国外人的生活——“不要结婚,就可以住在一起。”马青身上的冲动则是他们这些年轻人的另一个特点,在经历了诸多不顺的事情之后,他们无处发泄,于是冲到大街上想要找人打架,马青兴冲冲对行人挥舞拳头地叫嚷:“谁他妈敢惹我?”一个五大三粗穿工作服的汉子走近他,低声说:“我敢惹你”,他一愣,然后得意洋洋地四顾大叫:“谁他妈敢惹咱俩?”冲动又胆小,无处发泄却又自我嘲讽。“顽主”们看起来游戏人生,潇洒快意,实际上内心大多数充满焦灼、苦闷、空虚,甚至悲哀。他们嘲弄一切、颠覆一切,为人顽出了一个无价值的世界,但价值虚无的焦虑又反过来困扰着他们使他们越顽越迷茫,越迷茫越顽。实际上他们也是一种“多余人”。

四、《顽主》形形色色的配角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都变了,本来本本分分的老实人,在顽主们的眼里仿佛都变了,变得势利、虚荣、狡诈、疯癫。电影《顽主》中来到“三T”公司的形形色色的顾客在杨重、于观和马青的眼里,仿佛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他们来来往往,却又匆匆离开,交给“三T”公司一个又一个不靠谱的任务。

“作家”宝康怀揣着一个文学梦,一心想要得到一个文学奖,可是当他掏出自己的作品——《我想说,我不能说,可还是要说》时,于观“简直都无心干别的了”。这些刊登在杂牌杂志上的所谓作品,也可以为宝康冠上一个作家的名头,让于观得以近距离的和作家见面。宝康为了成为“著名作家”,不惜自掏腰包办一个发奖大会,哪怕得一个“三T奖”。这不能不说是对当时“作家热”的一种嘲讽。对文学的热爱变成了追逐名利的工具,大批粗制滥造的书籍涌入人们视野,成就了一大批所谓的“作家”。宝康心满意足的拿了“三T奖”,并以教人写作为名勾引女青年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很多所谓的“作家”其实更肮脏,他们披着文学的外衣,却虚伪透顶,干着“顽主”的勾当。而相比之下,被社会所不齿的顽主们,却显得善良、单纯了。

电影《顽主》剧照

德育教授赵尧舜是以正面人物面貌而粉墨登场的,初次相识,他就对创办“三T”公司的几个年轻人的心态、苦闷、彷徨十分同情和理解,俨然是青年人的知音和指路人。但转过来,却在某大学“五讲四美演讲会”上,将这几个年轻人视为“失足青年”,在他们身上添油加醋地大做文章,指责他们是思想堕落。在演讲中,赵尧舜假借“失足青年”的话说:“朋友无非两种,可以性交的和不可以性交的”,实质上,这正流露出他潜意识里隐藏的极度扭曲的变态心理。在赵尧舜身上,由于要迎合社会规范,以确保和取得自身的荣誉、地位,戴在脸上的“人格面具”就成了一幅沉重的枷锁。影片中塑造的赵尧舜,正是一个言行高尚而心理卑劣的结合体,表现出一种存在着尖锐对立的双重人格特征。

“3T文学奖”大会时候的那段改编,那场时装秀无疑是本片中最具有表现性的段落,伴随着一段霹雳舞的劲爆音乐,戏剧演员、时装模特加上话剧演员(从五四青年、民国大总统、革命农民、小红卫兵),再包括新时代的健美女郎、时尚小青年……鱼龙混杂,甚嚣尘上。将这种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拼接在一起的手段实在有点反主流、反传统的特征,以致有点“后现代”了。导演的野心可以说是“昭然若揭”,那场时装秀是一场对20世纪80年代文化最直观却又最含蓄的表达,身穿戏曲、文革、港台等各式各样服装的人物轮番走秀,生动地彰显了那个时期一种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价值的迷失,而这些服装代表的符号也正是20世纪80年代几种社会思潮的外化。每个模特都因为服装的不同而被赋予了新的身份,一个个符号化的人物立体而又直观。

结语

影片中顽主们看似玩世不恭,其实内心却充满烦躁与悲哀;看起来游戏人生、潇洒快意,实际上内心大多充满焦灼、苦闷与空虚。虽然从一开始王朔就受到人们的争议,但不可否认,“顽主”形象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他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展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态。王朔笔下特殊的“痞子”式的“顽主”形象,与建国后四十年电影创作中的形象英雄化的倾向相比,正好走向了反方面,这形象地展现了新时期以来影视观念的变革与突破。王朔通过他的作品传递给读者一种全新的生活观念与方式,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化解重负的途径。

猜你喜欢

替人王朔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赠别
作担保风险大
新闻浮世绘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