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促进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的效果观察

2014-09-27张志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25期
关键词:白内障

张志明

[摘要] 目的 观察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SICS)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将86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行SICS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视力达到0.5的患者为62.79%、矫正视力达到0.5的患者74.4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9.53%、53.49%(P<0.05);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前房积血/炎症、角膜水肿及后囊浑浊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ICS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具有与超声乳化相近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关键词] 高度近视;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中图分类号] R779.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5-0137-03

高度近视通常眼内营养代谢异常,晶状体因营养障碍、代谢异常等出现囊膜通透性的变化,逐渐开始浑浊,进而视力进一步衰退容易导致白内障的发病,约40%的白内障患者均由高度近视发展而来[1]。本文作者对我院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实施SICS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作评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如病例双眼皆符合入选要求则选择其中病情较为严重的患眼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实验组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33~79岁,平均(56.74±8.25)岁,晶状体核分级情况为Ⅱ级3例、Ⅲ级15例、Ⅳ级17例、Ⅴ级8例;对照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34~80岁,平均(57.29±7.83)岁,晶状体核分级情况为Ⅱ级4例、16例Ⅲ级、17例Ⅳ级、6例Ⅴ级。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符合近视合并白内障诊断标准,经眼科检查已证实确诊,视力不高于0.6达到高度近视,已经对日常生活形成影响,眼轴在22~24mm之间,泪膜功能正常、眼压正常;排除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病变、角膜病变患者,眼外伤、内眼手术以及青光眼患者,眼压过高超过21mmHg患者,伴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以及主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2]。患者均详细了解本次实验内容,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3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实施SICS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准备使用美多丽滴眼液进行散瞳,而后使用丙美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使用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联合麻醉眼轮匝肌及球后神经;在角膜的上方边缘将球结膜剪开、分离筋膜并实施烧灼止血,在角巩膜缘以外1.5mm处建立6.5mm巩膜隧道切口,向角巩膜缘内侧潜行分离,通过透明角膜侧切口穿刺,并将粘弹剂进入到前房内,连续环形撕囊后进行充分水分离;根据人工晶体类型将主切口扩大,将晶状体核圈出并吸除前房内残余的皮质,再次将玻璃质酸钠注入并充盈囊袋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使用卡米可林缩瞳,置换前后房内粘弹剂,从侧切口处向内输注灌注液以使眼内压得以恢复;检查切口处没有渗漏则可以不进行缝合,如发现渗漏则可以简单缝合,主切口为球结膜所覆盖,在结膜囊内涂抹眼膏。对照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治疗,实施眼球表面麻醉,角巩膜缘的后方约2mm处做5mm长切口,注入粘弹剂后连续环形撕囊,使用超声乳化仪对晶状体核实施原位碎核乳化法,同时抽吸晶状体残留皮质;将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同实验组;如切口处渗漏可予以缝合,结膜下使用地塞米松、妥布霉素等缓解水肿。

1.4观察指标

①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情况;②眼压: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术前和术后3个月末眼压变化情况;③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并发前房积血/炎症、角膜水肿及后囊浑浊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恢复情况

实验组治疗后裸眼视力达到0.5的患者为62.79%(27/43)、矫正视力达到0.5的患者为74.42%(32/4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9.53%(17/43)、53.49%(23/43),χ2=4.6537、 4.0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恢复情况见表1。

2.2眼压变化

两组均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眼压,但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变化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前房积血/炎症、角膜水肿、眼压升高及后囊浑浊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见表3。

3讨论

近视是最为常见的眼科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患者人数则达到4亿,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近视群体[3]。高度近视会给患者带来生活、工作上的不便,且容易引起白内障而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具有发病时间早、病程发展缓慢的临床特点,患者晶状体会出现浑浊并逐渐加深,部分患者晶状体可发展成为棕色甚至黑色。

临床手术治疗是该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视力恢复。但由于易被患者忽视而导致就诊时多已出现核性白内障,且以Ⅲ~Ⅴ级核居多,其悬韧带的数量已相对减少且质量较脆弱,而前房加深、巩膜隔无法紧贴在晶状体表面,降低晶状体稳定性,导致手术过程中容易脱位[4]。因此对该病的手术治疗需要尽可能维持前房及晶状体稳定,减少或避免手术自身对眼球组织的刺激[5]。超声乳化术式作为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标准术式已得到普及,其切口小、损伤少、术后视力恢复效果较好且快、散光小等特点成为突出的临床优势。但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通常核大且硬,应用超声乳化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尤其对超过Ⅳ级硬度的核乳化效率较低,且透明皮质量较多、抽吸难度较高[6];同时这种术式对治疗仪器、设备要求较高,治疗成本较高,且高度近视患者操作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无法在整体患者和基层医院中广泛推广应用[7]。SICS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已经极为成熟,该术式同样具有超声乳化术切口小的优势,而且整个手术过程呈相对封闭状态,巩膜隧道切口较小,隧道可以向角巩膜缘内延伸1mm,这样可以使眼内空间更为稳定,满足对前房稳定性的要求[8];且在手术结束后可以通过球结膜对切口进行遮盖而提高密闭性,如无渗漏则可不必缝合,这样降低了缝合需求及损伤,亦降低了术后感染及散光的可能[9];同时,对悬韧带、视网膜等眼内组织较为脆弱的高度近视患者所造成的刺激明显较小[10];而对于晶体核较大而硬的情况,相比超声乳化术明显提高了稳定性与安全性;实施环形撕囊可以避免晶状体硬核向前移动进入前房内而损伤内皮,同时如术中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则可以通过向前囊膜上方注入粘弹剂而稳定人工晶状体不移出睫状沟[11],显著降低和稳定眼压。相比超声乳化术,SICS最为突出的是对手术仪器、器械没有较高的要求,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进行开展应用[12]。徐勇玲等[13]通过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观察,发现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与超声乳化治疗效果相近,而并发症并没有增多。本研究结果亦显示,实验组治疗后裸眼视力达到0.5的患者为62.79%(27/43)、矫正视力达到0.5的患者为74.42%(32/4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9.53%(17/43)、53.49%(23/43),两组均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眼压,但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前房积血/炎症、角膜水肿及后囊浑浊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SICS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能够有效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效果确切。endprint

综上所述,SICS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能够有效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具有与超声乳化相近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且对医疗条件、器械要求较低,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田自景.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体会[J].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224-1225.

[2] 崔浩,王宁利. 眼科学[M]. 第2 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12.

[3] 刘万军,田学敏,李培军,等. 高度近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4):300-302.

[4] 吴连井,周武英,罗浩,等.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复明中应用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5):571-574.

[5] 宋汉义. 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白内障112例的体会[J]. 广西医学,2010,32(11):1372-1373.

[6] 姚晓明. 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6-62.

[7] 吴雨玻,杨海燕,郝文文,等.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疗效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93-194.

[8] 李长生,王炜. 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初探[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18-119.

[9] 冯桂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2):146-148.

[10] 赵颖.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30例[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2):304-305.

[11] 乔吉祥. 高度近视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96 例[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1):96-97.

[12] 苏晓华,段慧静,田虹. 非超小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与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08,16(5):58-59.

[13] 徐勇玲,陈凡,施凌平,等.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 临床眼科杂志,2011,19(6):528-530.

(收稿日期:2014-03-27)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3种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对比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46例临床治疗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白内障复明术手术室护理体会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对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