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萧艺
2014-09-27
萧艺,职业画家。中国美协花鸟创作室创作员、北京2010美术馆常务馆长、中国楹联学会艺术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北京长城将军书画院常务院长、华夏商学院美术馆馆长。
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画家)
看到你的画展很有感触。像你这样沉得下来、走传统绘画的人,不是很多。你的画很有新意,强调文化属性,路子非常正,书法写得不错。今后多注意理论研究,让你的画风与理论联系起来,对绘画创作会更好一些。
薛永年(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理论家)
大幅有一定气势,小品有韵味,有深度,路子正,构图再多变一些。你很注重画面的文化性,书法、诗歌也不错,艺术修养也逐步展示在作品里,这对花鸟画家太重要了,希望你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张立辰(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理论家)
萧艺是一个很重视笔墨的画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画的都是以墨为主,强调笔墨。这批作品构图闪得开,很大气又有新意,巧妙地结合了传统中国文化元素,发展自己绘画语言有些个人风貌。今后认真画一些大写意会对你提炼画风很有帮助。
郭怡琮(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院博导)
你有一些画很传统,对海派情有独钟,尤对任伯年的画你下了一番功夫。我也很喜欢任伯年作品,年轻时对着真迹临过很多次,每次都有新的感受。你选任伯年作为艺术突破口,很对。创新这部分画得很稳,色彩少了些,构图不错。但需要进一步完善,要有大花鸟的思想,画出风格。你笔墨已达到一定高度,运用传统功力,画一些热带植物,构图满一些会更好。
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油画家)
你画的仙鹤与芦雁远看很有体积感,近观在宣纸上很温润,看得出来你创新这层技术运用得很自如,生宣纸上反复染不容易。其他的画都能这么表现,会放宽思路的,个性也就显现出来了。
于志学(中国美协理事、冰雪画创始人)
传统画你一画就是二十多年了,表现来表现去,内容题材总是那些,别说创新,我看连激情都很难发挥。而你画的这些芦雁仙鹤就不同,没有人这么画,这就是创新,而且技法很独到,下过一番功夫研究出来的,构图很好。就这么画下去,不要去考虑别人怎么说,你得有我这种劲头,一意孤行,只有成功时,才会感觉到创造美是最快乐的。
贾平西(著名花鸟画家)
你总是爱吃古人的残汤剩饭,连骨头渣子都吃了,一旦卡在脖子里,咽不下去,吐不出来,非死不可。所以走传统路是很危险的,你倒是吃进一些,也吐出一些来,不过这还不行,不吃别人剩下的馍,哪怕吃自己的夹生饭,走自己的路,你就是大师。
陈玉圃(天津大学东方艺术系博导)
我看过几次作品,这批创作得最好,小扇面画的茶文化都很灵动,笔墨不俗。你口口声声说自己画得很俗,从你的作品中看得出你是俗中求雅,对雅的理解很有新意。构图很巧,画起来很文气,强调文化在画面中的表现。以后多注意笔墨,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强调色彩的简练性。
姜宝林(中国美院博导、著名画家)
你的画很强调色彩与墨的关系,紫藤画得很棒。在任伯年画风基础上又有新意。你对传统绘画认真研究过,但其实没有继承传统这根主脉,你画什么都没有用。绘画创新是必然与自然的结果,急不得。你在构图上尝试一下对角构图法,画得再拙一些,甩开中庸温和表现手法,对你会有益。
杨延文(北京画院著名画家)
你这批作品画得不错,很受看,我个人觉得画得受看是很不容易的,不好画。你画得不俗气,就是藏家们看你的画一定很喜欢,因为你知道当今画坛缺什么。通过你的作品给我们展示的田原风光、绿色蔬菜、时令水果、山中品茗让人有到走进深山做隐士的感觉。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心很静的画家。
霍春阳(天津美院、博士生导师)
当今写意花鸟画比山水、人物创新都难,很多花鸟画家画的都是千人一面、毫无激情的作品,随处可见,看到萧艺书画作品给耳目一新。他画得很清雅,笔与墨都精到,书法、诗歌写得都不错,修养较全面,这是很多花鸟画家所不具备的。萧艺选择清供图茶文化,很好地将身边的生活表现出来,其实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你能不能发现他,美随处可见。萧艺追求的让观画者静静观赏他的画,这一点他做到了。
史国良(著名画家)
这批画中芦雁画得比较新颖,采用多次水冲的方法表现羽毛很有质感,这在生宣纸上画很难控制。这种技法创造得很不错,画得很丰富,月色意境很新,又不失笔墨,很有发展。茶文化画这种题材还没有人这么系统地画,看来对紫砂壶和茶类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完善就是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