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澍群的画
2014-09-27伊原
伊原
澍群,1925年生,湖南醴陵人,原姓贺,号异寰,字启宇。自幼酷爱自然,酣于书画。青年时期先后就读于华中高级艺术师范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入广州美术学院研习。经数十年勤奋笔耕,以书、画、文章并长见誉于世。其所作花鸟画笔法讲究、水墨淋漓,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而造型生动、清新自然,饶有今人与个人意趣。作品流传于中、日、美、澳、英、德诸多学者斋室,为人所珍。书法主攻南帖,兼及北碑,雄健潇洒、自具面目,作品刊刻于“屈原碑林”“北大荒碑林”。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约书画家、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省直机关书画协会顾问。其艺术成就已被收入《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等大型辞书;《羊城晚报》《南洋商报》、湖南卫视等曾专题介绍其艺术成就。著有《齐白石题画诗选注》《澍群画集》。
源于对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精华的感悟,澍群的内心世界是平和、自然而又乐观进取的。在他看来,茫茫宇宙之中,人与自然界的一切,包括动物、植物,乃至山石土地,都是互为依存,互为生发的,都应当是一种自然和谐的关系。所以他很喜欢画花鸟,他的作品的主题,总是歌颂自然,歌颂生命。
在他看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就以植物为例:一根藤子,长到几丈甚至几十丈长,都能从根到尖输送养料、水分,营养整体,生生不息。而中国画用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是最适合表现这种生命力的工具。一个画家最有意义的事,就是不断追求完美表达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本领。同时,也在这种追求中无形地使自己的身心受到极其有益的影响,以至使自己的作品也能让观众受到这种感染和影响。
他画的鸭子、燕子、鸡仔、虫子,少则一两只,多则成群成队,千姿百态,矫健活泼,栩栩如生,见其物,如闻其声,笔情墨趣,酣畅淋漓。
他画藤子,笔走龙蛇,挥洒自如之态,有如一位太极高手舞着慢稳圆柔太极拳,笔墨流注处,一派温文尔雅之象。明眼人看来,却是内蕴千钧之力,刚柔劲健,全在指掌间迸发出来。
看澍群的画,心旷神怡;看澍群画画,令人精神抖擞;听澍群侃画,你会感到他悟到了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自然哲理。
澍老虽已耄耋高龄,天天仍游弋求索于翰墨丹青之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