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存到生活

2014-09-27王菲

文艺争鸣 2014年4期
关键词:雷蒙德族裔亚裔

王菲

徐忠雄(Shown Wong,1949—),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开拓者,有影响的华裔作家。1974年与赵建秀等人合编了著名的《唉咿!亚裔美国作家选集》(Aiiieeeee!An Anthology of Asian-American Writers)。正是这本选集推动美国华裔文学正式进入美国主流文学的视野。1979年凭借其第一部小说《家园》(Homebase)挤身美国华裔文坛。时隔16年,徐忠雄再次创作小说《美国膝》(American Knees,1995),以其独特的视角,真实再现了当代华裔对于自身身份定位的重新思考。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美国人》,并于2006年3月在美国上映。作为华裔作家和华裔文学史的书写者,徐忠雄亲历了华裔文学的历史和发展。他基于自身体验的表述,表达了华裔作为离散群体的心声。

一、家园:一个四代华裔家族的根基

徐忠雄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地位大多来自他与赵建秀等人合编的《唉咿!亚裔美国作家选集》,但他的小说(镓园》也是美国华裔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一部经典。在被多个出版社拒绝后,《家园》1979年由黑人小说家以实玛利·里德(Ishmael Reed)的出版社出版。出版后不久便于1980年获得太平洋西北书店奖(the Pacific Northwest Booksekkers Award)和华盛顿州作家节奖(Washington State Gover-nors Writers Day Award)。纽约的主流出版社企鹅书局的羽毛丛书在1991年再版了该书。

索尔伯格(S.E.Solberg)在该书1991版的后记中评价道:“对家园的追寻引发了回忆和历史,引发了寻找将美国华裔羁绊于美国的根基……地域感的观念始于一个传说,陈雨津用这个传说对土地重新命名,在命名的过程中创造了他的家族的神话。”金惠经(Elaine Kim)认为该书是对美国华裔遗产“成功的再认”。

小说有着极为灵活的叙事技巧,通过讲故事、书信、回忆、想象、梦境与现实的不断交错、过去与现在的反复跳跃、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交织使用等叙述策略,向我们展示了华裔立足美国的艰难历程。小说语言简练无华,但蕴含着深厚而真切的情感。通过追寻祖辈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并想象他们曾经历过的种种遭遇,回忆父亲是如何培养自己美式英雄主义气质,主人公陈雨津(Rain-ford Chan)结合四代华裔的经验,在一次次西部旅行的过程之中绘制出了一幅想象中的华裔地图,力图从地理和精神上证实华裔的“美国性”。

作为第四代华裔的陈雨津,游历过所有美国地标、有过美国男孩所梦想的童年、在体育方面拥有骄人的成绩,但这些并没有帮助陈雨津摆脱“陌生人”的困境。他越美国化,在被边缘化时就越容易受到伤害。十六岁的陈雨津在水球赛中当选为学校的“最有价值球员”,“我的教练对一群运动员、家长和教师说我是这所高中历史上第一个在体育运动中获此荣誉的中国人”。颁奖时教练又说道,“雨津给球队、这所学校和他的种族带来了荣誉”。陈雨津此时感到自己被异化,“他用一种我无法辨别的空洞声音说着……我不想要这个奖,我不需要它,我需要一直奔跑”即便符合了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成功标准,华裔依然是陌生人。单纯的文化认同不足以证实华裔的“美国性”,只有找寻到自己在美国的根,才能在美国找到真正的家的归属感。

曾祖父修建过穿越内达华山脉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祖父在牧场养过马,当过伐木工,修建过横贯美国东西的公路;父亲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是一位优秀的海军工程师。陈雨津的父辈们在各自不同的年代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为美国社会做出了各自的贡献。通过铭刻父辈们在美国留下的轨迹,徐忠雄透过主人公陈雨津建构出美国华裔独特的族裔感性。“我要用我以前去过的地方来命名我生命中的所有重要时刻,加以分类,以便从记忆中挖出,找出我生命的稳定脉搏。然后把我的生命扎根在这些地名中。”华裔祖先一百多年前就出现在美洲大陆并参与美国开拓、建设的历史,这就足以证明华裔在美国生存、发展的合法化。陈雨津游历过所有美国西部华裔男性先辈曾经到过的地方,并且用这些地名来定义自己的美国身份,宣称美国是自己的家。

赛义德在其早期专著《起始:意图和方法》中指出,作家创作的“起始意图”并非一种简单的作家本人的主观意愿,而是社会诸种力量的合力体现。在《世界、文本、批评家》中,他更是在转型基础上指出,当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之一是应拥有“对抗性的批评意识”,他们有责任介入到由前文本、文本和超文本所形成的文化构成中去。实际上,文学文本脱离不了历史文化语境和价值判断,其构成本事亦是一种历史性的构成。《家园》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末,追溯华裔在美国长期被湮没、被消声的历史,摧毁主流社会关于华裔,尤其华裔男性“被阉割”的话语霸权,重新构建华裔的美国人身份是徐忠雄第一部小说的主题。

二、“华裔美国人

《美国膝》是徐忠雄时隔十六年之后,创作的第二部小说。从男性的视角,围绕亚裔族群漂泊男女的遭遇,刻画了不同形色的人物心态和情态。小说从华裔男主人公雷蒙德·丁(Raymond Ding)与同为华裔的妻子达琳·周办理离婚开始。雷蒙德是一位四十岁土生华裔,从小在旧金山长大,是家中的独子,是孝顺父母的“中国式的好孩子”。与达琳结婚后,在她家自营的中餐馆里当经理,在富有的岳父的羽翼下继续扮演孝顺的“半子”角色。婚姻的破裂令雷蒙德杰对于自己的华裔身份深感困惑,“在你妻子的律师从你那里搜刮得一分不剩之后,你就不再是一个中国人了。”雷蒙德是一个典型的“香蕉人”(jooksing),他从没有到过中国,脑海中的祖籍国中国是从书本、媒体、父母的故事中得到的一些模糊认识。与妻子离婚,离开她身后“中国式”的大家族之后,雷蒙德遭遇了身份危机。家对于雷蒙德而言,不仅是居住的地方,而是带有养育、起源和归属的意味。家是一个人的归属地,是一个人的归宿。因此对于雷蒙德,家代表归属。与华裔妻子的离婚意味着雷蒙德不再对中国文化完全认同,所以他并没有把家与中国联系在一起。endprint

离开唐人街之后的雷蒙德,凭借自己的硕士学位在杰克伦敦学院少数族裔学生事务办公室谋求到一份主任助理的工作,并且开始和各种肤色的女人约会。雷蒙德在《华盛顿邮报》的一次餐会上认识了二十六岁的奥罗拉·克瑞恩。奥罗拉有着一半日本血统、一半爱尔兰血统,皮肤白皙、身材修长,同时又有着较明显的亚裔特征,是亚裔男孩心中的理想情人。二人很快坠入爱河,奥罗拉不久便搬到旧金山与雷蒙德同住。在与奥罗拉相处的过程中,雷蒙德总是想把自己对亚裔身份的理解强加给女友。种族、族裔是雷蒙德经常谈论的话题,而奥罗拉感觉米饭是自己生活中唯一能肯定自己亚裔身份的东西,这构成了他们之间最大的矛盾。雷蒙德从奥罗拉身上也不能感受到家的慰藉和温暖。雷蒙德一直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家园,与其说是在寻找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不如说是寻求一个情感空间、一个精神家园。家是“一个用墙围起来的归属地”。家的归属感的建立包括自我主体的建构和身份的认同。寻找家园即是寻找自我。

雷蒙德没有像《家园》中的陈雨津一样,需要在不断的旅行中有意维护华裔对美国这块土地的所有权,把家与宿主国美国完全联系在一起。他把自己对家的定位与自己的女朋友们联系了起来。在小说结尾处,雷蒙德想要在地图上确定自己女朋友们的地理位置。通过标注女友们的坐标,回忆自己与她们在一起时的不同生活、自己对她们的爱,找到自己对家的归属感。这就能解释当代华裔在解决了生存的根本问题之后,面临在被同化与不被同化之间作出选择。他们可能选择被同化,也可能选择不被同化,或者选择一定程度的融合,但是不被完全同化,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征。雷蒙德选择认同自己的离散身份,承认自己的族裔特征,不再为“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中国人”的双重边缘心态所缠绕。

时隔多年,美国华裔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徐忠雄在《美国膝》中探讨了在融入乃至被美国社会同化之后,华裔新生代又重新回头审视自己的民族根源和离散身份。穿梭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异域文化两个不同世界,华裔美国人似乎无法完全融入其中任何一个。从来自于祖辈的本民族文化到置身其中的西方文化,华裔在不断寻找其恰当的身份定位。由于社会环境、经济形势和政治动机等因素的变化,华裔群体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中,重新考虑自身的存在状态,身份定位不断变化。在跨越文化的两个世界中生活,华裔历经文化归属的困惑,有选择地适应美国宿主文化,不断融合、演化而形成一个新的文化,一个既同中国祖籍文化和美国宿主文化有关,但又和它们不尽相同的文化。在这个新型的文化模式中,当代华裔已不再一味追求“美国人”的单一身份,而是认同自身的离散身份,接受非此非彼的居中身份,承认自己是具有华裔族裔特征的美国人。

三、男性声音与女性角色

美国在《家园》中被具象化为一位宛如芭比娃娃般的金发女孩,她“爱摆架子、苗条、腿部修长、金发、胸部丰满、健康、天真、芳龄十五、上高中、爱抱怨,是啦啦队队长”。这个典型的美国金发女孩是陈雨津十五岁时的梦中新娘和成人后独自旅行时的幻想对象。徐忠雄以华裔男性对白人少女的征服来影射华裔男性的美国化,但这种叙事策略极有可能激起女权主义者的抗议。毕竟,以性别压迫为代价的胜利并非完胜,将美国具象化为骄傲天真的金发女孩也显得过于片面和一厢情愿。同时,从主人公不时显示出自己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出色表现和过人的男性气质中可以看出,《家园》隐藏着对女性的消费,以及用主流价值观界定华裔男性气质时的“双重意识”。《家园》中塑造的美国华裔身份是英雄主义的、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华裔身份。在这个关于男人如何“努力追寻某种既定政治归属感”的故事里,女性角色是他们在追寻美国进程中一言不发的障碍或是客体。毫无疑问,《家园》对华裔父系传统的追寻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和文化隐喻。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种对父系英雄传统的追寻是以忽略和放逐华裔女性为代价的。

与《家园》中回避女性角色不同,《美国膝》更加真实地再现了当代华裔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生活状态,特别是雷蒙德与奥罗拉和贝蒂之间的感情纠葛。对于其中较有争议的性爱场面的描写,徐忠雄有着自己的理解:“翻开华裔文学史,你会发现亚裔文学中缺乏对亚裔的性身份的刻画。在电影中也一样。如果电影中有华裔男性性生活的片段,那也是扭曲的、类型化的描写。他们要么在强奸,要么有性功能障碍。所以说《美国膝》中有关雷蒙德性生活的片段非常重要,性的身份是有关种族问题、身份问题探讨中重要的一环。作为作家,我可以在雷蒙德和奥罗拉的爱情故事中刻画他们的性爱场面,也可以不这么做;但我决定描写他们的性爱场面,因为这些描写有助于塑造华裔的性的身份,这样小说中的华裔人物才丰满,他们的族裔身份才完整。与此同时,对雷蒙德性爱生活的描写也是我用来反抗亚裔在美国社会中被忽视的一种方式。在美国社会中,人们对亚裔常常视而不见。有了这些性爱场面的描写,读者的眼睛不仅要盯着这些亚裔人物,而且看到的是他们裸露的身体。《美国膝》的电影是美国影片中第一次正面展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亚裔男子与两个女子的爱情与生活。”徐忠雄认为小说中的这些性描写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我们不妨将其视作作者针对主流文化肤浅看待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这一事实所进行的一种批判,以及他对阻碍华裔美国人构建自身主体性,宣示自身差异性的二元文化论所进行的一种抵制。

作为男性作家,为了矫正白人主流对华裔男性“缺乏男子气概、女性化、柔弱”的刻板印象,徐忠雄在《家园》中挖掘华裔男性的英雄传统,展现华裔男性的强悍之风。然而,对于这种男子气概的追求遭到了不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者的质疑。张敬珏在《女勇士对太平洋中国佬:华裔美国批评家必须在女权主义和英雄主义之间做出选择吗?》(The Woman war- rior versus the Chinaman Facific:Must a Chinese American Critic Choose between Femi-ni sm and Heroism?)一文中就曾尖锐地指出,“如果美国华裔男性用亚裔英雄去倡导男性的进攻性,他们就会冒以压迫者(白人主流)的形象重塑自己的危险——虽然穿着亚裔的全副盔甲”。endprint

《美国膝》中的雷蒙德则不再是一个强悍的男性形象。他是一个融合了某些中国书生传统精神气质的男性人物:良好的教育背景,文质彬彬,谈吐风趣,有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坚信自己的亚裔:身份以及自己对亚裔身份的理解。这种刚柔相济的男性形象颠覆了西方固有的关于男性气质的二元对立,对于构建华裔男性形象还是具有一定启示性的意义。

结语

文化身份认同是徐忠雄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华裔一直被看成是“陌生人”,永远不可能完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即使他们接受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也还是会被看成“模范少数族裔”,还是不能享有和白人主流平等的权利。身在异国他乡的华裔所要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生存的问题。为了表明自己和白人主流别无两样,华裔会有意识地淡化自己的族裔性,认同自己的美国人身份。当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在以多元文化为特征的当今美国,华裔发现自己的族裔特性也可以让自己更加从容地生活。于是,他们选择既不完全认同于祖籍国中国的文化,也不完全认同于宿主国美国的文化,而是通过在美国生存和生活的逐渐演变中,形成华裔特有的精神特点和价值观念。“身份政治由早期强调文化民族主义和美国本土性,转变成现在强调多样性和离散;从‘宣称美国是自己的家到铸造亚美之间的联系;从专注于种族和男性气质到围绕族裔、性别、性和阶级的多种关注;从首要关心社会历史和社群责任到陷入后现代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可能。”

身份是有源头、有历史的。与一切有历史的东西一样,身份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化。它决不是恒定的,而是“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利的不断嬉戏”。华裔族群的民族认同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会随着生活环境和华裔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华裔族群内部也不可能毫无例外地认同于一个共同的文化身份。因为,除了族裔,阶级、性别、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在决定着每一个华裔的选择。而每个华裔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身份的认同也会不同。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一个固定的、不变的、单一的华裔群体身份是不存在的。美国亚裔评论家骆里山(Lisa Lowe)在1996年出版的《移民场景:亚裔美国文化政治》(Immigrant Acts:On Asian Ameri-can Cultural Politics)一书中,受斯图亚特·霍尔“流动身份理论的启迪,对美国亚裔身份的书写提出了具有特色的诠释:“亚裔美国人并不是一个自然的、静止的群体,它是一个社会性地建构出来的整体,一个受环境影响形成的特定的立场,为了政治的原因而存在”。华裔族群离散身份的多样性、异质性和杂糅性正是华裔在美国生存、生活的嬗变结果。

(责任编辑:吴景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雷蒙德族裔亚裔
杨紫琼:首位奥斯卡亚裔影后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6000多起针对亚裔仇恨事件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雷蒙德·卡佛:《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
迟到的断想
蜂鸟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
祖籍国与离散族裔的关系:比较与理论的视角
人民是否有权决定废除对少数族裔的优待?(上)——密歇根州诉捍卫平等权联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