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2014-09-27中共常州市委研究室
中共常州市委研究室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被誉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发展潜力巨大。资料显示,美国和日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超过20%,在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影响波及全球。
一、常州文化产业发展迅捷
常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文风昌盛、底蕴深厚。如何把“文化古城”发扬光大,建成“文化名城”,常州做出了诸多探索。近年来,切实把大力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经过多年的培育,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成为常州文化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创意产业基地、环球动漫嬉戏谷、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等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江苏省文化发展先进地区,实现了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的同步提升。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已有9000多家文化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比重超过10%。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70.15亿元,攀升到2011年的139.29亿元,再到2012年的196.75亿元,年年迈大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由2010年的2.3%,上升到2011年的3.89%,再到2012年的4.96%,连续两年排位全省第三,仅次于南京和苏州。产业门类相对齐全,形成了以动漫游戏业、影视传媒业、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会展业等6个行业为主,演艺娱乐业、创意设计业、出版发行业等3个行业为辅的发展格局。
产业载体稳步发展。常州现有1家国家级、8家省级和25家市级文化产业基地,其中,创意产业基地、环球恐龙城、动漫嬉戏谷、春秋淹城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已集聚企业600多家,拥有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公共服务平台30多个,先后获得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8个国家级产业园区牌子,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突破3万名,2013年基地营业收入超过210亿元。
产业骨干快速成长。近几年,常州文化产业基本形成了大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跟进的格局。以三大主题公园、天目湖、天宁寺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业,以大华印刷、东方印务、金坛古籍印刷为代表的印刷复制业,以霍克展示、吟飞电子、玉宇电器、瑞声科技等为代表的文化制造业等行业不断做大做强。“中华恐龙园”成为全省首个获得“国字号”商标的文化企业,由其主导的《主题公园服务规范》成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推行实施。目前,常州拥有3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3个国家重点动漫产品,20家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10家企业成为全省首批重点文化科技企业,产值超亿元文化企业达36家。
产业投资多元并进。社会资本正广泛进入常州文化城、宝盛园、西太湖智慧谷、清琪雅韵等文化产业载体项目建设,一大批民营品牌企业脱颖而出,全市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占文化企业总数比重达到60%以上,由国资、民资和外资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二、常州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可行路径
常州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对照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园区集聚度还不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数量还不多;新兴业态的发展潜力挖掘还不够;文化企业“软、小、散”的问题还较普遍;缺少在全国有持续影响力的知名产业品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等等。因此,常州将进一步明晰发展战略,突出“文化与创意、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制造、文化与旅游、文化与设计”的五大融合,着力在集聚产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尽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基本建成以创意和内容生产为核心,龙头企业为带动,产业基地为集聚,结构合理、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做大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并落实到空间布局与土地等资源要素上,形成一批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园区(基地),集约化使用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重点构建沿东经120创意文化产业带、沿运河传统文化产业带和沿山水生态文化产业带(依托天目湖、太湖湾、茅山等山水景观,构建生态文化产业带)这三大“区域文化产业带”。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布局,以常州创意产业基地为产业核心,做大做强国家广告产业园、瑞声科技视听设备产业基地等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形成集聚效应;以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遗址、环球动漫嬉戏谷、现代传媒中心、国家动画产业西太湖基地为建设重点,以科教城创意基地为智力支持,以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中华纺织博览园、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为重要载体,打造一批错位发展、彰显个性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力争到2015年形成2个规模超100亿元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做强骨干企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组织实施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优先培植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积极发展以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业态,重点扶持吟飞电子、瑞声科技、灵通展览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文化骨干企业,充分发挥优秀文化企业的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组织开展文化项目招商,大力引进文化创意、新兴媒体、休闲娱乐等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企业,以大项目、好项目提升常州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常州文化中心、东方盐湖城、常州中国环太湖艺术城等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带动常州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到2015年底,力争培育30家收入超亿元的大型龙头文化企业、200家规模以上重点骨干文化企业。
做精发展平台。采用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方式,加大对基础性强、公共特征明显的共性技术开发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构筑技术创新平台,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扩大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规模,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构筑金融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信贷融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监测、预警、预测、统计信息组织体系,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产业政策和产业目录数据库,成立常州文化产业协会,构筑公共信息平台,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指导效益。分行业研究开发版权资源,构筑版权服务平台,为全市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印刷复制、工艺美术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创新、保护、管理和运用服务。支持、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构筑区域合作平台,完善与上海、浙江及周边兄弟城市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文化产业资源的跨地区高效流动和优化整合。
做特产业品牌。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重点开展旅游演艺、影视出版、动漫游戏、休闲养生等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塑造。以天目湖、恐龙园等为主体塑造常州文化旅游的品牌,以创意产业基地、环球嬉戏谷等为主体塑造动漫游戏的品牌,以艺博园、“常州三宝”等为主体塑造工艺美术的品牌,以吟飞电子、玉宇电器等为主体塑造文化用品的品牌,以宝盛园、南田苑等为主体塑造休闲养生的品牌,以银河动漫、常州文化城等为主体塑造书业发行的品牌,以传媒大厦、卡龙影视等主体塑造影视传媒的品牌等等,建立文化产业品牌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全力培植20个左右重点文化产业品牌。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品牌的经济竞争力、文化感召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和文化产业增值能力,不断拓展文化市场的发展空间。
做优发展环境。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土地等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为文化企业提供政策、市场、人才、融资、咨询、版权等服务保障,助推文化产业裂变式发展。用好、用实市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创新扶持方式,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撬动文化产业更大的市场潜力。积极为企业组织申报部、省两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和项目,力争每年争取省级以上扶持资金超过2000万元。完善文化产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入保险公司、产权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支持模式,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企业投融资渠道,加快中华恐龙园、卡龙动漫等10家重点文化企业上市步伐。制定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战略,鼓励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强化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吸引一批跨国公司、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培训组织来常建立文化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各类文化人才教育培训网络体系,重点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培育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持之以恒办好“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文化创意项目对接会”等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常州文化项目资源,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项目与资本对接、发展与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浩 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