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14-09-27张益飞朱保华王化旭钱莙周菁

成人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思考实践

张益飞+朱保华+王化旭+钱莙+周菁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7.030



【摘 要】在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创新思路,谋求发展。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结合校情,紧扣时代脉搏,以创新发展的思维开拓工作,大力实施“三四六”发展战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并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7-0099-03

【收稿日期】2014-04-18

创新学校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剂,也是实现学校科学、高效、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从自身校情出发,以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契机,确立了“创新思路,彰显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本思路,着力实施“三四六”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打好“三张牌”

职业学校既有其所属教育类别的共性,又有自身独具的个性,这既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也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以地质勘察类专业为主,办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在发展中围绕专业特色打好“三张牌”:

1打好“历史”牌。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秀的校友是学校宝贵的历史财富。从学校近60年办学历史中挖掘历史资料,总结历史经验,提炼校园精神,树立成功典型,让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经验、精神和楷模为一代又一代的南工人学习铭记、内化传承,从而以“三光荣”、“四特别”的地质人精神激励引导广大师生,扩大学校影响力,提高学校声誉。

2打好“行业”牌。面向行业、服务行业是学校的办学定位。依托地质职教集团等优势资源,一是面向行业企业,为行业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服务行业企业,运用学校人才优势、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行业企业服务,在服务中求支持、求发展,在服务中扩大办学影响。三是依靠行业企业,学校不是全封闭的,需要向行业学习、需要收集行业信息、需要借鉴行业企业经验,需要依据行业需求,完善育人模式和调整专业结构,需要行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四是引领行业,站在地质、建设、信息等行业技术的前沿,进行专业技术改革和创新,帮助行业企业提高生产、施工技术水平。

3打好“精品”牌。实现学校可持续、科学发展,学校教育必须是一种精品教育,只有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育职业道德高尚、技术技能精湛为目标,实施“全面育人”,才能真正担当起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才能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通过建设精品课程、造就精干队伍、实施精细化管理、练就精湛技能、打造特色校园,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确立“四项”原则

确立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及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学校整体层面上的谋篇构局。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根据校情确立了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管理兴校”、“特色名校”之路的四项基本原则。

1“质量立校”是基础。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培养合格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因此,全校教职工牢固树立了正确的质量观,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符合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完善和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运行机制,把学校人财物资源配置和主要工作集中到各教学环节和提高质量上,以质量提升求发展。

2“人才强校”是关键。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构建人才成长载体和人才成长环境,努力推进人才培养、使用和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工作。大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人才选拔聘用机制、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依据学校实际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开拓、敢于担当、勤政廉洁、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奋发向上、善于推动学校职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高素质党政管理队伍;建立一支乐于奉献、善于服务、业务熟悉、厉行节约的后勤保障队伍;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根本保证。

3“管理兴校”是保障。“科学管理”是提高质量的保证。学校不仅要明确做什么,更要明确怎么做,即用什么样的观念和模式去管理学校、促进学校快速健康发展。学校着力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坚持依法治校,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破除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形成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机制、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能设能撤的机构运行机制,用机制调动人,以制度管理人,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打造“智慧校园”、“特色校园”和“文化校园”,切实发挥“管理兴校”的保障作用。

4“特色名校”是目标。品牌特色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特色名校”战略是学校稳定万人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的需要。学校确立内涵发展道路,着力打造被社会和同行普遍认可的“地质”特色,在双师建设、经费保障、对外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将地质类专业做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品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并以此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建设一批有影响的管理特色、文化特色、质量特色和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特色人才,进而凸显在职业院校中的名校地位和品牌特色。

三、做好“六项”重点工作

1以建设国家示范学校和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为契机,加强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的衔接吻合,在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测和评价体系”。为此,学校对照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目标、任务、标准和指标,精心组织,加强学习,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按计划、按要求规范操作。以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缺什么补什么”,“要求什么做什么”,强力推进各项建设,争取按时、按质完成,及时通过验收。同时,注重实效,在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时刻牢记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需要,经费和精力切实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上来,为学校的规划与发展奠定基础。

2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高低的重要表现”。根据现代职业教育规律及我校师资数量和学生数比例不合理、师资结构不平衡、“双师型”队伍有待改进的现状,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其具体措施: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按照各专业学生数和校情,引进专任教师,尤其是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和名师。二是出台和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强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和提高教师质量。优化教师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待遇,实施“名师”工程,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科学核定教师编制,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独立承担生产项目。三是加大兼职“双师型”教师的聘任力度,规范兼职教师的管理。从行业、企业中聘任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任教,修订兼职教师聘任标准,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实行校系两级管理。四是创新机制。继续推行和创新优秀的雇员制教师转正机制,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作为教学助手,充实到低年级的辅导教学和实践教学中。

endprint

3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提高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学校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高职、中升本、高转本衔接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学、实训课教学;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做中学,做中教”;以地质职教集团为平台,推进校企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加快教学信息化步伐;加强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督导工作,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推进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实验、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使专业建设适应市场需求、效益明显、特色鲜明;重点建设传统和优势专业如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和测量工程技术专业,使其逐步成为学校骨干专业和品牌专业,大力扶持市场前景看好的特色专业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稳步建设新专业。适当控制专业数量,做到开设一个、办好一个,使每个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着力抓好课程建设,确保所有专业骨干课程达到合格标准,30%达到优质或精品课程标准。

4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努力开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学校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施“25+05”和“45+05”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多证融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对接,实现专业教学与工作实践紧密对接。建立“教学工厂”,教师或企业人员带领学生利用学校实训室完成企业的实际项目,实现教学目标,并注重经验的积累与分享,学校信息中心和各系联合建立了网络学习空间,将教师带领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以及教学过程、数字化资源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下来,供全校师生分享,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开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5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机制。职业教育是服务并依赖于区域产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因此,多途径多形式实行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创新建立了基于“经济实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指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部分相应资源融为一体,即构建由学校相关专业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相应的生产经营资源整合组成“产教融合”的紧密型“经济实体”。校企双方合作特色体现在共同办学、共同育人、共同生产、共同经营,以此为平台通过资源共享,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和为企业培养实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革新及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校企责任共担、利益捆绑、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个人利益与校企合作的经济实体效益挂钩。真实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6以地质文化建设为主线,着力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在校园环境整体改善的同时,以地质文化建设为主线,着力构建“三光荣”“四特别”传承创新的富有地质文化特色的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如大型地质模型、地质人物雕像、地质景观、以地质名词为主体的建筑和道路命名、地质标本橱窗展示、地质陈列馆等,特色鲜明,处于全省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前列。

四、实践效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学校已逐步成为江苏省乃至国内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职业学校。稳定办学规模12000人,毕生对口就业率92%;双师型教师占92%,高级职称教师109人;牵头成立江苏地质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单位132家;《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研究与实践》和《“双主体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两项成果获江苏省首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基于“经济实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正在推广;技能大赛国家级金牌数和省级金牌数处于全省前列;学校目前是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江苏省首批高水平现代化示范学校、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首批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Z].苏政办发,2012,(194).

[2]赵希军.从美国的社区学院看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J].成人教育,2009,(1):95-96.

[3]周军,唐旭东.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99-102.

[4]杨民刚.战略规划:统领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核心[J].教育研究,2011,(4):72-73.

(编辑/赵晓东)

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思考实践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