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初探
2014-09-27拥措
拥措
【摘 要】如何将民族地区的语言和文化特色恰当地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是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教育命题。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完成基本的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不同民族的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帮助学生们在语言学习和文化积累方面都打好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小学语文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教学角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182
在少数民族各级教师坚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前提下,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在成绩面前,我们依然不得不正视摆在面前的很多问题和不足。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双语发展特色未能全面凸显出来、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的教学比重不够协调等等。要有力地改变和扭转这一局面,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无疑是比较重大的。因为学生们的双语发展能力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全面认识都是在小学时期就逐渐形成的,而且这个时期学生们形成的很多认识都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语言学习。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高质量完成基本的课本内容的教学,还要更多地关注有关双语教学和文化积累方面的问题,努力帮助学生们在小学时期就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
一、教学形式上要体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特色
当下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在汉语言方面的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学生。造成这样的局面,语文教师显然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我们反思到当前的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之所以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是因为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依附于教材的教学和民族语言特色教学两个方面的关系。有的教师偏重教材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们本身可能使用起来更加熟悉和擅长的民族语言;有的教师过分强调民族语言特色方面内容的教学,导致学生们本身汉语言水平提升较慢。
其实,要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二者本身就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充分计划好用以教材知识传授的时间和民族语言讲授的时间。这样可以确保学生们在课堂上同时在两种语言之间得到很好地过渡和补充。其次,我们要不断尝试如何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语言特色的知识更好地融合于我们的教材知识之中,如果教师可以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们提升两种语言水平的时候就可以实现事半功倍了。总之,尊重民族特色本身就是尊重我们的学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始终研究有助于民族文化特色巧妙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可行之路,要兼而顾之、不可偏废其一。
二、教学方法上要追求多样性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时期的语文知识其实难度并不高,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都不存在能力方面的问题,关键是学生们是否对语文这门功课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常常有教师说到:“我不怕学生们学不会知识,就怕学生压根儿就对学习没有兴趣。”反思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单一的教学方法常常是引发小学生们学习疲倦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追求和尝试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最大化地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说,在讲解一些与学生本身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的语言知识时,我们就可以请学生们畅所欲言,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或者是在讲台上展示的方式更多地参与到主题的讨论之中。学生们在一个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快乐。他们的积极学习感受越多,越有益于学生长久学习兴趣的激发。此外,在讲解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知识时,我们就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引导学生们掌握知识的关键部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总之,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仅是我们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我们尊重小学生旺盛的好奇心的题中之义。毋庸置疑,一名教师只有把握准确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需要,才能最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教学角色上要实现自觉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师道尊严是存在于中国教育界的重要标准。一方面,人们尊重教师在课堂上的绝对的主宰地位,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显然不是孤立的事物,不是被动的知识容器,而是具备主观能动性、好奇心和想象力都非常旺盛的活生生的人。虽然小学生年纪很小,但是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看待和认识事物的视角,进而也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内心认识,强迫性地将我们的想法灌输给学生们的话,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要么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要么引发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感受。
因此,教师必须在传授小学语文知识的时候学会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建立正确的学生观,适当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有转变自身角色的自觉性。比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讲解一些课程,成为小讲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张扬学生的天真个性。这样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各方面素质。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可以体会老师平时上课的辛苦和不易,学会体谅老师,转换角色角度更加支持老师的课堂教学。最终,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
当然,物极必反,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时必须把握好一定的度,如果过分纵容学生的话,很容易造成浪费课堂时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实现转变教师角色的自觉转变不仅需要有详实的计划和设计,提前做好功课,更加需要我们每一名教师的不懈奋斗、不断尝试、不断突破,只有我们在教学角色上自觉转变,我们才能把最好的自己展示在学生面前,也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做一名称职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除了要在语文专业领域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之外,还应该切实转变和改善以往教学上存在的不足,把更多具有民族语言和文化特色的精华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能够在双语知识方面实现真正的提升和进步,我们也才能真正践行我们教书育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