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014-09-27刘凤影袁立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刘凤影++袁立莉

摘 要:积极心理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有着诸多契合之处。将二者结合起来,已成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融入可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理念维度,拓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技术,培育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理想的教育环境。但也应注意,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毕竟是一个“新生”产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相关理论方法尽快“本土化”等任务的完成,势在必行。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3-0127-03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技术和个体的积极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改变传统以治疗疾病、化解问题为核心的“消极心理学”形态,主张心理学以开发人的积极潜能为旨向,要为广大的普通人过上幸福生活提供技术支持。它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学生乐观情绪的培养及个体助人自助独立意识塑造的重要性被极大地提升。

从理论上说,积极心理学以尊重人、尊重价值、着力开发人的积极心理潜能为己任。这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人文关怀作为总的精神引领,从理念到实践,关心学生的处境、尊重个体的尊严、肯定个人的价值具有天然的契合。积极心理学着力塑造人的积极情感体验,锻造积极品格。这又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求通过德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兼具一致性。

从现实上讲,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日益暴露的 “弱点”,同样召唤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介入:首先,教育理念落后。传统教育思维往往将教育的重点落在学生的问题或有“问题”的学生身上,由于过度强调问题,致使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常常被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常的教育方法是,让学生端正态度→纠正错误→改正缺点→解决问题。但客观结果却是,高校中的“学生问题”与“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学生与外部社会并非处于隔绝的状态,随着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经济转型、制度环境革新、观念风俗变迁等因素已深深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许多学生因为没能养成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致使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趁虚而入,进而出现了许多不良心理意识,如行为认识出现偏差、负面情绪积累较多、意志过于薄弱、某些性格品质欠缺等。当代的社会实存已然让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显得捉襟见肘,教育不应是修正错误,而应是从发掘学生的积极品质入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积极品质进行扩展和培育,从而真正让思政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其次,教育实践缺乏吸引力。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课堂教学形式常出现“单向化”特征,教师向学生执着灌输课本内容,有时甚至将教育的“说理”变成“说教”。这种教师是完全施动者,学生是完全受动者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无自由感,认为生命难以放飞、个性难以张扬。加之,思政教育的内容又过分注重其社会性功能,忽视其个体性功能,致使学生在其过程中无法体会到积极情感及精神享受。于是,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难有学习兴趣,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明了,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是相互依存的“对子”,在教育中若失去一方,另一方亦无法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借鉴积极心理学中的人文关怀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提升幸福指数,让学生彰显个性的同时,认识到思政教育是一门能够教会人如何生活的,必须习得的学问。

最后,教育自身孤立,缺少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沟通。毫无疑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然而客观地讲,直到今天,它的教育过程还是孤立的,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仍未形成理想的有机互动模式。许多师生还存在片面理解,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与社会及家庭无关,这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出现不一致甚至冲突时,学生通常会无所适从,最终只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自然产生怀疑与不信任。实际上,只有让社会、家庭及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三者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理念合拍建立联动机制,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效应,让教育效果达到最优。

如何摒弃上述缺陷?让积极心理学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相结合,显然是一条可行之路。学生“失范”行为的出现,归根结底是自己的心理认知出现了差错。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是如何让个体的心理认知健康发展以指导正确行为养成的学问。所以,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来说合情、合理。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运用,教师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反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并促使其将产生的积极情感付诸实践,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积极效果。

剖析积极心理学理念,可知其主要探讨人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研究如何提供个体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探索如何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等。[1]就具体操作而言,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即是要基于上述内容的创新:

其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维度需要“更新”。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让理论教学与学生内在心灵世界沟通,并且在与学生不断深入交流中动态地及时完善教学内容。教师自身为学生树立表率,关注自己的积极面,挖掘出自身的优势和美德,提高自我效能感,以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教师还要通过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人格。所谓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积极的心态、情绪面对学生,努力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要改变师生间传统的主客体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主题发言中,通过让其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使之体验感受成功的快感。甚至可以拓宽课堂教育,让学生走向社会,在参观调查、实践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应对挑战、化解危机、战胜困难能力,从而增进其积极情感体验积累,培养积极人格。

其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技术需要“创新”。积极心理学提供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丰富的学生教育方法,如ABCDE思维检测理论、希望理论、福乐理论等。具体来说,针对那些已然“悲观了”的学生,教师可以用ABCDE模式助其改变,“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对事件的想法和解释,C(consequence)代表这个事件想法产生的后果,D(disputation)代表对不合理的想法进行反驳,E(energization)代表成功进行反驳后受到的激发”[3]。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当遇到不愉快的事件便将其记录下来;随后着重分析自己对诱发事件的诠释与评价,即由它引起的信念;努力找到消极信念的不合理依据,简化灾难的含义,思索积极信念的用处,最终学会自我调节,学会乐观自信。

针对那些即将“悲观”的学生,教师可运用希望理论:一是需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做到经常与个体交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你的期望或鼓励,从而建立良好的“关怀环境”。二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积极生活体验,增强其对生活中“美好”目标的向往。三是教会学生学会目标分解,即把一个大的、事件跨度很长的目标分成一系列小的、相互之间有逻辑联系的目标。同时,还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实现目标的多种方案,训练学生在目标受阻时积极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等。

对于那些情绪“正常”的学生,教师实践福乐理论是一种较佳选择。“福乐”是一种快乐的心理状态,它是指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情绪体验。[4]为了让学生达到福乐状态,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出一套技巧与挑战处于最佳平衡状态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明白自己要遵循怎样的认同,达到怎样的标准,应该完成什么,如何去完成它,最终使学生在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后,体验到“福乐”的益处。

其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变新”。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打破思政教育只存在于校园的固有意识,让学校与家庭间形成合力,从而构建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环境。就学校而言,思政教育者要整合学校资源,以“德育为先”贯通所有课程,所有环节,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育人”理念。要积极打造校园“福乐文化”,如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沙龙、演讲比赛、外语角、文艺汇演等,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尤其在就业、学业压力最为严重的时期,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做事求学的内部动机和福乐体验。就家庭而言,思政教育者要与家庭取得沟通,帮助家长与学生间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创建积极的家庭文化氛围,赋予学生更多积极支持。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学校与家庭形成积极的联动环境,让合力的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就是“积极”,强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发掘的人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将其应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即是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给予学生以鼓励的同时使其优势发扬光大。不过,积极心理学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毕竟算是“新生”事物,在具体应用时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高校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育教师队伍。教师自身首先要是积极心理学的接受者与践行者,要拥有积极意识,乐观精神,学会新时期教育理念,帮助学生不断发现自身优点,以便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教师要学会减少教育中的“恐吓力量”,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弱化对失败的恐惧,给予关怀的环境、给予有意义的参与机会、给予必要的支持;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加福乐体验,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包容学生的差异性,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机制等。教师要建立积极的教育观,要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即把学生的优点当做克服其缺点的工具,又将“培育学生的优秀作为教育本身的根本目标”[5]。当然,高校也要明白,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锻炼与经验积累的过程,所以切忌不可操之过急。

第二,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理想状态是让每个学生都产生“我想学,我需要学”的信念,这自然需要思政教育者的努力激发与塑造过程。倘若在思政教育课堂上,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应对诸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婚恋压力等困扰其生活问题的解决良方,提升自我的抗挫能力,自然会产生学习兴趣,增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快乐感。这样的积极力量会召唤学生去接近思想政治教育,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接纳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并付诸实践,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学生明确融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便会努力塑造自身的积极人格。通过塑造积极人格,学生会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意识,不断发掘内心世界的积极因素,并朝向社会要求的方向积极发展。当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彰显时,所谓的“助人自助”——不是外力而是自身成为解决问题关键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便会实现了。

第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到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本土化实践问题。应该看到,当前中国高校对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大多还处于理论探讨与分析层面,真正将之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的案例十分稀少。而积极心理学又是从西方心理学界“泊来”的科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应用,自然免不了相应的调适与磨合。中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中国学生,如果无法在本国文化背影中将积极心理学相关概念、技术操作具体化,那就无法谈及科学的运用了。因此,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更多地用实践来完善此项工作,探索积极心理学与本土文化的契合途径,真正发挥该学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礼泉,肖冬梅.积极·希望·快乐·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9(7):172.

[2]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1(6):41.

[3] 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73.

[4] 蒋宗文,郭世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2):103.

[5] 任俊.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5):3.

[责任编辑:成方哲]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