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

2014-09-27郭世平田宝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

郭世平++田宝帅

摘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和急需解决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及其教育的含义进行阐释,进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作用及其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3-0071-04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同等地位上来,齐头并进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单独设一章节全面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何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旨在通过生态文明观的培养、认知的提高、情感体验的加深以及习惯的养成等,将大学生塑造成为“智慧的”“理性生态人”,而不仅仅是“聪明的”“科技人”。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对大学生本身,而且对社会、国家都有积极的现实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出现的一些现状,探索提出了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一、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我们要实现的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进而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并且科学发展观也要求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国家之栋梁,中国之希望与未来,更加地需要全面发展。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爱社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和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从而也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指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齐头并进式地健康发展。在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特别指出的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契合点。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不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美丽中国”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进一步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等地位上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又是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大学生所接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认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并自觉地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这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伟大实践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任务。

4.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时候,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详细解读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还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中国梦”与每个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让群众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吃上放心的食品,让百姓安居乐业,等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心中的“梦”。眼下的严重的污染环境、食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以牺牲环境带来的经济发展,不是“中国梦”。所以,中国想要全面实现“中国梦”,就必须不遗余力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角是人民群众,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让他们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到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强化之后,“中国梦”才会离我们不远了。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足

由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全面的、系统的、深层次的认识。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大学生们还是认知一致,认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所提出的背景、过程、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等等,大学生们仍然是知之甚少。他们所理解的生态文明,大多是从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那里获得的一些对生态文明浅层次的认知,像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发达国家一直在提倡的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湿地保护等大政方针。这也给大学生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在国家层面进行的,与政府企业有关,而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关系不大。这显然是缺乏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文明认知不够。殊不知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们都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份贡献。校园中的粮食浪费、纸张浪费、水电浪费等问题依然严峻,没有相关的法律政策来规范这些铺张浪费的行为。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没有很好地结合。

2.生态文明教育专业的教育资源不足

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其涉及的学科包括生物学、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人文学科和理工类的学科。所以说,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设置是非常难的。首先,就目前高校设置课程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哪一所高校单独为生态文明教育设置课程,并且绝大多数高校都还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列入全校公共必修课程中。即使有些高校设置了,涉及的院系范围还是很有限的。“只有少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农、林、水等与生态文明相关、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陆续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领域的全校性选修课。”“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依托于相关学科的专业教育分别开展,学科体系设置尚未健全,缺乏系统、全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和高素质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人才的稀缺。”其次,相关专业师资配备不齐全,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的实施,相关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能够开展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还非常匮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还没有成型,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有赖于教师们的教育与引导。之所以专业的教师队伍没有组织起来,原因在于教师们本身的知识结构不足,以及缺乏一定的生态素养,大多数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再次,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课本的编写不足。据统计,专门的生态文明的教科书少之又少,高校多是拿一些园林类、生态环保类教材来充当生态文明教育课的教材,针对性不强。因此,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3.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我国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流于形式,重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只重视理论性,而指导性与实践性远远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难免会以“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很少与大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并且很少联系当今社会的一些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因此,学生们对于生态文明的把握程度也只是在理论知识的层面,对于大学生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作用不大,进而导致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甚微。并且,大学校园里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也不是很多,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本可以很好地结合生态文明理论,而我们却往往把它们给忽视了。因此,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还是很严重。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现路径

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且作为高校的公共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将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公共课程,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所谓生态文明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树立人与自然平衡和协调发展的观念,它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绿色消费观和绿色科技观等,其中哲学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增强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强化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意识,自觉地进行生态文明实践行为,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而奋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共设置了四门课程,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四门课程和生态文明教育也是息息相关的,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道德基础及法律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公共课程,是每个院系都要开设的,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学习的。这就为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为生态文明教育设立专题研究,为大学生们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他们生态文明自觉行为,进而使其自觉投身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来。

2.以高校的社团组织为载体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的社团组织,特别是环保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己的组织,在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可或缺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主要载体。高校的社团组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首先,通过宣传活动,宣传生态文明,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利用环保日进行宣传活动,像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5日土地日、9月16日臭氧日、12月29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等环保日,在公共场合,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环保征文活动、生态文明教育知识竞赛和生态文明专题讨论会。其次,可以在校园内举办一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像大学生环绿色校园健走竞赛、美丽校园大扫除活动和生态文明志愿活动。通过参加这些实践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再次,倡导大学生绿色消费,树立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生态消费观是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从事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弘扬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并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来引导生产模式发生变革,进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消费理念。”由此,大学生要想树立生态消费观,就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要适度消费,健康消费。高校也要加强生态消费的教育与宣传,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理念与意识。大学生应努力做生态消费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3.以网络新媒体为媒介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也俨然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空间。”人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这一新媒体,大学生更是如此。网络媒体的发展,从中也能彰显生态文明,例如,电子报纸、杂志等,可以减少纸张的使用量;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在网上预约办理业务,可以降低成本、节省时间等等。因此要重点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建设。首先,高校要加强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理论资源库,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大学生与生态文明教育推进者的思想交流与信息交换。其次,加强“生态网站”,如中国生态文明网、生态文明研究网等专门宣传生态文明的网站的建立和建设,并形成与中国环境网、生态文明公益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的链接,以使学生能够便捷地搜索和了解生态文明及相关的知识。再次,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推进者要善于利用QQ、论坛、微博等新兴的网络互动工具宣传生态文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具体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可使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在愉悦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进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学报、网站、宣传栏等对生态文明进行宣传,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来宣传环保的知识,比如如何节约水电资源、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等。其次,鼓励大学生成立自己的环保社团,让他们自己组织环保活动,吸引同学们参与到其中,自觉进行生态文明的行为。再次,高校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时候,可以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意识、行为体现在其中,争创绿色校园。比如在修建各种教学设施时,秉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利用的理念进行建设,并且不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等等。

5.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依托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形成,教育功能特别显著,经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命名的场所。主要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湿地公园、自然博物馆、野生动物园、树木园、植物园,或者具有一定代表意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风景名胜区、重要林区、沙区、古树名木园、湿地、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单位、鸟类观测站和学校、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文化场馆(设施)等。”可见,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高校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很好的依托。“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担当着普及生态文明的重任,它对于全体人民了解生态科学、热爱生态文明是非常必要的,特别对于大学生树立生态科学思想和生态文明观有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曹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观念与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160-16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4] 刘建伟.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6):17-18.

[5] 吴明红,严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64-65.

[6] 梁仁君,林振山.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及体系构建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20-23.

[7] 戚世钧.大学生的消费观及其引导[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100-101.

[8] 吴克明.论网络生态文明的构成、危机及教育原则[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15-120.

[9] 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Z].2009.

[10] 姚爱静,赖慧武.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普教育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1(5):270.

[11] 陈志刚.高校环保社团引导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2):446-448.

[12] 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29.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