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芦苇的保护与利用

2014-09-27许家磊

绿色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芦苇保护区利用

许家磊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山东 东营257091)

1 引言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有效改善区内湿地生态环境,该区自2002年开始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引蓄黄河水恢复地表径流循环,增加湿地水量进行洗碱脱盐。目前湿地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不仅形成了具有一定面积和深度的水域,并且形成了以芦苇为优势品种的水生植物群落。而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湿地芦苇资源,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2 湿地芦苇的保护

2.1 防止外界干扰破坏

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hm2,区内芦苇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面积大,给芦苇资源保护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为有效保护湿地芦苇资源,可重点采取以下方式开展湿地芦苇资源保护工作。

2.1.1 抓好执法监察工作

从严格检查、加强巡逻等措施入手,在入区门口及芦苇大面积区域设立检查站,对进区车辆、人员进行严格登记检查,严禁闲杂人员及携带火种火源、猎捕工具的人员进入保护区,从源头上防止非法破坏芦苇资源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大巡护力度,实行24h不间断巡逻值班,采取常规巡逻检查与集中、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坚决查处、制止破坏芦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

2.1.2 认真抓好防火工作

火灾是芦苇资源的最大威胁,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极大损失。因此,要保护好湿地芦苇资源,应将防火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开设防火隔离带、加强日常宣传、强化巡护措施等,全力抓好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确保区内防火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有效保护好湿地芦苇资源。

2.1.3 在重点湿地芦苇区域实施围栏保护工程

在大面积的芦苇生长区域开设隔离沟,设立钢丝网围栏,有效阻止、防范闲杂人员进入芦苇生长区,并设置安装远程监控视频,实现远程监控管理,提高湿地芦苇资源保护防范水平。

2.2 创造湿地芦苇适宜的生长环境

芦苇是喜水性禾木科植物,多生长在保护区内退海滩涂上,但由于土壤含盐、含碱量高,淡水资源缺乏,目前仅依靠自然降雨已经不能满足芦苇生长的需要。水作为湿地芦苇的主要生态因子,适宜的水量供给,并保证地表径流畅通,推动更新水体,对芦苇等水生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和资源提供能力都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表明:开展湿地恢复提升工程,每年进行湿地蓄水,保持合理水位,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压制土壤盐碱化程度,可为芦苇生长创造适宜生长环境,促进芦苇生长。

2.3 加强芦苇生长期灭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近年来,蝗虫、蚜虫在苇区时有发生,芦苇各种病害有逐年加重趋势。根据实地调查,2013年保护区内部分区域的蝗虫和芦毒蛾已造成植被枯死或停止生长,造成产草量减少。因此,要保护好湿地芦苇资源,应加大监测力度,准确掌握草场蝗虫、芦毒蛾等病虫害信息,采取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生态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防治成效。同时,香蒲、粗脉苔草等杂草也严重危害芦苇的正常生长,所以应加强芦苇生长期的灭草工作,为芦苇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4 做好湿地芦苇科研工作

结合保护区内实际环境,加强与科研、高校的合作,对芦苇生长条件、环境、土壤、水分等进行科学研究,并培育适宜区域生长的新品种,提高芦苇的抗逆性。

3 湿地芦苇的利用

芦苇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植物,除民用和制浆造纸以外,芦苇也具有药用功能、保健功能以及在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等作用。

3.1 发挥湿地芦苇的生态作用

3.1.1 发挥芦苇改良盐碱和沼泽地的作用

芦苇的茎、叶、叶鞘、根状茎及须根均有通气组织,能够在积水50cm以上的水层,土壤含氯离子高达0.5%,碳酸盐含量在2%~5%、pH值8.5以上的条件下生长,是一种抗盐碱能力很强的植物。据有关调查表明,栽植芦苇10年后,土壤的脱盐效果高达90%以上。同时,芦苇具有发达的须根系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释放出CO2,CO2直接溶解于水形成碳酸,碳酸的积累加强硫酸钙的溶解,钙离子可代换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形成重碳酸钠,重碳酸钠随土壤淋洗而排出土体,使Na+、K+、Ca2+、Mg2+等离子的比值减小,钠钾离子越少,土壤的碱化度就越低。

3.1.2 发挥芦苇抗污染能力

湿地芦苇对含酚、油、氰、硫化物的工业污水有较强的耐受力,能在含有碱性的造纸废液中生长发育良好。有关实验证明,用含有一定量的碱性亚硫酸钠法造纸污水灌溉苇田后,水变得清澈,各种污染物得到不同降解,碱木素由2586mg/L降解到200mg/L,化学耗氧量由5894.4mg/L降到982.4mg/L,挥发酚由2.9mg/L降到零。

3.1.3 发挥保护堤坝作用

芦苇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堤坝。同时,芦苇湿地地势低平,芦苇的生产和有机残体又有阻滞水流,从而降低流速,减少流水携沙能力,使泥沙沉积,增加土层厚度和土壤养分含量,促进芦苇的生长发育,减弱流水侵蚀作用。

3.2 发挥湿地芦苇的旅游价值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主要有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利用以及旅游等几种方式。其中前3种方式是属于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较大的利用方式。与上述几种利用方式不同的是,生态旅游是一种非消耗性资源利用方式,是一种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小的利用方式,可以达到对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护区资源利用的最佳方式。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到处生长着密密匝匝的芦苇,连绵不断,碧波荡漾,成为黄河入海口的一大自然景观。夏天芦苇荡碧绿像地毯,坦荡无垠;到了秋天又是另一种景象,一片片的芦苇,亭亭玉立,芦花盛开,弥天盖地,形成“芦花飞雪”的壮美景观,利用湿地芦苇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不仅使人们领略到苇海秀丽的自然风光,陶冶心情,而且还可以安置就业人员,带动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保护区的自身造血功能,对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发挥湿地芦苇的经济价值

3.3.1 造纸原料

芦苇生长周期短,纤维素含量高,质量较好,是制浆造纸和人造丝的重要原料,芦苇纸浆可生产各种凸版纸、书写纸、有光纸、胶版纸等20多种,是纸张中的中高档纸。经初步计算,5t芦苇的造纸量相当于10m3木材,按一般芦苇单位面积产量计算1hm2芦苇等于5hm2针叶林的纤维总量。

3.3.2 可提炼醇类等物质

据有关资料介绍,1t芦苇可生产96%乙醇18L、甲醇3L。含有以葡萄糖为主的各种糖类及淀粉、食用氨基酸、维生素C、糖醛等。1t芦苇可生产34kg糖醛和葡萄糖。正在生长的芦苇中含有0.1%~0.5%的维生素C。100g苇叶中含有810mg胡萝卜素,芦苇的根茎可作药材,有利尿、解毒等功效。

3.3.3 其他用途

畜牧业上可用作饲料。农业上用作防风障等。在建筑业上,用芦苇制成的纤维板。

[1]崔保山,赵欣胜,杨志峰,等.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6,26(5):1533~1541.

[2]佚 名.湿地中芦苇的利用价值[EB/OL].http://hi.baidu.com/syscyc/blog/item/1f49f4bbe636a40719d81fbe.html.

猜你喜欢

芦苇保护区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石磨豆腐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芦苇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芦苇
看啊,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