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技术在昆虫标本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4-09-27刘玉卿郜旭芳
刘玉卿,郜旭芳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471002)
1 引言
昆虫标本制作实践性非常强,对于许多农林高等学校的植保专业,一些职业技术学院农林专业,园林、园艺专业,以及中小学生物课的教学等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而且也是一项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笔者自1987年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植物病虫害防治、普通动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还从事各类动物标本的制作与管理工作。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过去一直延用传统的昆虫采集与制作方法。将野外采集到的昆虫放入毒瓶中毒死,然后装入三角纸袋带回实验室进行标本制作,做好的标本进行自然风干或用干燥箱干燥,然后插入昆虫标本盒中或放入柜中保存,并放入樟脑进行防虫处理,进行教学、科研使用。传统的方法中,毒瓶是由氰化钾制作而成,非常不安全,尤其是学生实习时更加让教师担心,自然风干或干燥箱干燥,前者不卫生,会有大量的灰尘,而且虫体内的虫卵无法杀灭,标本容易被虫蛀,后者非常容易脱色,使标本失去原有的色彩。同时干燥后的标本非常脆弱,用针插入昆虫标本盒,在使用和移动过程中,由于震动,昆虫的附肢极易断裂,造成标本的损坏。笔者自1995年以来,对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过程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利用冰柜或冰箱冷冻技术,对昆虫标本进行一系列处理,克服了上述传统方法的缺点和不足,并进行了多年的试验和摸索,为相关行业的应用提供了一套新的昆虫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2 材料和方法
2.1 昆虫标本的采集
每年的5月~11月,结合学生的实验实习时间,根据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在不同的生境内,利用捕虫网、黑光灯等各种采集工具,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法采集新鲜的昆虫实体,要求采到的昆虫材料保证完整没有残缺,尤其是鳞翅目的昆虫,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碰触虫体和翅,以避免翅鳞脱落。将采到的昆虫实体小心的放入三角纸袋内保存。对于鞘翅目昆虫、半翅目中较大型的昆虫,以及一些不易装入三角纸袋的昆虫,可放入盛有75%酒精的塑料瓶或广口瓶中浸泡1~2h,后取出晾干,装入三角纸袋保存。将装有昆虫的三角纸袋进行统一编号并注明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等原始资料,整齐地码入纸箱中,然后带回实验室处理。
2.2 昆虫标本的冷冻
将野外采集好的昆虫标本实体,带回实验室后,进行分类整理并放入冰柜或冰箱中进行冷冻处理。处理方法如下:①将带回的部分活体昆虫(约为带回的活体昆虫的1/10)放入毒瓶中杀死后,用传统的方法直接进行标本的制作,展翅、整姿等,并放在通风的阴凉处自然风干,作为对照组。②将带回的部分活体昆虫(约为带回的活体昆虫的1/10)放入冰柜或冰箱中冷冻杀死处理,温度为-4℃,处理时间为72h,然后取出解冻约4h,后进行标本的制作,展翅、整姿等,作为实验一组。③将带回的部分活体昆虫(约为带回的活体昆虫的1/10)放入冰柜或冰箱中冷冻杀死处理,温度为-10℃,处理时间为72h,然后取出解冻约4h,后进行标本的制作,展翅、整姿等,作为实验二组。
2.3 昆虫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将冷冻处理好的昆虫实体标本分为两组,一部分进行正常的昆虫标本制作并做好标记,另一部分在冰柜中继续冷冻保存,以备后用。将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标本制作完成后,再放入冰柜中冷冻处理,温度为-10℃,冷冻干燥10d,即可取出,和对照组标本一同分别插入昆虫标本盒中,并在盒的一角用大头针固定樟脑小包以防虫蛀,并做好标记,放入标本柜中保存。
在冷冻标本制作时,如发现昆虫实体有发硬发脆的现象,应将昆虫连同三角纸袋放入苯酚或来苏儿还软器隔板上层进行还软,时间为48~72h,还软后再进行标本制作。
3 结果与分析
3.1 昆虫标本的采集
对于昆虫的采集,传统的方法中所采用的毒瓶,一般都是用氰化钾或氰化钠制作而成,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放入或取出昆虫实体,对采集人员都是十分不安全的,而且在取出时非常容易损伤昆虫的附肢,造成标本的残损,此外,许多昆虫同时放入一个毒瓶,在昆虫没有死亡之前,昆虫也会因互相攀爬,造成标本的残损。本文所采用的新方法,是直接将采到的新鲜昆虫实体装入三角纸袋(原则上每袋1只),带回实验室进行冷冻处死,既方便、简单,而且还克服了传统采用毒瓶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安全、易损伤昆虫的缺点,方便、实用。
3.2 昆虫标本的冷冻技术
从传统方法制作的昆虫标本和冷冻处理后制作的昆虫标本,放置两年以上后的结果来看。传统方法制作的昆虫标本经过放置一年,尤其是经过一个夏季,已有40%的标本被虫蛀或返潮生菌,经过放置两年,已有75%以上的标本出现虫蛀,生菌或残损,同时标本还出现脱色的现象。-4℃冷冻后制作的昆虫标本,再通过冷冻干燥,经过放置一年,只有3%的标本出现虫蛀未见返潮生菌现象,经过放置两年也只有5%左右的标本出现虫蛀,同样无返潮生菌,亦无脱色现象出现。-10℃冷冻后制作的昆虫标本,再通过冷冻干燥,经过放置一年,虫蛀和生菌现象为零,放置两年同样无虫蛀和生菌、脱色的现象发生,放置3~5年才偶尔出现个别虫蛀现象。
可以看出,经过-10℃冷冻处死的昆虫,制成标本后,再经过冷冻法干燥,从各方面来说,此方法都优于传统的采集制作方法。在冷冻的同时,也杀灭了虫体本身携带的其他虫卵和杂菌,为以后标本的保存,切断了被虫蛀和杂菌侵染的途径,而且冷冻干燥也避免了因外界强光或高温烘干所引起标本脱色现象的发生。
3.3 昆虫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经过冷冻的昆虫实体,除一部分可制作标本用于教学和科研以外,多余的昆虫可以连同三角纸袋长期保存于冰柜或冰箱中,或冷冻,或冰藏均可,当我们教学或科研用标本需补充时,可将冷藏的昆虫实体,利用还软器进行还软后制成干制标本,其效果与新鲜标本无二,而且此保存方法可将昆虫保存若干年不出现损伤、脱色等现象。
4 结语
昆虫标本的采集与记录、制作与鉴定,在整个“昆虫学”研究和学习中以及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都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环节,标本制作的好坏、能否长期的保存,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效果。因此,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摸索而总结出了这一套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保存的方法,相信一定能够给此项工作的开展开辟一个新的局面。
[1]肖 方.野生植物标本制作[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李成德.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荣秀兰.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姚 建,刘 虹,陈小琳.使用冷冻方法防治昆虫标本虫害[J].昆虫知识,2005,42(1).
[5]杨艳霞.巧制昆虫标本[J].生物学通报,2004,39(2)57~57.
[6]冉茂乾.昆虫“琥珀包衣式”标本的制作方法[J].中学生物学,2004,20(3)43~43.
[7]戴文卫.昆虫标本防虫新法[J].科学课,2004(5):39~39.
[8]陈光磊,王智红.鳞翅目昆虫还软[J].中学生物学,2004,20(1):42~43.
[9]洪兆春.浅谈标本害虫防治技术[J].生物学教学,2003,28(11):48~49.
[10]张存东.怎样清洗昆虫标本[J].中学生物学,2002,18(3):35~35.
[11]周阿文.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J].云南农业,2002(12):31~32.
[12]李莉华,汪泽君.昆虫标本管理与发展趋向[J].江西植保,2001,24(1):27~28.
[13]司 强,周迪群.昆虫标本安全快速干燥法[J].昆虫知识,2001,38(2):148~149.
[14]吴学芬.昆虫标本制作技术[J].农林科学实验,1993(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