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开设医院感染学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2014-09-26李春马锦萍付显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护理

李春 马锦萍 付显华

[摘要]目的 观察为护理专业学生开设医院感染学课程的效果,并探讨其意义与价值。 方法 选取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100例作为观察组,在校期间开展医院感染学课程教育;另选取未开展医院感染学课程的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学生对于医院感染的认识与相关技能情况。 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学习医院感染学课程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态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临床实习时相关医院感染预防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护理专业在校期间开展医院感染学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建立正确的认识与态度,进入临床后对于医院感染的预防行为明显增多,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护理;医院感染学;医院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157-03

医院感染是目前医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受到医学界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1]。医院感染涉及到日常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对护理操作细节的规范与掌握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护理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认识、态度及相关预防行为的养成对于临床上医院感染的控制起到重要的影响[2]。我校每年向临床输送大批的护理专业人员,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方面的认识与行为,在其未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即开展医院感染学课程,做好护理人员理念基础建设,从根源上提高医院感染护理方面控制效果。我校对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医院感染学课程,对比未开展此课程的学生观察其认知与临床操作的差异,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95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例、女90例,年龄19~21岁,平均(20.3±1.1)岁,护理专业课程成绩平均(86.37±5.28)分;另选取未开展医院感染学课程的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9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例、女89例,年龄19~21岁,平均(20.6±0.9)岁,护理专业课程成绩平均(87.28±6.07)分。对两组学生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学生均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统一招生入学,所选专业均为护理专业,品学端正,智力、认知正常,机体正常、无残疾或伤病;排除日常成绩及专业课成绩不合格学生,精神性疾病史或家族史患者,近期外伤史或严重疾病史无法保障课堂出席率学生等[3]。

1.2 调查方法与观察指标

观察组学生在教学任务中开展《医院感染学》课程,并在开展课程前后对学生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态度进行评估,而后在两组学生参与临床实习后对其实习时相关医院感染预防行为进行评分,使用统计学检验对比分析相应临床数据。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态度使用我校自制调查问卷,包括知识、态度2个子问卷,知识子问卷共24题、分值0~24分,态度子问卷共15题、分值5~75分[4]。临床实习相关预防行为评估包括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置、职业性防护等方面,由临床实习带教人员进行评估[5]。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15.0版本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检验。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学习医院感染学课程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态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临床实习时相关医院感染预防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目前医院管理中,对于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上升,其意义已经不仅在于医院的医护服务质量,而逐渐成为社会性公共卫生话题。相关报道显示在国外医院感染发生率约在10%左右,而我国的感染发生率与其相近[6-7]。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职业性防护意识较差,也导致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且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外国同期水平[8]。医院感染对患者、医务人员乃至医院与社会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何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成为提高医护服务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理念也逐渐成为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所必须的基础,医院感染预防理念及相应的行为习惯不仅对患者的健康负责,也对医务工作者自身职业安全负责[9]。因此,临床上已经对医院感染加强重视,并组织开展对于相关知识、理念的培训及继续教育。但作为医务人才培养、输送基地的医学院校却没有及时的更新教育方案以配合临床需求。

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相关知识与理念的培养与临床常会有一定的脱节,无法跟上临床更新速度及其需求,这导致医务工作者在学校中没有得到相应的培训、建立良好的理念并形成扎实的基础,在进入临床后无法快速形成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医院内继续教育虽然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相关方面知识与技术,但无法有效改变其思维与观念中的惯性,所起到的作用远不及学校培养效果[10]。

目前医学院校中护理专业学生所受到的医院感染相关教育较为薄弱,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来源主要通过内外妇儿等基础性专业课,而这些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制定导致其教育重点多在疾病与临床操作等方面,医院感染仅能作为穿插内容进行辅助教育,因此对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及全面性[11]。而护理专业学生由于在校期间没有受到系统的相关教育,没有医院感染及预防的概念,进入临床实习后常会出现相关操作不规范、不标准,需要多次的进行指导纠正,而无法形成统一的理念。同时自我职业性防范意识较差,临床操作导致自身损伤率较高,这就导致了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或日后走入工作岗位时,增加了患者医院感染及自身感染的风险[12]。

因此,需要将医院感染单独成立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系统化教学。我校在护理专业2011级学生中开展医院感染学课程,其内容可涵盖医院感染概念、常见病原体相关知识、重点防范与控制部位、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等相关基本技术规范、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自身防护措施等。全面的提高学生对于医院感染概念、知识的掌握及预防理念的认知程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并形成预防行为,进入临床后能够快速的规范相关操作。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学生在学习医院感染学课程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态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且临床实习时相关医院感染预防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护理专业在校期间开展医院感染学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建立正确的认识与态度,进入临床后对于医院感染的预防行为明显增多,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邢介红,张文,杜圣洁,等.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8):4494-4496.

[2] Ward DJ.Attitudes towards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 interview study with nursing students and nurse mentors[J].BMJ Quality & Safety,2012,21(4):301-306.

[3] 王兴泰,黎红斌,卢昌明,等.护理专业增设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体会[J].浙江医学教育,2003,2(1):23-24.

[4] 宋卫红,赵淑珍,张晓英,等.行为转变理论在培养护生预防医院感染行为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5):20-22.

[5] 李静,张思溪.护理专业实习生医院感染预防能力的调查与对策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04-105.

[6] Pattillo RE.Useful resource for teaching infection control provided by HHS[J].Nurse educator,2011,36(5):196-196.

[7] 陈燕,晋溶辰.护理学专业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的构想[J].中医药导报,2010,16(8):136-139.

[8] 杨芸,郝春霞.医疗、护理专业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知识普及率的调查、分析及对策[C].//第十三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2006:141-144.

[9] 林梦,冯先琼,黄悦,等.不同年级和专业医学生医院感染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6):424-427,434.

[10] 蒲丽辉,冯先琼,林梦,等.护理本科学生医院感染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6):11-14.

[11] 尹冬梅,卜鸿翔,王雷,等.临床实习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理论及行为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9):1423-1424.

[12] 岳建华,杨芸.护理专业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知识普及率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21):1892-1892.

(收稿日期:2014-04-17)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