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的主题报道创新
2014-09-26李觅
李觅
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增长,一个由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带来的全媒体时代来临。什么是“全媒体”?它是指媒体机构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
2006年,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最早开始了全媒体的改革实践之路。2008年,《今日美国》也开始尝试产业链重构推动全媒体的发展。而中国传统媒体向全媒体的转型之路最早开始于2007年,《广州日报》成立滚动新闻部,专门针对报纸、手机和网站进行“联动发稿”。在发稿模式的转变中,记者成为“全媒体记者”,向报纸、手机、多媒体数字平台等传播途径发布稿件。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全媒体凭借着深度性、系统性、留存性等优势,对电视媒体长期具备的主题报道优势形成巨大冲击。
全媒体时代让电视媒体面临新挑战
在全媒体这样的媒介发展背景和趋势之下,电视媒体如何强化可视性和生动性,如何借助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终端,充分发挥不同媒体形式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互相补充,形成合力,为受众提供多样化服务?这些问题迫使电视从业者必须首先清楚地认识到全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一是全媒体的市场容量巨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这表明,相对于传统媒体,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受众人群更为广泛。而目前,电视媒体的受众群年龄偏大,正有着从大众化传播向窄众化传播转变的趋势。
二是全媒体的传播手段丰富。互联网的一些典型特质,例如互联、交互、良好的互动性等,都全面渗透到了全媒体的属性中,这些也使得全媒体的传播更生动、丰富。
三是对媒体记者能力的冲击。全媒体并不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简单组合,它是多种媒介形式的有机融合,传统媒体如何要实现全媒体战略就必须要进行流程的再造,打造出一种“内容采集——内容编辑加工——内容多次发布——内容数据存储——内容多次出售”等多环节的产业链。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下,电视媒体的编辑记者也要不断地提升传播能力,实现由“单一传播”向“多领域传播”的升级,实现具有多种新闻作战能力的全媒体人才。
全媒体时代主题报道需思考的问题
对于电视媒体而言,主题报道已呈现出常态化的发展势头。而主题报道的水平也成为衡量媒体权威性和重要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长期以来,部分主题报道因为宣传味道浓厚,形式单一,语言不生动,而无法吸引观众。
纵观当前的一些主题报道,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主题报道的切入点缺乏新闻性,不够鲜活。电视媒体在进行主题报道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由现在发生的某一个点作为由头,然后再从点及面,逐步上升到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但是这个切入点的时事往往缺乏新闻性,这样就容易流露过多的策划痕迹。
其次,主题报道的报道手段受到局限。电视媒体的主题报道,往往通过短片的形式,运用声画结合的手段进行二维传播。但是在全媒体时代,这样的传统传播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受众日益丰富的信息需求。因此当主题报道策划者在绞尽脑汁设计报道角度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全媒体传播的特色,创新报道方式和形式,将严肃的话题轻松化,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通过平实接地气的语言、丰富的传播方式牢牢抓住受众的眼球。
全媒体时代主题报道应强化竞争张力
在全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之下,电视媒体应该突破简单化、八股化、单一化的主题报道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让主题报道内容传递更富有冲击力,思想生动更具有感染力,报道形态更具有生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主题细节化。主题报道,尤其是重大主题报道,主要是对党和政府的部署、决策、活动进行集中式的、规模性的报道,它在新闻宣传中出现的密度最高。因此,主题报道的主题一般都比较宏观,这就需要从各个角度对宏观的主题进行立体化的处理。而决定主题报道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宏大的主题进行细节化的处理。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权威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对话等等细节,来打动人心。例如中央电视台2014年推出的主题报道《新春走基层》,就是通过细节的把握增强了电视的感染力。这里面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小故事,比如“工地上的团圆饭”、“开往春天的地铁”、“急诊室的故事”、“乡村医生的一天”等等,人们发现,基层普通百姓、一线干部职工、边疆各族人民都成为了新闻的主角,他们的形象、声音、语言也成为媒体上最引人注目的风景,这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极富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二是视野全球化。在进行主题报道时,在整个立意上要志存高远。可以说主题报道如何做到内容为王,如何实现内容的创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策划上有高人一筹的视野。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栏目就将主题策划变成一种常规态的节目创新机制,而在策划过程中,往往是跳出国内的局限,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将中国成就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考量和评价,不仅如此,还综合运用横纵向的类比,点面结合等手段,让整个主题报道的视野更为开阔,逻辑更为严谨,更加能够震撼人心。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长江新闻号》推出了一组主题报道——《期待2014》,这组报道以“2014中国的改革元年”为策划核心,以“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回应世界”为主旨,展开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涵盖“世界的中国年”、“海洋战略实现强军梦”、“和平利用太空是世界的共识”等3组深度报道。此外在两会期间,栏目还推出了《国际社会为中国改革点赞》特别报道,以两会动态为切入点,不仅联络了多名外媒记者和外国驻京新闻官,还兵分三路前往人民大会堂、天安门、驻外大使馆等多地展开采访。6分钟的报道,集纳芬兰使馆新闻官、亚洲通讯社社长、卡塔尔电视台记者、媒体观察员、记者现场等多方声音。又如《长江新闻号》在2014年5月份推出长江经济带的特别策划“国家战略向长江”,就从“国家战略”、“世界眼光”、“湖北机遇”三个方面着手,来审视长江经济带这篇构思了30年的大战略。其中《世界眼光看长江:长江兴则国家兴》和《世界眼光看长江:解密莱茵河发展密码》两篇报道,就是以美国密西西比河、德国莱茵河的发展为例,深度剖析了世界内河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是形式多样化。主题报道要吸引人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接地气”。在全媒体时代,更加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让主题报道更加自然、清新。例如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一组街头调查“家风是什么”,记者走上街头,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在一个生动的回答中,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身世。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风?怎样从家庭入手培养正确价值观?这些看似严肃而迫切的问题,在街头的“家风”之问中得到了清晰的解读。又如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运用虚拟演播室等现代化的电视表现手法,推出了一组创新之作《“据”说两会》,一个个数据在主持人的讲述下,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变得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让我们通过数据听到了民生,也读懂了国家政策。
(湖北广播电视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