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公共交通“泛安保”体系
2014-09-26
记者扶庆:今年多个城市发生公交车纵火案件,多是易燃易爆物品被“轻而易举”地带上车酿成惨剧。
专家认为,除了来自于公安、企业的安保措施之外,同样需要乘客广泛参与安全环境的营造,共同构建公共交通工具的“泛安保”体系。
尽管消防法明确规定,但真正实现“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危险品上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车”很难。
北京、广州等地的公交车,鲜见甄别乘客的包裹里是否有违禁品的措施。即使是设有安检措施的北京地铁,也能偶尔发现有人在上下班高峰期拎着小包“混过”安检。
公共交通早晚高峰时期,交通流量往往处于饱和状态, “人满为患”,导致车载视频监控报警成了薄弱环节;有的公交车有安全锤配备少、自动灭火装置失灵、车中门打不开。
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紧急视频会议上要求在每列地铁列车、每辆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实行城市公交安全保卫措施升级。
广州市地铁列车上实行民警定点跟车巡控,强化对汽油、爆炸物、管制刀具和危险化学物品的管控措施;杭州市所有公交车在驾驶室内加装一把安全锤,车载安全锤至少增加2把,双车厢公交车安全锤数量将超过8把。
“自救”和“他救”结合 在广州爆燃事件中,部分周边群众和过往人员拿出了商铺里救火器材施以援手;杭州公交燃烧事件中,两位小伙子搬起路障砸车救人,减少了乘客伤亡。“自救”和“他救”结合,才有最大可能减轻伤亡。
广州公交车纵火案件中,从纵火者逃下车到车厢爆炸,约半分钟时间。若纵火者是用引线点燃,假如在这半分钟内有乘客及时掐断引线,或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普及逃生技巧,提高自救能力 让群众了解掌握灭火器、安全锤、车门应急阀等安全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专家指出,在很多城市,每辆公交车上都设置有6到8个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拿起锤子往玻璃窗四个角的任意一角用力敲两到三下,玻璃就会成网状,用脚踹开即可逃生。“如果找不到这个锤子,可以寻找一切尖锐而坚固的东西。比如男士身上的皮带扣,特别是女士脚上的细高跟鞋,都是不错的工具。”
市民在乘车时应多留心身边的环境,发现可疑危险品时应及时向司机反映。有专家建议,在公交车上车处、地铁入闸处设置危险物品自动检测装置,发现危险物品,安检门即刻报警,使司机和乘客及时发现、处置。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安全习惯,才能保障我们出行乘车的安全。
本版由新华社供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