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
2014-09-26陈惊雷
陈惊雷
【摘 要】当代,我国实行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只注重考试成绩的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德育,自古以来就有“先成人,后成才”的说法。而语文课程本身兼具人文性、思想性,对学生人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实行德育中,初中语文课堂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入德育。
【关键词】初中阶段 语文教学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001
语文是个综合性学科,它隶属于人文科学,其内容又几乎涉及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它既是科学又是“人学”,是科学化与人文化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也是进行德育的一个良好渠道。
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了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建立的阶段,所以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首先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品质优良的人,才能进行进行人才的培养。而语文这个集科学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就肩负着进行德育的重要使命。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健康人格的标准应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只有追求“真”“善”“美”的人,才具有健康的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有创造性、自我实现、超越自我、充分发挥潜能等优秀品质,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本质要求。语文教学对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1.直接作用。
语文教学活动能直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个直接作用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不管老师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都能够直接培养健康人格的某些特质。在语文教学内容里,有歌颂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事迹,有抒情诗、散文诗,有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有做人的准则。教师通过语文教学,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使审美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可以直接培养学生求善,形成完满人格的道德特性;还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性、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知识性等品质。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感召力,榜样的示范力,文学的感染力等直接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作出贡献。
2.间接作用。
间接作用就是指语文学科教学活动能间接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这个间接作用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直接表现健康人格的内涵,而是健康人格因素形成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把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叫间接作用。比如,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认知方式、认知结构、语言文字能力,理解力、判断力、自我教育能力,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这些能力和属性虽然不属于健康人格所包含的因素,但正是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的内在条件。
3.综合作用。
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通过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各自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也就是说,各个学科抓住自己本学科的特点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另一方面,由于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交叉、教学方式的交叉,又必然导致学科教学活动在影响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一种系统的综合作用。正是这种综合作用的合力才给予学科教学活动在健康人格形成中以积极的意义。语文学科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就是如此。
二、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
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确定是经过严格审核编订的,书中所选篇目都是一些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经久不衰的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篇目也包括脍炙人口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学习这些篇目可以传承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身为语文教师就应该用一些适当的言辞指引学生增强初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有通过一些文学作品中可以欣赏到祖国的名山大川以及美丽的风景建筑,教师也需要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教科书中有很多文学作品,但是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自从以来就讲究知人论世,在初中语文的过程中也会讲解作者所生活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作者性格特点、人生追求,这些都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文章来教育学生,让他们向那些古代的当今的名人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以他们为榜样来激励自己。比如在教《论语》时,我们就要教育学生要学习孔子的“仁爱”主张,学习他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虚精神,学习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改之”“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等等。学习庄子时我们就要学生学习庄子的不为富贵所累的清洁精神,学习他的大鹏高飞九万里的大志,学习他的“以德为本”观念等等。学习杜甫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的忠贞情怀;学习李密的孝心;学习朱自清的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的人格;毛泽东的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理想;史铁生的顽强的意志和他对母爱的深刻理解等等。可以这样说选入我们的语文课本的文章没有一篇不是优秀篇章的,每一篇都有我们学习的好的东西。我们语文老师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让他们从课文中和教师身上都能学到良好的品质。
四、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我们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兴趣诱发、视野的开拓、重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感的培养,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没有美感的人,他的情感是不健全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通过语文课培养学生的美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更需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再现文中画面。创设情境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美感教育教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美感体验的内在需要和内在动力,使学生尽快的进入角色,在愉悦与享受中培养美感,在审美过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其他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素质技能,这也需要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善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教学手段,发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身心健全又学识渊博的后备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