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家族企业两权关系演变轨迹及启示
2014-09-26高福海
高福海
摘 要:西方家族企业两权关系经历了家族高度控制的古典时期、两权分离的部分否定古典时期、两权加强的古典回归和多元化时期三个阶段。家族企业的家族性和环境适应性,决定了其在不同时期通过对两权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而不同的两权关系恰恰代表了不同时期家族企业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应激性反应。
关键词:家族企业;所有权;经营权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257-02
引言
西方家族企业经历了古典时期、对古典部分否定时期、古典回归和多元化时期三个阶段。尽管家族企业在不同时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但都是以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控制为基础的。沿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关系的演变线索,可以较为清晰地梳理出西方家族企业演变的历史轨迹。根据家族企业规模、两权关系,可以将西方家族企业划分为19世纪之前、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1]。
一、家族高度控制——古典时期
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家族性,家族性是家族企业基本基因。早期家族企业是典型的家族所有、家族经营的组织。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基于家族关系和友谊的个人信赖是企业存在的关键[2]。企业经营是非常个人性的事物,商人企业都是会馆。在海外代理机构中,商人的亲戚处于重要位置。在经济事务处理方面,个人信赖的重要性远远高于企业组织或管理阶层。在人与人面对面接触的世界,只有通过家族和个人的关系,才是限制企业经营活动风险的最好形式[2]。随着家族与杜会资本的逐步融合,家族对于家庭及个人的重要性开始下降。“在美国现代社会,一个人可以合法地选择任何姓名……因为一个家族本身的姓名并不能给家庭带来什么利益。然而,在传统社会里,对家庭姓名的保护(如果家庭有姓名的话)就像现代许多国家保护自己商品的商标一样。”[3]早期家族经营的商业、手工业,当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需求超过了家族边界,被卷入市场,仍然以家族控制为主[4]。1830年前的美国,尽管当时已有相当完善的商业法体系和股票市场萌芽,但企业都是家族式企业。家族企业可以非常庞大,雇佣上万名工人,但许多当代大型的企业仍然是家族式[5]。1840年,大多高层经理都是企业所有者,多为合伙人或主要股东,而且合伙往往是家族合伙[6]。所有权和经营权在该时期高度集中,合为一体。
二、两权分离——部分否定古典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世界市场形成,使规模生产、大批量销售成为可能。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企业利用社会资本创造了条件。
经营权开始扩大到家族之外人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大企业大量融合外部人力资本、货币资本。
1.家族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份制逐渐成为大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但股票持有却相对集中,由私人家族控股,家族企业对公司行使完全的控制权。家族的影响之大,以致有学者称作“家族资本主义”[7]。尽管股权分散,但产权最终主体还是个人。实践中仍以家族控制为主导。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真正统治者是“八大财团——六十家族—— 一千个美国人”,即杜邦、梅隆、洛克菲勒、摩根、福特家族等,最终主体都是个人。家族关系对个人成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19世纪70年代300名纺织、铁路、钢铁行业经理的例子,表明他们多出身于新英格兰,是本地家族后裔。移民往往沦为新生的工人阶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经理的父亲一向经营企业,家族的原因有助于成为企业家,即企业权力仍能继承[8]。美国作为现代企业策源地,历史上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态度从不排斥,中小企业中家族企业具有普遍性。自由竞争时期,美国政府任由中小企业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开始对中小企业采取扶植保护政策[9]。20世纪上半叶,尽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特征更加明显,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具有主导地位,但家族中小企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一直对中小企业持否定态度的英国,也在1934年设立了“产业金融公司”,1945年又建立“工商业金融公司”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日本政府一直重视中小企业作用,推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采取了任其发展的政策。意大利从20世纪初开始,一直对家族企业实行“保护、扶植”政策[1] 。
2.大企业时代。二战至20世纪60年代,经济恢复,科技进步,生产社会化,战时压抑需求的释放,大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以美国为例,1901年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仅1家,1948年12家,1960年陡增到80家,1970年上升至152家。资产额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1955年两家,1970年增至10家[1]。现实中的大企业绝不是古典家族企业形态。虽然美国1890年出台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对企业兼并进行限制,实质是限制大企业,但在后来的实践中并未严格执行。大企业是一种历史现象,适应了现代工商企业科层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以及股票市场的历史潮流。1969年,美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销售额几乎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8]。此外,欧洲和日本在战后,家族企业所有权分散,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程度加剧。然而,两权分离,并不必然影响到家族企业的控制力。相关研究表明,1965年《财富》500强47%是家族企业,而家族企业的标准相当严格:5%的家族所有权;家族在董事会中有代表;几代人都在企业内工作[10]。
三、两权关系加强——古典回归与多元化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政府对经济调控能力增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呈现出两极化态势:少数大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社会化;大量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集中。从企业组织看,企业间竞争由直接竞争变为间接竞争,全球化分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念的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组织超越了传统的市场与层级组织二分法,中小企业得以回归。从产业来看,服务业地位迅速上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超越了工业,而服务业的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在该领域更有生命力。管理学成为一门学科和教育普遍化、专业化,家族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从家族内部挖掘人力资源,实现对企业经营权的控制。此外,社会人力资源的丰富,家族企业总能在外部找到能力优于家族成员的职业经理人,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成为普遍现象。尽管家族企业和社会对职业经理人的监控不断提高,但职业经理人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依然存在。职业经理人凭借信息优势,在与家族企业所有者竞争中往往处于优势,家族企业常常为代理问题所困扰。endprint
随着员工持股、期权等方式的推行,职业经理人持股现象扩展。管理层收购的兴起,使家族企业不愿将经营权传给外人,加强对家族成员培养,以免家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被业经理人所控制。20世纪60年代,普遍认为大企业发展将会如日中天,代表企业发展方向。1955年《财富》杂志将规模作为衡量企业的标准。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欧洲和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竞争,美国经济、欧洲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向中型公司转移[11]。
结语
纵观西方家族企业两权关系演变的历程,可以看出,基本经历了从严格控制、逐渐分离,再到紧密结合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大规模企业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基础,社会普遍有大企业崇拜倾向,客观上反映了工业化时期大众化消费背景下标推化生产、规模经济的相对普遍性,企业的各种资本超越家族边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符合各方利益。20世纪70年代以后两权分离不再有效率,给各利益相关者带来的收益已经降低,企业和员工失去了长期专业化投资的动机。对西方国家来说,唯一的替代机制只能是选择家族企业[1]。传统家族企业控制方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历史的回归,表现出多元化趋势。以“高技术工业,以家庭为基础的小企业,电子邮政信箱和有计划的公共社区”[12]为特征的第二美国正代替第一美国成长起来,第二美国发展动力是小型企业,由重新复活的企业家精神支撑,它是后工业化经济产物。更有学者预期20世纪90年代西方企业和社会新动向是家庭企业的回归[13]。
参考文献:
[1] 杨在军.论家族制度与家族企业的互动关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2-126.
[2] [美]曼塞·G.布莱克福德.西方现代企业兴起[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9-260.
[3] [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70.
[4]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48-349.
[5]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64.
[6] [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73.
[7] 何自力.家族资本主义、经理资本主义与机构资本主义——对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关系演进和变化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
究,2001,(1):9-14.
[8] [美]本·巴鲁克·塞利格曼.美国企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1975:307-482.
[9] 李玉潭.日美欧中小企业理论与政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23.
[10] Philip H.Burch Jr.,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Reassessed:Family Control in Americas Large Corporation.Lexington Book,1972.
[11] [美]彼得·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4.
[12] 刘伟东,陈凤杰.家族企业——日本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形态[J].中国中小企业,2000,(12):40-41.
[13] [美]斯比特,阿布尔丹.展望90年代——西方企业和社会新动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134-135.
[责任编辑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