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发展维度简论
2014-09-26杨秀英
摘 要:企业家精神是建基于现代生产方式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是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及推进物,更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路径。企业家的历时性,市场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变动性都决定了企业家精神必然具有发展维度。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发展维度;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022-04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极为广博的名词,对它作准确界定是一种不大现实的奢望[1] 。但我们仍可以说,它是建基于现代生产方式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是近代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及推进物,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路径。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潮的涌动,企业家精神问题的研究逐渐展开。不少学者已从企业家功能和能力角度、价值取向和经济伦理视角、制度的经济学意义视角、民族文化的相异性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角度对企业家精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效。然而,企业家精神的发展维度问题还没引发学者们足够的兴趣,可恰恰是这一问题,关系着培育企业家精神的态度与方法。如果以抽象的理想模型式的方式来分析企业家精神的构建,那就有可能将企业家精神看成一种僵化的教条输入未来企业家们的头脑,从而不利于培育适应国情需要的、不断发展的企业家精神。基于此,笔者就企业家精神的发展维度问题抒己之见,求飨读者。
一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说,“人的本质在于创造”,确实,无论任何新的器物、新的精神都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及层累中延展的。企业家精神亦是如此。它最初是单薄和弱小的,在一代代企业家的思考和实践中才得以不断修正与补充,逐渐发展壮大。所以,静态模型的分析方法,难免使企业家精神固态化,以致失去其应有的魅力。基于此,我们应在回溯企业家精神的历史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尝试着培育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型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顾名思义是企业家们的精神。不同企业家既拥有某些共通的精神,也保有自身独特的精神气质。那么,何谓“企业家”,何谓“企业家精神”呢?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就曾强调,企业家“这一名词来自亚当·斯密,而惯用于欧洲大陆,用它来指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人。”[2] 中国学者苏绍智也说,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源自法文,首先见之于16世纪初,原来意指冒险家的意思,尤代指开展军事远征活动的人,因为他们需要承担各种风险。之后,重商主义者和重农主义者都提及到它,但给企业家的较严格的定义并重视企业家的作用的是18世纪法国的萨伊,他认为企业家可以是自有资本的经营者,也可以是靠借来的资本的经营者。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将土地、劳动力及资本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并使自己成为此三要素之外、开展生产的第四个要素。他们是一群具有极具风险意识的人,敢于承担企业可能因经营不善而面临的破产风险。因此,他们不单单具有业务知识,而是既有判断力和坚持力,也有世界的知识,更有监督和管理的才能[3]。从上述可知,企业家精神最初体现为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管理能力。
不过,19世纪之前,企业家精神一词还没有在英国传播开来。因为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小规模的或中等规模的家庭式的厂商或互相联系的厂商结构中,企业家的职能和特点尚不突出。即便在19世纪后半叶,当马歇尔指出,企业家是指那些以自己的洞察力和创新力、发现并消除市场的非均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从而给生产过程指明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时,他仍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自发的和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市场力量,关注可以度量的因素,漠视不可转化为数量的社会和人的因素。所以他虽然提及企业家的特征,却决非以企业家精神为研究重心。
直到20世纪上半叶,面对巨大波动及国际局势的日趋动荡,美国学者熊彼得才明确指出,企业家精神就是能够顺应乃至掌控市场的创新精神。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不仅从来不是,而且也永远不可能是静止的。”[4]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流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呢?熊彼得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企业家的如下三大精神:一是他们热衷于运用各种新发明、新方法进行商品生产,二是他们擅于开辟原材料新兴供应地及现有商品的新销路,三是他们重视依靠重组产业等来改革生产模式,有时甚至促使生产模式发生革命化的调整,使得市场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并产生新的吸引力。同时,熊彼得也指出,这些新发明、新方法、新销路的产生极其难:一是因为它们处于人们通常所懂得的事务之外,二是因为旧有势力想方设法负隅顽抗,抵抗新事物。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极其顽强的精神,即企业家精神。由于每一领域的新兴事物都需付出巨大的努力,因而并非每一个企业家都能够发明新东西,但他们能够创制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以强大的意志力和执行力,将其付诸实行。正是由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促使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结构内部不断出现“革命突变”,所以企业家可称为进行创造性破坏并最终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织的人,其精神则是推动国民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60年代,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及新管理方式的运用,市场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好景不长,进入70年代后,各国先后出现了经济滞胀及市场疲软状况。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新的推动方式和力量。据此,美国学者德鲁克对企业家及其精神进行了新的界定。在对美国、西德和日本等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中,他发现,企业家具有如熊彼得所说的特质,即他们既强调通过利用新发明,也强调通过利用新的生产方法及技术,还注重通过开辟原材料供应地及产品新销路等来获取利润。但他们不同于资本家。在德鲁克看来,区别企业家与资本家极为必要,因为,“虽则像一切经济(和非经济)活动那样,企业家当然需要资本,可他们不是资本家。他们也不是投资者……企业家也不是一个雇主,他能够是并且往往是一个雇员——或者有时是一个单独地和完全地靠自己工作的人。”[5] 因而在德鲁克的眼里,企业家是勇于承担高成功率的风险的人,是能开拓新的市场,引导新的需求,赢得新的顾客的人;企业家是真正的革新者,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善于捕捉变化,敢于有目的地寻求新的源泉,并能将变化化作可供开发利用的机会。需要指出的是,德鲁克所谓的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社会革新,企业家精神也不仅体现在企业层面,也提升到了社会层面。endprint
正是由于时代发展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家身上出现了新的特质。20世纪末叶,美国《世界经理文摘》为企业家下了新的定义,将它们定义为醉心于追求企业成长、勇于创新与冒险的经营者。而符合“企业家”定义的人,通常具有下列六项特质:一是有远景;二是勇于将梦想付诸行动;三是愿意持续创新;四是在资金上无惧付出;五是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六是喜欢通过奋斗战胜挑战的感觉。
综上可见,企业家及其精神具有时代性,引领着时代潮流,其发展特质十分明显。在18世纪之时,萨伊视企业家为冒险家,认为企业家精神即是冒险精神;在20世纪初,熊彼得强调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精神;到七八十年代,德鲁克已经将社会创新与技术创新并列,纳入到企业家精神之中;而到90年代,中国学者高希均暗示,企业家有胆识;具创意;敢投资;担风险,并且承担社会责任等精神[6] ;汪丁丁也强调,企业家精神至少包含三大精神,即“首先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精神,其次是韦伯所说的‘敬业精神,第三是诺斯从新制度经济学里提出来的‘合作精神”[7] ;而当笔者触及此问题时,认为,企业家精神至少包括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竞争精神、实效精神、奉献精神、宽容精神[8],等等。
二
企业家精神之所以展现出发展维度,乃是多因素合力之果。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的不断变迁。就物质条件而言,主要是指孕育企业家精神的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就文化条件而言,主要是指容纳和催生企业家精神的思想观念的持续发展。
就已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学界对企业家成长及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重要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的理解存在着分歧。一类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成长主要依赖社会文化条件。如张军认为,“企业家的成长是一个在正规制度之外依赖自我发现的过程。”[9] 由此,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主要依靠企业家内在文化素养及其提升状态而定。再如汪岩桥强调,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灵魂和文化品格的彰显,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文化现象,因此现代企业家精神应该是一个由众多要素组成的,内涵广泛、意义丰富的有机系统”;同时,这个有机系统深受环境的影响,进而,他将企业家精神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指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积淀而成的文化氛围,而物质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社会经济物质条件的概括和发展尺度,是形成和张扬一种社会文化精神的最重要的物质保证。”[10] 另一类观点则强调企业家精神关键在于物质条件,否认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如庄子银认为,“企业家不以任何文化传统或社会地位为前提,它可以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和具有不同信仰的民族中孕育产生……企业家精神是时间、技术进步和社会市场竞争程度的递增函数。”[11] 就这两类观点而言,笔者倾向于接受前一类观点。因为,纯技术性的方法在考察精神问题时,难免存在某些缺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企业家精神当然不能离开整个社会的文化母体而存在,相反,它深深扎根于其中。因而,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出不同国家企业家精神的多彩性,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普遍规律,加之人们的交往、文化的渗透交融等等都使得企业家精神有了相通的可能,也有了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可能。不过需强调的是,这种学习与借鉴决非全盘照搬,而是结合自身社会条件加以改造,并随社会条件之变迁而变动。
企业家是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即十四五世纪,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企业家(确切地说是企业家雏形)——银行家、商人、工场主悄悄诞生。他们与前资本主义所有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拥有一种“合理主义”的精神,即拥有资本核算制度的经营理念。同时,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如可以占有土地、设备、机器、工具等一切物质的生产手段;已经设置各种自由贸易规制;熟练掌握合理的技术手段;存在可以算计的法律和规则;存有大量可以自由出卖劳动的劳动力;基本实现经济生活的商业化;等等,是企业家精神产生的土壤。企业家最大的共同点是追求的合理主义精神,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这反过来也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在“合理主义”的引导下,技术和市场这两个市场经济系统中最具弹性的因素,必然为企业家所关注。推进技术创新,加大市场开发就日益成为企业家精神中的核心特征。考察西方社会从十四五世纪至20世纪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如前所述,自16世纪“企业家”一词以冒险家的身份出现以来,以永不知足精神为基础,其精神面貌一直在演进:在重商主义经济时期,主要体现为冒险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在重农主义经济时期,主要体现为英雄主义精神和创业精神;自古典经济学时期起,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宽容精神、永不知足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已逐渐展现;不过,在现代经济学时期,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家精神体系中的核心受到更多重视,得到了更多充分的发展。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它对合理性的追求必然导致无限的扩张。它意味着该种经济关系扩展到所有它力所能及的地区、国家。同时,它促使每个个体(包括企业家,他们是最大的经济受益者)都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到这一体制并对它表示认同,按照它所要求的规则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使之适应并符合这一生产关系的运作。所以,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从这一意义上说,是资本的无限扩张性的不自觉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任何身处这一经济社会中的个人,除非因为故意的敌视和反叛使其自身处于离群索居的局外人或“边缘人”状态,否则,他必然融入该社会。而融入它也就意味着必须在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上与它保持一致。如果按照这种推理,市场经济应该描写为一种消费的、奢华的和虚伪的体制,在其中人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合理性”,每个人都是戴着“合理性”面具而生活,而前市场经济下那种朴素的、节俭的、真实自然的社会将不复存在[12] 。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假想的、简单推理中的可怕社会景象并未真正出现于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社会。如果我们能够抛弃那种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客观地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话,很容易发现,西方社会在企业家精神兴起过程中,确实有过自私、自利,混乱不堪的局面,但企业家精神并不是非人性化的,它恰恰是人性的产物,是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从个人企业家精神层面走向企业或公司企业家精神层面,再向走向社会公共领域企业家精神层面的过程,就是西方社会各种现代社会体制不断成熟与完善的历程,也是其公共事业迅速兴起与发展的进程。而其中,企业家以其独有的企业家精神,通过各种慈善之举,极大地补充了公共事业发展的不足。因而在现代西方,企业家精神不仅被看作企业家的灵魂和文化品格而备受重视,亦被视为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重要价值取向,及广大市民所需要的一种新世界观和时代精神而广受褒扬。endprint
企业家精神何以如此?显然,应归功于社会文化,正是它的滋养弥补了金钱世界里所不具有的道德与情义。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它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技术、法律和行政管理制度等因素,并给它们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如企业家精神兴起的初期,其追逐金钱与财富的冒险精神是为时人所不耻的,当时人们是为生活而劳动的,而决不是相反。所以,社会上盛行着“商人永远得不到神的欢心”、“贸易是坏事,因为它会使人们脱离对上帝的祈求”等观念。为求得合法性的企业家们只得向人文主义者靠近,并与人文主义者共同努力,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从新教那里为自己寻求一件合法的道德外衣。对此,马克斯·韦伯给出了较为客观的分析:“虽然经济理性主义的发展部分地依赖理性的技术和理性的法律,但此同时,采取某些类型的实际的理性行为却要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气质……各种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关于责任的伦理观念,在以往一直都对行为发生着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13]基于此,他将企业家及部分自由劳动者的勤勉、坚忍、节俭、诚实、守法,及对财富孜孜不倦的追求,视作新教伦理信仰下的产物。指出,正是新教的“天职观”,使身为新教徒的企业家和部分自由劳动者把工作当作生活本身和目的,这种“敬业精神”,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产生的内在动机之一。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18世纪,原始积累数量巨大,市场经济获得了极大发展,充满西欧社会的乐观主义的理性主义启蒙思想,也为企业家们的进取提供着精神动力,亚当·斯密提出了以“自由竞争”和“放任政策”为核心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成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想动力。随着这一理论在19世纪的贯彻,亚当·斯密被人们尊称为“古典经济学之父”。不过,在美国学者格林菲尔德看来,亚当·斯密不是经济学家,而是道德哲学家,他的思想基本点应该是:“人类天生具有构建等级性和内聚性社会结构的倾向,因为他们(企业家)在生活中受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的愿望的驱动,表现为愿意服从于礼节规范并致力于无所顾忌的地位追求。这个愿望基本上是非物质性的,而且物质上的自利完全从属于这个愿望。社会秩序基于物质利益系统性地献身于礼节或社会习俗之上。地位是其他人的尊敬,而不是贪婪或追求权势,是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14]格氏的观点虽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亚当·斯密的确非常重视经济伦理,他的《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问世早得多。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伦理约束下,他的“自由竞争”和“放任政策”理论,为企业家发展自己的冒险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等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此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思潮波澜壮阔,对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提出了质疑,纯粹“经济人”的观念开始受到的冲击。对企业家精神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家们不能仅仅是勤勉、诚实、守法的榜样,开始关注自己在团结起来的工人中的形象,关注民族文化的特性,重视民族情感,因此,企业家精神中的民族特质得到凸显,如美国侧重冒险精神、创新精神;日本重视合作精神等等。企业家精神中的公益成分日益增强,一些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和慈善机构获得了企业家们的大力资助。同时,日益激烈的竞争,也使得企业家们更多地利用自己的精神特质来建构企业核心竞争力,丰富多彩的企业家精神遂展现出来,成为各国竞相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Peter Kilby.Entrepreneushi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 Free Press,1971:1-42. (下转88页)
(上接24页)
[2]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册[M].陈良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92.
[3] 刘述意,高粮.企业家理论与实践、企业家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33.
[4] [美]熊彼得,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绛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04-165.
[5] [美]彼得·德鲁克.革新与企业家精神——实践与原理[M].张遵敬,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8:29-30.
[6] 高希均.经济学的世界: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26.
[7] 汪丁丁.直面现象:经济学家的实然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9.
[8] 杨秀英,傅琼.企业文化[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34-35.
[9] 文汇报,2002-02-10.
[10] 汪岩桥.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4,(3):159-160.
[11] 庄子银.企业家精神、持续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J].世界经济,2005,(12):42.
[12] 李宏图.关于“资本主义”概念的考察[J].历史教学问题,2003,(1):32.
[13]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导论11.
[14] [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M].张京生,刘新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7.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al Dimensionality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YANG Xiu-ying
(Hai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ikou 571126,China)
Abstract:Basing on the modern productive fashion,entrepreneurship is a kind of valuable idea,spiritual temperament and cultural character,which is the outcome and promoting forc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of industry and market economy,also is the important ways and means to modernization management.different entrepreneurs in different epochs,and the changing of the marketing economy and the thought and idea had determined the developmental dimensiona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entrepreneurship;developmental dimensionality;market economy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