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2014-09-26李从林唐先红

化学教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问题引领问题设计化学教学

李从林 唐先红

摘要:文章介绍了基于“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法:以聚焦式的问题设计瞄准重点;以台阶式的问题设计化解难点;以多角度的问题设计实现知识的有序整合;以探究式的问题设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化学教学; 问题引领; 问题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1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05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改革不但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教学重心前移,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有创新、有抓手、有实效。“问题引领”是课堂环境下的GPS系统,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的问题指向明确,分工不同,有学科知识的形成性问题,有思维方法的养成性问题,有学习方法的转变性问题,通过这些集中而有序的问题呈现,把学生引入一个思考的世界,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同时揭开课堂中的一个个谜团,提高课堂的“能见度”。“问题引领”下的教学问题设计应建立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课堂教学的内在线索,这一线索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表达、学科思想的呈现和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三个方面的融合来完成,设计出有启发性、探究性、生成性的问题来推动教学过程。

二、“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或以深化知识点为目的,或以体现学科思想、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教学过程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接受逐步转变成主动思考,这种在问题引领下学习活动才是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谈谈“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法。

1. 以聚焦式的问题设计瞄准重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重点的处理,可以采用聚焦式的问题设计,把重点内容的前后联系点,重点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关联处用相应的问题逐层加以深化,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一节课的重点知识。

案例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平衡之后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相关理论,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概念的形成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能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补充两组实验,提出六个问题,把问题聚焦在概念的形成上:

设计意图:没有对反应的现象观察就不可能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去思考。上述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设计的问题就是启发思考的导火索,正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基于“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1. 问题设计应在启迪思维与解决困惑上挖掘

问题设计要在围绕学生容易引起疏漏和产生困惑的地方展开,引导学生抓住最本质的现象进行思维,问题要能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疑惑,要能对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有启发,这样做才能最有效地启迪思维,不要设计没有思维深度的提问。

2. 问题设计应在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关联处深化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表述方式犹如一条链子一样环环相扣,任何一节的松动就会造成链子的脱节。因而知识之间的关联处是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形成化学能力的关键部分,若处理不好,则很容易成为制约学生正确掌握教材内容的关卡。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哪些是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探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理解教材知识的前后关联,从而达到深化学科知识内涵的目的。

3. 问题设计应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上用功

问题设计不应停留在第一发展水平,要定向在“最近发展区”,在那里寻找思维的生长点,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设计的问题要成为帮助学生架设探索未知的桥梁,要能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自主梳理,要能有效地发挥问题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中作用,实现学生的认识水平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4. 问题设计应在化学问题的质与量上突破

基于化学知识表层的问题难以发展学生的能力,适度适量地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探究性和创新性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多了一份好奇、悬念,才有探究的欲望,学生亲历了探究的过程,才会有创新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人教社化学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71-74

[2] 人教社化学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33-41

[3] 杨麦琴,武玉强. 意外成就精彩——Fe2+与Fe3+转化实验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8):52-53endprint

摘要:文章介绍了基于“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法:以聚焦式的问题设计瞄准重点;以台阶式的问题设计化解难点;以多角度的问题设计实现知识的有序整合;以探究式的问题设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化学教学; 问题引领; 问题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1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05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改革不但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教学重心前移,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有创新、有抓手、有实效。“问题引领”是课堂环境下的GPS系统,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的问题指向明确,分工不同,有学科知识的形成性问题,有思维方法的养成性问题,有学习方法的转变性问题,通过这些集中而有序的问题呈现,把学生引入一个思考的世界,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同时揭开课堂中的一个个谜团,提高课堂的“能见度”。“问题引领”下的教学问题设计应建立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课堂教学的内在线索,这一线索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表达、学科思想的呈现和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三个方面的融合来完成,设计出有启发性、探究性、生成性的问题来推动教学过程。

二、“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或以深化知识点为目的,或以体现学科思想、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教学过程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接受逐步转变成主动思考,这种在问题引领下学习活动才是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谈谈“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法。

1. 以聚焦式的问题设计瞄准重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重点的处理,可以采用聚焦式的问题设计,把重点内容的前后联系点,重点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关联处用相应的问题逐层加以深化,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一节课的重点知识。

案例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平衡之后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相关理论,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概念的形成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能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补充两组实验,提出六个问题,把问题聚焦在概念的形成上:

设计意图:没有对反应的现象观察就不可能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去思考。上述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设计的问题就是启发思考的导火索,正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基于“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1. 问题设计应在启迪思维与解决困惑上挖掘

问题设计要在围绕学生容易引起疏漏和产生困惑的地方展开,引导学生抓住最本质的现象进行思维,问题要能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疑惑,要能对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有启发,这样做才能最有效地启迪思维,不要设计没有思维深度的提问。

2. 问题设计应在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关联处深化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表述方式犹如一条链子一样环环相扣,任何一节的松动就会造成链子的脱节。因而知识之间的关联处是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形成化学能力的关键部分,若处理不好,则很容易成为制约学生正确掌握教材内容的关卡。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哪些是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探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理解教材知识的前后关联,从而达到深化学科知识内涵的目的。

3. 问题设计应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上用功

问题设计不应停留在第一发展水平,要定向在“最近发展区”,在那里寻找思维的生长点,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设计的问题要成为帮助学生架设探索未知的桥梁,要能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自主梳理,要能有效地发挥问题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中作用,实现学生的认识水平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4. 问题设计应在化学问题的质与量上突破

基于化学知识表层的问题难以发展学生的能力,适度适量地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探究性和创新性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多了一份好奇、悬念,才有探究的欲望,学生亲历了探究的过程,才会有创新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人教社化学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71-74

[2] 人教社化学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33-41

[3] 杨麦琴,武玉强. 意外成就精彩——Fe2+与Fe3+转化实验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8):52-53endprint

摘要:文章介绍了基于“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法:以聚焦式的问题设计瞄准重点;以台阶式的问题设计化解难点;以多角度的问题设计实现知识的有序整合;以探究式的问题设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化学教学; 问题引领; 问题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1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05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改革不但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教学重心前移,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有创新、有抓手、有实效。“问题引领”是课堂环境下的GPS系统,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的问题指向明确,分工不同,有学科知识的形成性问题,有思维方法的养成性问题,有学习方法的转变性问题,通过这些集中而有序的问题呈现,把学生引入一个思考的世界,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同时揭开课堂中的一个个谜团,提高课堂的“能见度”。“问题引领”下的教学问题设计应建立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课堂教学的内在线索,这一线索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表达、学科思想的呈现和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三个方面的融合来完成,设计出有启发性、探究性、生成性的问题来推动教学过程。

二、“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或以深化知识点为目的,或以体现学科思想、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教学过程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接受逐步转变成主动思考,这种在问题引领下学习活动才是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谈谈“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法。

1. 以聚焦式的问题设计瞄准重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重点的处理,可以采用聚焦式的问题设计,把重点内容的前后联系点,重点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关联处用相应的问题逐层加以深化,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一节课的重点知识。

案例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平衡之后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相关理论,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概念的形成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能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补充两组实验,提出六个问题,把问题聚焦在概念的形成上:

设计意图:没有对反应的现象观察就不可能提出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去思考。上述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设计的问题就是启发思考的导火索,正是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基于“问题引领”下的化学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1. 问题设计应在启迪思维与解决困惑上挖掘

问题设计要在围绕学生容易引起疏漏和产生困惑的地方展开,引导学生抓住最本质的现象进行思维,问题要能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疑惑,要能对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有启发,这样做才能最有效地启迪思维,不要设计没有思维深度的提问。

2. 问题设计应在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关联处深化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表述方式犹如一条链子一样环环相扣,任何一节的松动就会造成链子的脱节。因而知识之间的关联处是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形成化学能力的关键部分,若处理不好,则很容易成为制约学生正确掌握教材内容的关卡。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哪些是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探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理解教材知识的前后关联,从而达到深化学科知识内涵的目的。

3. 问题设计应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上用功

问题设计不应停留在第一发展水平,要定向在“最近发展区”,在那里寻找思维的生长点,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设计的问题要成为帮助学生架设探索未知的桥梁,要能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自主梳理,要能有效地发挥问题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中作用,实现学生的认识水平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4. 问题设计应在化学问题的质与量上突破

基于化学知识表层的问题难以发展学生的能力,适度适量地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探究性和创新性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多了一份好奇、悬念,才有探究的欲望,学生亲历了探究的过程,才会有创新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人教社化学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71-74

[2] 人教社化学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33-41

[3] 杨麦琴,武玉强. 意外成就精彩——Fe2+与Fe3+转化实验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8):52-53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引领问题设计化学教学
立足“有效”,回归阅读教学本来的样子
例谈问题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精设计,巧提问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让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问题引领下的阶梯式综合复习课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