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开放病房中精神病患者走失的影响

2014-09-26姜森林许云华

重庆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精神科病区病房

姜森林,张 宁,许云华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综合办公室,重庆万州404000)

患者出走属于精神科重要危急事件。精神障碍患者的出走不仅会使治疗中断,而且还有可能导致走失、自伤、他伤、伤害他入或其他多种严重后果,极易导致医患纠纷。精神科病房实施开放式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开放式病房患者出走更便利,防范更困难,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本研究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走失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10月、2012年1~10月,本院早期心理卫生干预科(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分别收住精神病患者194例、238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15~59岁,平均37岁,能配合完成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等。两组病例基本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病例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一般干预方法 (1)改善环境。护理部与病区认真调研,向医院申请改进加固了病区阳台防盗网,安装病区铁门(患者出入病区的惟一通道),相对保证了病区安全。要求患者统一着病员服,便于患者出入病区时辨认。(2)完善制度和措施,健全而完善的制度是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系数,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3]。根据开放病房特点,在原有精神科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精神科开放式病区管理规范》、《病区陪护与探视制度》、《患者作息制度》、《患者出入登记制度》、《患者出入医院大门请假制度》及《护理应急预案》;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病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及时评估本单元医疗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每月召开1次安全教育会议;同时优化精神科护理记事栏,改善目视化管理效果,一目了然地了解和记忆患者的综合信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4]。(3)加强护士责任心、慎独修养及病区重点时段管理。精神科护理中强调工作的预见性,要求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其言行,判断患者有无发生自杀、走失、攻击和暴力行为等危险信号,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5]。同时只有强化护士的慎独修养,才能杜绝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6]。为此,病区强调护士责任心教育及慎独修养,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尤其做好晨间、午间、夜间及交接班时段病区管理,加强重点时段护理人力配置及加强患者家属/陪护对患者的照护,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干预。(4)重视对患者及陪护的健康教育。在开放病房中,护士不但要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还应对家属做好各项告知义务。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告知注意事项,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遵医行为[7]。为此,病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通过建立安全等级帮助医护人员识别高危患者[8],加强高风险患者家属/陪护的教育指导,增强家属/陪护责任意识,并签署《入院责任告知书》,对不适宜入住开放病区的患者,向医生建议收住封闭式病区;住院期间定期召开病员工休座谈会及家属课堂,提高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密切护患关系[9],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有走失高风险且家属/陪护照护不力者,向医生建议将患者转入封闭式病区治疗,降低医疗风险。(5)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病区每日上下午由娱疗护士带领患者做保健操及进行社会功能锻炼,每周五举办由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参加的工休联欢会,节目灵活多样,不求艺术标准,以趣味性为主,如卡拉OK、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做游戏等,以丰富患者的文化生活,改善患者的情绪,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重新生活的信心。(6)心理护理。在做好精神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也要将护理心理学运用到精神科中,这在预防护理安全中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真正了解临床情况,体察患者的情感,针对患者实际需要,提供个体的护理服务,把爱心和真诚融入护理工作中,使患者感受到人性关怀的温暖,以获得单纯的医疗所达不到的满足感和安全感[10]。护理人员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谈心,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对有出走企图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其出走的想法和原因,并给予安慰和劝导,严重者给予心理治疗和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有效减少了走失的发生。

表1 2011、2012年病例基本情况比较[n(%)]

1.2.2 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治疗期间发生的跌倒、走失、用药错误、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1]。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应用,可以提高精神科护士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和防范能力,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护理部制作全院统一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项目包括:发生日期、时间、患者基本情况、不良事件的分类(含走失等)、发生问题的经过、引起不良事件的原因等。通过定期分析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有效避免及减少了走失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安全[12]。

2 结 果

两组比较,2012年走失病例8例及走失率3.36%较2011年走失病例16例及走失率8.2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3,P=0.027)。2011、2012年两组走失病例比较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走失病例比较[n(%)]

3 讨 论

在预防开放精神病患者走失的管理过程中,对患者入院、住院过程中进行走失风险评估,使管理者掌握了工作中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通过完善制度和措施、改善病区环境、加强护士责任心、慎独修养及病区重点时段管理、重视对患者及陪护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等,可防范及减少患者走失的发生。

但开放病房精神病患者走失防不胜防,在防范患者走失的问题上尚需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陪护的通力合作,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杨苏萍.精神科开放病房的患者出走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37-38,40.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4-55.

[3]周芙蓉.精神科开放病房中的风险管理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9,8(8):701-702.

[4]陈静.精神科护理记事栏的优化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9):41-42.

[5]刘理燕.从2例纠纷案例谈精神科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67-68.

[6]梁小薇.浅析“慎独”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19):326.

[7]乔桂杰.精神科安全隐患探讨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到精神科护理当中[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253-254.

[8]魏立艳.在精神科建立护理安全等级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1,10(11):764-765.

[9]胡玉珍.家属课堂在精神科开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128-129.

[10]姚华华.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施及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5A):795-796.

[11]安春梅.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在精神科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2):131-133.

[12]潘红红.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其管理对策[J].求医问药,2011,9(10):411-412.

猜你喜欢

精神科病区病房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换病房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部队中小医院军人病区护理管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