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产销趋势分析
2014-09-26钟郁鸿王春生
钟郁鸿,王春生
(1.解放军263医院,北京 101149;2.北京华邈中药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北京 101300)
川芎产销趋势分析
钟郁鸿1,王春生2*
(1.解放军263医院,北京 101149;2.北京华邈中药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北京 101300)
通过对川芎产销历史、种植规模、价格走势、当前市场状况等方面的调研与分析,为川芎的生产和经营等提供决策参考,也为药农及药商提供信息支持,达到增加效益和持续发展的目的。经过对安国药材市场及川芎产区市场调研分析,并查阅古今文献资料,梳理2006~2013年川芎市场变化规律,为川芎后市发展判断提供依据。川芎在四川主要产区的种植规模和产量变化不大,库存充足,供需关系较为平衡,短期内川芎行情稳定,价格变化不大。
川芎;产区分布;供需现状;价格走势;后市预测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为常用川产道地药材,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腹痛,头痛,风湿痹痛[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载有,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痉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2]。《图经本草》载,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3]。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油性足,香气浓烈者为佳。现下川芎正值产新季节,库存仍较丰厚,虽然行情走出低谷,但并未出现大好趋势。随着库存渐渐转薄,社会需求不断增多,短期内川芎后市行情如何,仍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川芎药材近8年来产销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市场变化规律,对川芎药材后市行情进行预测,为其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依据。
1 产区分布
川芎作为中药材以根茎入药。《中国中药区划》载,川芎主要栽培于四川。川产川芎产量占全国90%以上,主产于四川都江堰、彭州、崇州、新都等地[4]。以彭州敖平量大、质优,销往全国并出口。崇州主要是繁育川芎苓种,商品川芎量不大。苍溪、渠县等栽培川芎个小,质量略逊[5]。此外,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宁夏、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吉林、辽宁、浙江等地也有少量栽培,市场上也有部分吉林东芎、江西抚芎、甘肃川芎、云南川芎等商品出售[6],但产量小。
2 产销形势
2.1 供需形势
四川道地产区川芎产量占全国90%以上,年产量达到18 000~20 000 t,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江西产川芎产量少,主产于九江、瑞昌一带。甘肃产川芎销往陕西、河南、安徽。吉林产川芎出口日本、韩国及销往青岛、大连等药厂作为提取物的原料使用。江苏产川芎销往亳州药材市场,苓种销往福建等地。云南、贵州产川芎仅在当地使用,未形成流通商品[7]。民国《灌县志》载,河西商务以川芎为巨,集中于石羊场一带,年产量约2 000~2 500 t,并有水路传输,远达境外。抗战前(1936年),四川川芎产量2 000 t,建国初期产量800 t,1954年受香港市场影响,川芎产量猛增到6 600 t,造成积压[8]。
近年来,川芎需求量呈稳步上升之势,虽然每年种植面积都有所增加,但受季节影响较大,每年产量波动不稳,市场供应有时出现量价波动幅度较大。2006~2007年川芎种植面积相对较少,约1 667~2 000 hm2,受极端天气影响,产量相对较少,价格回升,从而导致药农种植积极性高涨,到2008年种植规模达到3 333 hm2左右,种植面积扩大,这一年极端天气少,川芎增产,川芎产地市场价格10元(千克价,下同)。2009年,川芎种植规模略有降低,据不完全统计在3 000 hm2左右,到2010年略有增加,种植规模达到3 233 hm2左右,但这一年极端天气较多导致川芎减产,同时遇到药商炒作,川芎价格猛涨,达到42元。药农种植川芎的积极性又一次高涨,2011年种植规模达到3 333 hm2,2012年达到4 000 hm2。川芎丰产丰收产量大幅增加,同时药商资金退出川芎市场,川芎产地价格迅速回落,药农种植川芎的积极性受到打击。2013年川芎种植规模锐减,缩减到667 hm2,价格在低价位徘徊。2014年川芎种植规模变化不大,极端天气不多,川芎产量预期较好,价格不会出现较大波动,维持在15元左右。2006~2013年四川川芎种植面积变化见图1。
2.2 价格走势
图1 川芎2006~2013年四川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四川产的川芎占据荷花池、安国、亳州等药材市场的绝大份额,市场价格也略高于其他产区,但整体走势与其他产区货源基本一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9-10],2006年7月川芎价格上扬至30元左右,下半年价格有所回落;2007年维持在10~20元之间;2009年初价格开始回升至25元;到2010年川芎价格持续攀升,市场价格达到最高值35元左右;2010年川芎价格走势大好,种植户积极性高涨、种植规模扩大。2011年产新期川芎价格急速回落,2012年降至10~15元,2013年价格小幅回升。2014年已到产新季节,新货大量上市,商家观望者居多,产地炕货价格15元左右,晒货价格14.5元左右。2006~2013年四川川芎市场价格走势见图2。
图2 2006~2013年四川产川芎市场价格走势图
3 后市分析
2013年夏季川芎移栽出现高温天气,川芎幼苗死亡率在30%以上,再加上2012年暖冬天气,降雨不足,川芎长势不如往年,不排除川芎减产的可能。川芎陈货量充足,但2013年以前产区均以熏硫货为主,随着国家对熏硫的严格规定和要求,无硫川芎成为主流市场,因此陈货对2014年川芎市场影响减弱。2013年川芎行情小幅回升,人为因素导致川芎价格的波动,2014年是否再有干预,将很难预测。
综上所述,川芎产新价格较平稳,库存仍较丰厚,虽然行情走出低谷,但并未出现大好趋势。随着库存渐渐转薄,社会需求不断增多,短期内川芎行情稳定,但后市行情值得关注。
4 讨论
分析川芎价格波动较大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供求关系,川芎种植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产量也随着种植规模增加而增大,库存充足,供大于求;二是市场信息不全,药农只是单一个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种,从而形成了买方市场;三是从众效应,一方面是药农采新时从众,出现短时期集中上市,另一方面是中小药商抛售从众,川芎出现价格波动时,中小药商为了资金回笼,急于出手,导致价格持续下滑;四是不良商贩囤积居奇,垄断买卖,压制物价。
为了稳定川芎市场价格,建立合理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药农和药商的经济利益,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提高药农药商市场判断能力,拓宽销售渠道,坚决打击囤积垄断行为,遏制不法商贩投机炒作行为,稳定药农种植川芎的积极性,建立药农种植保障体系等措施,维护川芎市场的稳定和谐。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8.
[2] 王筠默,王恒芳,辑.神农本草经[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3.
[3] 苏颂,胡乃长,王致谱,辑注.图经本草[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9.
[4]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常用中药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75.
[5]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2:127.
[6] 徐国钧,徐络珊,王铮涛,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二册)[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73~374.
[7] 蒋桂华,马逾英,等.川芎种植资源的调查收集与保存研究[J].中草药,2008,39(4):601-604.
[8]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区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355.
[9]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年4月川芎市场价格走势分析[2013-05-27].深圳:http://www.qianzhan.com/qzdata/detail/147/130527-ee79c1b9.html.
[10] 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价格数据[2013-07-2].成都:http://www.zyctd.com/shuju-item-561316-1-1237.html.
《中国现代中药》2014年投稿须知
《中国现代中药》(原名《中药研究与信息》)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中药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药科技期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1673-4890,国内刊号CN 11-5442/R。2014年9月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办刊宗旨
以中药资源为龙头,面向现代中药产业,宣传推广科技成果,交流技术方法,研究产业发展关键课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主要栏目
专论——围绕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重点宣传报道中药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研究、探讨和建议;
研究开发——包括中药创新体系建设,基础研究与探讨,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科技成果的宣传与推广;
中药农业——包括野生药材的资源调查、保护、管理与开发,栽培(饲养)药材的规范化与产业化;
中药工业——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提取物、保健品的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
中药商业——包括中药商品仓储流通规范、商品质量标准、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与趋势分析;
健康产业——包括中药康复、保健、养生、理疗、健美的产业发展,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传统文化等。
投稿要求
1.投稿内容要求立意创新、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作者单位应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无署名争议等负责。
2.投稿通过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zgxdzy.net)上传稿件,来稿必须是未公开发表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所有来稿一律不予退稿。3个月后未收到编辑部的稿件处理情况通知,可自行改投他刊,但改投前请来函向编辑部声明。
3.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数据库和光盘的使用报酬。若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上述数据库收录,请于来稿时注明。
4.来稿一经刊用本刊将支付稿酬并寄样刊。编辑部对录用的稿件有权作适当文字删改。稿件涉及保密、专利等方面的问题,请作者自行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并附证明文件,否则出现的纠纷本刊概不负责。
撰稿要求
1.论文字符数以2000~6000为宜;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齐全。
2.稿件须注明通信作者的详细信息(包括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
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在投稿时上传附基金证书扫描件)脚注于文题页下方。
4.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实验研究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4部分。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
5.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1.1、1.1.1。序号后不用黑点,标题层次不超过4级,文内接排的序号用带圈的数字序号。标题序号后应拟定标题,正文内标题一律顶格。
6.表和图应设计正确、合理、易懂,表题和图题要完整,要有序号,只有1个表或1个图,仍用“表1”或“图1”表示。表格使用三线表,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上下行的数字要个位或小数点对齐。图片要清晰,图中的量、单位表示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
7.量和单位符号使用现行国家标准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标点符号用法符合GB/T 15834-2011要求;数字用法符合GB/T 15835-2011要求。
8.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等在首次出现时需注明中文。
9.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文献数量不少于5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符合GB/T 7714-2005要求,作者姓名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文章名后注明文献类型,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
详细的稿件体例格式要求请登录http://www.zgxdzy.net下载。
电话:(010)88468213传真:(010)88468211网址:http://www.zgxdzy.net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邮编:100195
2014-05-30)
*
王春生,执业药师,研究方向:中药栽培与经营;Tel:13581821328,E-mail:354240294@qq.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