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七发展趋势分析

2014-09-26支世敏

中国现代中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药材价格发展

支世敏

(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三七发展趋势分析

支世敏

(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作为降血压良药的三七,自2008年起连涨5年,涨幅堪称“疯狂”。自2013年底起,被爆炒的三七开始降温,价格一路走低。三七连年涨价使得其种植面积以星火燎原的势态发展,产量的暴增加上经销商集体放货,使得市场上三七严重供大于求,价格迅速下跌。随着下半年三七新货上市,价格将继续下跌。

三七;历史;现状;产销情况;预测

三七疯狂的涨价差不多持续了5年时间,在这5年的时间里,三七不知牵动了多少药农、商家和药企的心。2014年3月份三七开始一路下跌,引起业界一片哗然,缘何三七会在辉煌后的第6个年头开始没落,对此,笔者在进行了市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后,将三七产销情况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 概述

1.1 来源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异名山漆、金不换(《本草纲目》),血参(《医林纂要·药性》),人参三七、佛手山漆(《纲目拾遗》),参三七(《本草便读》),田漆、田三七(《伪药条辩》),田七(《岭南采药录》),滇三七(云南),盘龙七(四川)[1-2]。

1.2 产区

1.2.1 老产区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砚山县,广南县、马关县、西畴等地;广西的靖西、百色、那坡等地也有栽培种植。其中文山州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气等条件,种植出来的三七品质为最优,是公认的三七道地产区。文山三七种植历史不少于400年,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在文山,被国家命名为“三七之乡”。

1.2.2 新产区 云南省昆明、红河州、曲靖、师宗、弥勒、石林、西双版纳、玉溪等地是从近几年三七涨价后发展起来的新产区。

1.3 历史价格走势

三七在2009年前市场走势可谓波澜不惊,当年7月份三七120头从100元(千克价,下同)的价格开始上涨;2010年4月份出现第一个波峰,三七120头价格达到510元,因涨幅过大,到2010年9月,随着三七的产新,价格理性回归到200~300元的价位,这样持续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2011年三七产新,在减产舆论以及人为的共同作用下,三七价格再次扶摇直上;2012年5月份出现了760元的价格。随着2012年三七的产新,三七在当年10月份又跌落600元的价位,但这次下滑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从11月份开始,三七价格又一路上涨,直到在2013年三七即将产新的8月份打破历史,创下800元的最高价。9月份文山三七开始产新,自此三七一路攀高的价格开始止步。随着2013年三七产新拉开序幕,大量的三七开始涌入市场,三七价格也被拦腰斩断,开始步入下滑轨道(见图1)。

图1 2000~2014年三七120头历史价格走势图

2 三七价格涨跌的原因

家种药材发展的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从历史发展中找到现在行情的影子。三七的发展从开始平淡不羁到后来的一飞冲天,这里面蕴含了太多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2.1 多种因素助推三七价格上涨

2.1.1 产不足销促成高价 1984年以前60头三七批发价为219.6元,1985年为310元,1988年初为398元,当年9月为412元,10月份为424元。这是中药材市场自1985年开放以后三七第一次出现天价,主要原因是当时三七正处在产不足销、库存薄弱、市场货源紧缺的局面,从而导致价格暴涨。

2.1.2 天气、人气促成高价 笔者记得有位药界前辈对中药材的发展有过这样的形容:“人气不足天来凑”。三七在2004~2005年出现过百元以上价格,对于多年不见的高价,当时的行情对农户来说还是获利颇丰。种植面积的扩大促使产量增加,导致2006~2008年三七产量供大于求,行情低迷运行,低价也让农户开始调减种植面积。

自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灾,云南省发生了60年一遇的罕见干旱,三七主产地文山平坝镇、砚山盘龙镇等地也在重旱区域内。由于干旱时间持续较长,三七在地生长的植株幼苗及育苗田均出现了伤苗、死苗现象,而且在地生长的三七个头较往年偏小,导致亩产量大幅降低,直接影响当年三七的总产量。调查得知,2010年可起挖的三七面积不会超过1 333 hm2,由于亩产大幅降低,估计总产量应在3 000~3 500 t之间[3],此消息传出,引起全国各市场商家及用药厂家的高度关注,纷纷奔向产地抢购货源,从而造成本身就供求紧张的三七价格大幅上涨,三七也就这样在天气和人气的共同助推下成就了第二次辉煌。

2.1.3 资金助推高价 有了天气的帮忙,加上个别企业低调的在产地购货,等商家反应过来时,这些药企已经掌握了三七大部分货源,对三七的涨价有了绝对的话语权。2009年中期三七(120头以下同)行情不断攀升,在2010年年初出现第一个高峰500元。这时前期有货商家获利颇丰,加上价格过高看空气氛渐浓,商家纷纷出货,行情出现回调。不过这也是庄家惯用的伎俩,自己抛货造成看空的恐慌,价格迅速回调也套住了一部分追高商家,行情就在280~350元之间徘徊了2年多,这时候一部分商家沉不住气开始抛货,一部分前期追高商家认赔清场出货,个别药企通过这次行情将三七货源再次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也为后期三七再次冲高做足了铺垫。三七从2012年初继续发力,行情不断攀高,成就了三七辉煌的神话。三七辉煌的背后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在药界那么多好品种,三七有幸被选中成为了宠儿;必然是哪怕这次三七没有出现辉煌,未来三七一定还是会出现更大的辉煌。

2.2 五大因素导致三七价格回落

三七的没落是必然的,因为家种中药材的特性决定了任何一种中药材都无法长期停留在高峰,有高峰有低谷才符合中药材发展的周期性。但药界就是这样,一个品种的高价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三七能在高价上持续5年的时间已经实属罕见,而高价刺激下出现的盲目种植,产量过剩,将使一个品种步入低谷。

2.2.1 人为因素导致三七价格下落 三七2013年产新前就已经开始步入下滑轨道,这样下滑的势态一直持续到2014年的1月上旬。在1~2月的这段时间里,因在年关,一些客商抓住消费者走亲访友互赠礼品这样的消费心理,三七价格止落转稳,并未像之前一路下滑,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2月底。进入3月份,见三七行情这样平静无澜,开始有人打着年前三七遭受雪灾的噱头,大笔资金开始流入产地,导致产地三七在短短几日内价格出现回升,同时也带动了市场三七行情的波动,但这毕竟是人为的带动三七行情上涨,所以这样的好景也不会长久,从4月下旬开始三七一路下滑。

2.2.2 疯狂种植 无序发展 2012年三七产新前,行情一直向好,七农为赶行情,提前采挖根茎尚未发育成熟的三七,从而导致三七质量下降,产量不及预期;但当年三七红籽价格最高达到1 000元以上,约70%三七留种后作为冬七采挖。而冬七经留种,红籽消耗了一部分营养成分,从而导致三七根茎发育不及春七,且质量较差,产量折损。2012年三七产量在6 000 t左右,这对于年消耗量在8 000 t左右的品种还是出现了将近2 000 t的缺口,因此2012年三七的价格并没有像我们预料的一样出现下降,高价大旗一直扛到2013年产新。据调查统计,2013年三七可采挖面积达到4 667 hm2,而当年云南地区无特大自然灾害发生,三七生长未受影响,产量将达到9 000~10 000 t,这是自2009年三七价格疯涨之后首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2014年,那些在2010~2011年高价期间刺激扩种的三七将进行采挖,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三七的采挖面积将较2013年翻倍,产量预计在15 000~18 000 t,如此大的产量将是三七用量的两倍[4],据云南日报报道,2015年云南三七可采挖面积将达到27 333 hm2,到时三七产量将会是用量的3倍乃至更多(见图2)。

图2 2012~2015年三七产需情况及预测

由图2可以看出,三七在2012年已经出现产量大于需求,当时的产需矛盾并不明显。从2013年开始产需已经慢慢拉开距离,三七的价格也开始在2013年下半年步入下滑轨道。2014年产需距离开始越来越大。2015年将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

2.2.3 商家获利丰厚 纷纷抛货 中药界因为每天都在上演暴涨暴跌的神话,高额的利润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商家参与,加上各级药材公司解体,国家没有精力去搞大量囤积药材的事情,这样一批大货商人应运而生,他们利用中药材市场的规律对自己看好的品种在前期大量囤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大货商人资金雄厚,抗风险能力极强。随之发展的就是庄家的出现。前两年三七出现历史天价就是个别药企的完美“杰作”。庄家到底从这次三七涨价获利多少不得而知,但是他们的收获肯定是以亿计数的。还有三七这几十年坚定的信徒也赚的盆满钵满。在七农还在忙着扩种的时候他们已经预见到三七最终会走向没落,纷纷开始抛货。这些货源是怎么流通的无处考证,但是人家自然有自己的渠道,是大幅让利让后来人接手,还是卖给药厂或是将货源发回产地销售,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庄家和大户出货,散户和七农面对不断掉价的三七也开始恐慌,恐慌的开始就是一个品种没落的开始。

2.2.4 药厂自建基地 原料供应得到缓解 一直以来,药材种植户和药企的关系应该是唇齿相依的,但是高价的三七逐步改变了这种关系。三七价格高涨的那些年,在利益的诱惑之下,七农毁约或者抬高价格的情况比比皆是,曾把药企伤得很深,害得很苦。据了解,全国用三七作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超过了300多个,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中药制药企业。譬如,云南白药、昆明制药、天士力和白云山等企业生产的知名中药都以三七为原料[5]。这种上游原料的高涨,不可避免地传导给下游企业。

为什么会出现七农毁约或者提高售价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并非个案,所有涨价明显的药材品种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低价时药厂会高于市价收购保护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但是等到涨价,农户必定会毁约。出现这种情况,还是七农的法律意识淡薄所造成的,正因为中药材是农副产品,这也是中药材价格剧烈波动的根源所在。

药企在三七用药成本就算上涨10倍,药企也无法在终端随意提价。面对高额的成本,一些有能力、有资金的药厂为了解决三七原料问题,开始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从2013年开始这些建立种植基地的企业已经陆续有三七产出,极大地缓解了高额成本带来的压力。不过后续问题又来了,药企建立种植基地成本远远高于农户的成本,面对后期三七不断下滑的行情和大量低价三七涌入市场,药企是继续建设自己的种植基地还是购买农户低价的三七,这种两难的选择让这些药企的种植基地何去何从也值得思考。

2.2.5 未获得药食同源 用量增加受阻 同样是五加科的人参在2012年9月4日卫生部网站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6],虽然未能进入药食同源,但是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的好方式。但同为五加科的三七进入药食同源却频繁受阻,也未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其需求量也难有实质性突破。

3 三七产需现状

正常年间三七的需求量在8 000~9 000 t,但是面对前几年三七的天价,药厂尽量减少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生产,有些企业只保证最低的生产额度,有些企业消耗前期低价购进的三七库存或者尽量少生产价低的药品转而生产价格相对较高的药品来应对三七的涨价,一些实力薄弱的企业甚至出现停产现象。虽然说药材需求相对刚性,但是面对超过企业承受能力的成本也抑制了三七的需求,在三七涨价的那几年,三七的需求量一直抑制在5 000~7 000 t之间。2013年三七的降价让深处泥潭的药厂总算能够自拔,用量也随之增加到7 500 t左右。

4 三七后市展望

三七未来将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是信息工作者和当地政府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三七说到底是一味中药材,中药材就面临着种植技术落后、盲目发展、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去避免这些问题,使三七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4.1 反思产业发展思路

三七的各大产区应反思自己的发展思路,三七要健康地发展,必须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进行。这需要政府实施调控,调减生产,转变药农逐利的传统观念,合理地发展种植环节并做出信息预警,这样将极大地降低药农种植的风险性。

4.2 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三七传统购销,主要面对的市场还是药企和各大中药材市场,销路狭窄。在产量增加,又没有开发新药的前提之下,只在医药企业原有的需求计划内消化,只会在原始库存上越增越多,所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才是三七发展的关键,比如可以尝试打开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如果得以成功,三七的低谷时间将极大的缩短。

4.3 把好种植关

三七品质的好坏,直接由种植源头决定。而日益减少的土地,以及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严重影响了三七的品质。如何引导药农科学种植,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证三七原材料无污染,也是保证三七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三七的发展史是所有家种中药材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何引导中药材发展走上一条健康合理的发展道路,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探讨。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S].北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039~5040、5839.

[3] 药通网[OL].亳州http://www.yt1998.com/,2010.4,http://www.yt1998.com/Article/article.aspx?articleid=8741.

[4] 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OL].成都.http://www.zyctd.com/,2013.10,http://www.zyctd.com/website/zt/zt201310B/,http://www.zyctd.com/xinwen-item-599690-1-202.html.

[5] 生活新报[OL].云南.2013.10,http://www.shxb.net/html/20131017/20131017_363142.shtml.

[6] 刘国锋.卫生部批准人参为新资源食品[N].中证网-中国证券报.北京.2012.9.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08.016

2013-06-05)

猜你喜欢

中药材价格发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