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障碍及策略探析
2014-09-26李小梅
李小梅
摘要: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一个主要考察内容。本文针对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现状,略谈几点与此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对现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策略探析
—、引言
根据教育厅2007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根据2013年12月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教育厅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评价系统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原来的以评价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转变为以评价学生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改革后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不但分值比例提高到35%,而且考察形式多样:听力对话和听力短文。听力对话包含两个考察内容:短对话和长对话,听力短文也包含两个考察内容:短文理解和短文听写。由此可见,国家四、六级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加强测试学生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应用交际能力。
大学应用听力教学,对大学生来说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大学应用听力教学涵盖了语音、词汇、巨型、语法和篇章等诸多方面,是一门综合课程。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本文依据语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对英语听力教学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二、 听力教学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发现,对于新入校的大学生,往往生源地复杂,有些地域英语基础教育非常薄弱。尤其是来至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词汇篇章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很快适应,但对英语听力的训练却较为陌生,甚至难以适应。通过历年的统计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问题。
1.语音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听力理解及说的能力
大多数偏远地区中学不开听力课,这些地域大多以应试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因为高考不考听力。所以,导致了来至于这些地域的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听力训练基础和环境。另外,学生来至全国各地,受地域或当地教学条件限制,有些学生发音不准,辨音能力差,对英语发音特点及规律掌握不好。
2.焦虑阻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听的过程就是听者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与输入信息或声学信号相互作用的心里过程。听者首先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备完成此交际任务所需的知识,以及实现交际目的的可能程度,大多数刚开始接受听力训练或听力测试的人会有一种“焦虑”感,担心自己听不懂材料,或者即使听懂了只言片语而不会做题。许多新生由于方言原因,听不懂也就说不出口,越来越不自信,从而产生听说焦虑症。
3.文化背景知识贫乏
文化与语言是息息相关的,文化孕育语言,语言发展文化。在语言理解中,文化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其理解的质量。背景知识即关于目标语言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社会、经济、科技等。有限的英语背景知识是阻碍学生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
4.缺乏正确的听力技巧
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缺乏听力技巧,学习效果差,听力水平难以提高。比如有些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单句上,不善于把握篇章大意;有些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不是通过英语思维获得,而是习惯于边听边心译,降低了大脑反映的速度;有些学生未能掌握重读、弱读、连读、送气减弱、语调、意群等听力技巧。而重读、语调的变化会改变语句的意思,意群的改变也会影响听者对句子的理解。
三、 提高听力教学效果的策略探析
1.加强语音讲解,提高学生英语发音能力
对刚入校的新生进行统一的语音训练,语音训练包括听音、重读、意群等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语音辨别能力。另外,对于可能会造成听力困难的语音应专项训练。同时,还应选择适当的录音材料进行模仿、跟读和听写等练习,培养学生对语流中的连读、同化、不完全爆破、弱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语音、语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语速的适应性。让学生尽快摆脱错误发音,养成按正确语音语调发音的习惯。
2.加强听、读,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就是英语学习材料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情景因素。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分为记忆性背景知识和分析性背景知识。记忆性背景知识指关于某种语言文化的事实性信息,例如:历史、地理、环境、文化遗产、文学作品、传统意识、宗教信仰等;分析性背景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认和确定英语国家和本国内部文化差异,具有对英语国家和本国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的能力,并能对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倾向等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对比。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听力理解过程是涉及一般性一般性常识的综合过程,应鼓励学生尽量将自己置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尽可能用英语进行思维,为自己创造一种语言氛围。鼓励学生在阅读英语书刊和报纸时,不要单从兴趣出发,要有意识地读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甚至不大感兴趣的科普、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扩大英文文化知识面。
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听力训练应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听前可先给学生听一些优美的乐曲。应选择学生熟悉的听力材料进行训练,熟悉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对上下文的预测和理解,增强其自信心。听的过程中应进行适量的泛听,要求学生听懂大意即可,这样可以是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听音的兴趣。此外,要让学生认识到听力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应正确对待所碰到的困难,提高自控能力,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4.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手段
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是一种迅速正确的辨音解意、语义理解并对听到的信息作出反应的能力。听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应该是主动积极地去倾听和分析。随着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深入运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校园网的普及对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有效学习提供了可能。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平台网站的投入使用,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听力教学也成为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途径。时至今日,集信息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于一体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已经给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受到整个外语界的关注。
多媒体网络听力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它可以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的主动建构者,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的“情境”。多媒体网络技术还很强的语音功能,他能及时发现发音错误而予以纠正。另外,多媒体网络技术完全能够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图文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发展和认知结构的建立。
研究表明,在听力课上使用带视频的听力材料后,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大大提高了。如Mendelsohn非常支持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语言课堂中的应用。他认为在帮助学习者练习听力时,也应该教授他们学会使用其他方式获得信息。学习者可以通过视觉获得额外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尤其是在听力材料比较有难度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除了视频信息的使用之外,还有可循环、个体控制和录音等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控制听力材料的进度和速度,自己设定目标,不断做出调整,决定学习进度。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确实不易。真正要实现听力教学的既定目标,还必须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学校要加大教学硬件的投入,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只要师生重视,而且能充分利用听力课内、课外的一切语言环境,学生加强练习,听力教学效果定能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对于教师来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学生及时鼓励,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水平,让英语听力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郭遂红.考试还是教学: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刍议[J] .中国外语,2004(2).
[3]Montague, Earl. J.Fundamentals of Secondary Classroom[M].Instruction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1987.
[4]李开荣,听力的语言心理认知与训练[J].外语界,2002(2).
[5]杨茜.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和实践[J].外语界,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