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衡派”的平反

2014-09-25古小玲

卷宗 2014年8期
关键词:保守主义

古小玲

摘 要:“学衡派”作为复古派,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盖棺定论的事实,但是随着80年代末学术界重新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进行审视,“学衡派”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学衡派”进行研究,为学衡派“平反”。并且从多角度出发对“学衡派”深入探究,如“保守主义”、“新人文主义”、与新文化派的关系等等,但是基本上学术界在对“学衡派”的研究中都存在很多争议,学者都持有自己的观点,对此,本文主要关注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

关键词:学衡派;保守主义;新人文主义;新文化派

“学衡派”曾被冠以“复古派的代表,新文化运动的敌人”的标签存在于近现代历史上,这个标签基本上跟随了“学衡派”半个多世纪,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文化激进主义遭受挫折,保守主义抬头,并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新文化运动中激进主义的负面影响,学衡也重新受到关注,甚至成为研究的焦点。从此在学术界掀起了给学衡“平反”的浪潮,对他们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还在不断地深入探索。本文注重对近些年有争议的研究结果做一个归纳。

1 对“学衡派”的界定

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没有明确的定论。目前比较通行的是,把所有《学衡》杂志的撰稿人都视为学衡派人物,如孙尚扬在《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将《学衡》中代表性文章一一列出,显然是将《学衡》撰稿人视为学衡派人物。郑世渠在《在欧化和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一书中,也趋向这样的观点。沈卫威根据梅光迪在杂志社成立之初的约定——“凡有文章登载于《学衡》杂志中者,其人即是社员”,在《吴宓与<学衡>》一书中,也把所有《学衡》的撰稿人都视为学衡派成员。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周佩瑶在《何谓“学衡派”》中指出对学衡派的不同的界定往往会影响着对学衡派价值的阐释和理解。她认为梅光迪的一厢情愿的“约定”(凡有文章登载于《学衡》杂志中者,其人即是社员)从未明文出现在杂志上,撰稿人事先未必知道这种“约定”,用一个被约定者并不知情的“约定”将所有《学衡》撰稿人盖上“学衡派”的记号,是一厢情愿的做法。况且并非所有在《学衡》上发表过文章的人都自愿认为是“学衡派”。因此她的观点是,“‘学衡派是以梅光迪、吴宓、胡先骕、柳诒徵及其门下弟子景昌极、缪凤林、徐震堮、向达等为主,以及其他在《学衡》上撰文批评反对新文化—新文学运动,或是译介白璧德及西方人文主义,认同于梅光迪等《学衡》主将的文化理想( 或身份想象)的部分《学衡》作者,而非所有《学衡》作者。”

2 “学衡派”的身份定位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学衡派”的身份定位是文化保守主义,这是对“学衡派”重新解读的首要观点。早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海外学者已经把学衡派定位为文化保守主义。以傅乐诗、李欧梵等人为代表,但这种提法在当时的大陆学界影响甚微。最早在大陆提出这一观点的是著名学者乐黛云,1989 年在《中国文化》上发表的《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一文影响很大。文中认为与20世纪世界文化思潮相对应,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化启蒙运动也包括现代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三种潮流,他们都是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许多学者沿用了这种观点,把学衡派作为文化保护主义的代表,认为他们的存在是对激进派的制衡和补充。主要的学者有黄兴涛、高玉、卢毅、沈卫威等。但有些学者也表示反对这样的观点,刘禾不赞同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分成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三派,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质疑。这种直接用欧洲保守主义思想来对应“学衡派”,某种程度上对我们理解学衡派造成了一种思维局限,这种以西方的思维模式来解读中国文化,不能深入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3 “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学衡派的研究,我们知道他们的西方理论来源于——新人文主義,因此学者们普遍认为:新人文主义不但增加了学衡派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而且使他们眼界更开阔,能够提出世界性的文化理想。在此方面,旷新年的研究贡献很大。

如旷新年在《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学衡派与现代中国文化》两篇文章中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出,学衡派是最早对现代性和启蒙主义进行批评的,这已经涉及到文化保守主义的核心问题。他认为,五四新文化派总想寻求“根本解决” 的办法,缺乏健全的心态和清明的理性,使传统受到毁灭性打击。借助这种外国思潮来为中国传统辩护,成为新文化运动一种相反相成的力量。从“反传统” 到“接着” 传统,学衡派是一个转折点。

面对这种对“学衡派”的另一种偏激评价,可能走向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另一个方向,也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如李怡在《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一文中,以西方理论来源为根据指出“学衡派”与“国粹主义”的差异。认为学衡派的知识结构最新,而且没有很强的政治欲望。 也不是与新文化运动完全对立,实际上,“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的很多主张是相通的,“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派”其实都同样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他们各自所设想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发展都包含着对于我们古老传统的继承。他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还在于他们各自对于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文学传统修养的作用和地位有着不同的理解。

也有学者提出新人文主义的负面影响。李建中认为,新人文主义是针对西方文化的危机而提出的,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而且它只是创造世界新文化的一种理想,学衡派想以此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不切实际的,结果必然失败。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关系。新文化派是主流,其历史功绩不可抹杀,学衡派是有益的制衡与补充。这些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双方各自都有其历史合理性,又都有其局限性。

李相银在《批评的错位——兼论学衡派的文化重构理想》中提出,学衡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是一场“迟到的批评”,学衡派和五四新文化派在相互攻击时,出现了共同“在场”却又批评对象“缺席”的错位现象。由于批评时间的错位,批评对象的缺席,双方对文化重构的想象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全方位对话终于未能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学衡派的文化重构理想。

总观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双方各自都有其历史合理性,又都有其局限性。学衡派是反观五四的一面新镜子,从中映照出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功利主义、激进主义等等。但许多学者并没有满足于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一方,而是深入探讨双方共同存在的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

“学衡派”的研究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如从“学衡派”研究简史、关于传统性和现代性、《学衡》杂志、学衡派的文学观、学衡派人物研究等等。尽管80 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他们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学衡派是一个有独立品格的文化群体,作为一个蕴涵丰富的文化资源,他们的研究潜力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更多的学者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再挖掘。

参考文献

[1]孙尚扬,郭兰芳. 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J].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乐黛云.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兼论<学衡>杂志.[J].《中国文化》创刊号

[3]李怡.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1998(6).

猜你喜欢

保守主义
战后美国保守主义的发展历程及思潮演变
——评《战后美国保守主义》
柏克的法律思想探究——保守主义者的节制与审慎
现象保守主义与塞拉斯两难——显像的规范化解读
保守主义的价值与局限
哈耶克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
中西保守主义的意义生成和意义变迁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俄罗斯保守主义——统一俄罗斯党政治意识形态分析
什么是保守主义
俄罗斯保守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