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高效课堂巧妙设置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2014-09-25杨东梅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烈日设置探究

杨东梅

提问设计得巧妙,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从而产生知识迁移,形成能力;相反,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设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须要做过多的思考,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巧妙设置问题,推动高效课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对待这一问题也说法不一,角度也不同:如有的人是从问题要难易适度,有的人是从问题要有趣味性,有的人是从问题要有迁移性,有的人是从问题要有挑战性、拓展性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来推动课堂的“高效”。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初步认识:

首先,课堂提问问题要准而巧,问题具有启发性。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会讲,更重要的是会导。那就是要精心且巧妙地设计问题,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以邹韬奋《我的母亲》为例。上课时我先用歌曲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感知母亲形象(也就是让学生概括母亲做的几件事情),接着在体会母爱真挚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讲课时没觉得怎样,课后反思,觉得这个问题的提出显得太笼统,缺乏针对性,根本不能突出重点、难点,学生的思维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也没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我想,如果换种方式提问,效果会不同,于是我把先前的问题作了改动:“文中虽然没有离奇的情节和华丽的辞藻,但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一份深深的母爱,文中哪些话语、事例让你最受感动?找出来简要说明理由。”这样,这个问题的设置要比前一次更具有目的性而且巧妙,学生思考问题也就有了目标性,在掌握文章重点难点知识的同时,思维也会得到很大的拓展。

其次,课堂提问问题要少而精,问题具有探究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就是说,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体现。下面举一个教学中的事例。之前没有接触高效课堂时,我是这样教授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的:课堂上以老师问为主,先读文,把课文分为两部分,首先分析第一部分4个问题:①从文中找出哪些景物描写表现天气的“烈”?②从哪些角度,运用哪些修辞突出写出天气的酷热?③在这样酷热难耐的情况下,作者是如何描写祥子当时的心理?④作者描写烈日之“烈”,作用是什么?我一个一个问题问,学生逐一地回答,我再一个一个问题地进行解答,第二部分的内容讲解分析同理,最后,我归纳总结本文的主旨。从以上的教学环节可以看出,我当时的教学模式一板一眼,撒不开手,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狭窄,再加上课堂时间过于紧迫,学生的思维连一点“旁逸斜出”的机会都没有。

自从高效课堂走进学校后,我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也发生了转变,我也不断地思考和摸索着让学生怎样在课堂40分钟内既有效又充实地获得最多的收获。于是我又重新设计了《在烈日和暴雨下》这节课。在讲课前,我先确立了本堂课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围绕什么目标来学习,接着我把原来的4个问题改成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作者是如何描写烈日之“烈“的?②作者描写烈日之“烈”,作用是什么?这样,我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在一个问题的统领下,自己独立思考、探究,生成小问题。第二部分,我更是大撒手,由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改为生问生答,让学生用分析“在烈日下”精彩片段的方法分析“在暴雨下”,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小组合作完成。这个环节的设置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充分、主动、积极地展示及表现其思维过程,发挥其创造潜能,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不断发展,我从中引导、点拨、补充。设置问题时,我会引导学生化大为小,由易到难,问题细致化,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通过教学,我真切地意识到有效提问是初中语文高校课堂的生命线,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要通过提问学生,产生“一石”(问题)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作用,即老师一个有效巧妙问题的抛出,会让学生迸发出有创见的思维花火,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endprint

猜你喜欢

烈日设置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烈日下的坚守
烈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疯狂编辑部之烈日消暑法
烈日下的浪漫新颂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